秧歌的作文(通用20篇)

时间:2024-06-05 15:03:09 桔子 浏览: 作文大全 我要投稿

秧歌的作文(1)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

#p#分页标题#e#

 

秧歌的作文(2)

今天我和爸爸、舅舅、舅妈去看扭秧歌。我看到了许多医院的彩车,多得数也数不清,我还看到了舅妈医院的彩车。

还有许多公司的彩车,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我还看到了大龙、小龙,有喷火的火炎龙,有喷水的水炎龙(大概又是动画片里的内容)。

还有几个人拿着钹(乐乐不知道这是什么乐器,给我形容了一下,我告诉他的),两只手一拍一拍的,声音可响亮了。看完秧歌我们就在舅舅家吃饭了。

妈妈有话说:元宵节我值班,当时没有来得及问乐乐看秧歌的情况,等第二天下夜班后问他时,他说那是昨天发生的事,早忘了(这忘性是不是大了点呢?)。我就说想起多少说多少,就有了上文。由此可见有什么事一定要让他及时描述,否则真的就忘了。

 

秧歌的作文(3)

今天是正月十四,一年一度的秧歌会。我很是期待。吃过午饭我和妈妈来到了中心街。

我原本以为我们去的很早,会有一个好位置,但是一到那儿,我就知道我们错了。这里已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挤得水泄不通。警察早已拉好了警戒线,任何人不得跨越。可人们还是想尽量把头探出去,把脖子伸长。把脚尖尽量踮起,可又不能持久,身子前后晃动或脚上下颤,大概正在恨自己不是姚明。

妈妈放下车以后我们就找地方,跑了好多地方也没找到合适的,不是前面有人挡着看不见,就是地方太偏。很多小朋友也在呼朋引伴,前前后后的跑,想找个观看的最佳位置。叫声,笑声、呼喊声响成一片。这儿也引来很多卖小吃的,如糖葫芦、米花糖等,成了小吃一条街,我马上让妈妈买了条铁板鱿鱼吃,美味极了。突然锣鼓喧天,人群一阵骚动,舞狮开始了,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其物,后来好不容易看见了一辆三轮车,也不顾谁的就站了上去,看见了上下翻腾的龙和花红柳绿的秧歌队:老年队的有骑毛驴的.,跑旱船的,卡通队有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人物。听大人们说一个单位一个队,旁边跟着的是本单位的乐队。

人们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脸上喜气洋洋,庆祝元宵佳节。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下一年我一定也让姥姥来看看我们这儿的秧歌。

 

秧歌的作文(4)

今天我去看秧歌,我远远地就听到啦锣鼓声,我走过去看见有很多围观的人,人山人海,太多了。我看见了锣鼓车那些有的打鼓,有的敲锣,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拿着扇子,头上带着花,后面咋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在队伍中有一个孙悟空左扭扭,右扭扭,前妞妞,后妞妞,真有趣。她朝我走过来,把我吓得向后退,我从侧面看见她的脸笑啦!我想有孙悟空就有猪八戒,他那大大的肚子,她的鼻子像一个杯子,扛着大耙子,耙子上面有一个佛字,他没扭只是懒懒地走,还有一个要饭的,拿着一个半截棍子从那晃来晃去,走在队后面。又过来几对秧歌其中有踩高跷的,头上包手巾的,这个村子真是穷呀!夕阳红最精彩很多老爷爷老奶奶,天那么冷,妞的还那么精神。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个团圆年,希望今年五谷丰收,平平安安,不再有tai独zang独。不再有地震,中国越来越强大。

 

秧歌的作文(5)

大年初三的一大早,就听到街上锣鼓喧天的,我兴奋地跑了出去……

啊,原来是秧歌队过来了。街道上围观的人群是一层又一层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一条长长的秧歌队展现在我的眼前:看!秧歌队中的“公子”风度翩翩,“小姐”楚楚动人,“小丑”滑稽可笑……他们尽情地舞动着,不时地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最精彩的要数“捉蝴蝶”了。只见一位阿姨用长长的竹竿挑着一只漂亮的绸缎做的蝴蝶,一位大哥哥和一位大姐姐在“抢”这只大蝴蝶。大姐姐眼睛盯着这只大蝴蝶,踮起脚尖,伸出双手一捂,我想她一定会“捉”到那只蝴蝶的,可蝴蝶却“呼”的一下“飞”走了。那位大哥哥瞄准了目标,接连翻了几个跟头,就像腾空而起的孙悟空一样,来了一个“海底捞月”,当他的手刚刚接触到那只蝴蝶,阿姨却转动起竹竿,蝴蝶旋转着划出了一条美丽的弧线,飘飘然地又“飞”走了。就这样,大哥哥和大姐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变着花样来“捉”这只美丽的蝴蝶,可总是一场空,逗得观众们是一阵阵地哈哈大笑。

“捉蝴蝶”的队伍刚刚过去,一个漂亮的“小媳妇”侧着身子向我这边走过来了。只见她迈着轻盈的步子,扭动着苗条的身段,舞动着长长的锦袖,甩动着两条长长的辫子,腮边涂抹着厚厚的腮红在朝阳的照射下闪着光彩……真是美丽极了,好盼她转过身来,让我好好瞧瞧那漂亮的脸蛋。她果然转身过来了,啊,她原来是个“孕妇”,挺着一个大大的肚子,好像要生宝宝似的。看她欢快的舞步,这会是真的吗?我不由地伸出手去摸了摸她的肚子,硬棒棒的。“小媳妇”见我好奇,就拿着我的手用力地敲了敲,哈哈,原来是个大塑料壳肚子呀!“小媳妇”哈哈一笑,我才如梦方醒,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媳妇”原来是个小伙子呀!

秧歌队在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中向进移动着,将整条街道都渲染得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欢快的新年增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

 

秧歌的作文(6)

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农村,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

大年初二,姥姥姥爷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

终于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姥姥姥爷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

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姥爷笑开了怀。

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终于,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姥姥姥爷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

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现在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来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

 

秧歌的作文(7)

夕阳渐渐坠落山下,人们吃过晚饭就三一群两一伙匆匆忙忙的向同乐家园商场的广场走去。我和姥姥也一同随着人群跟去。

到了那儿,一看是老年人在扭秧歌,有女的也有男的。他们都是60来岁的老人也有年纪大一点的我很好奇就和姥姥一起停下来观看。

不一会儿录音机响了人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扭了起来。他们个个左手拿彩扇右手拿手绢,前走3步后退1步。个个都高高兴兴、喜气洋洋。

9点左右秧歌停止了,他们个个汗流浃背,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时我们也随着人群回家了。

 

秧歌的作文(8)

扭秧歌

晚饭后,我和妈妈来到广场,这儿的人可真多呀!有扭秧歌的,有跳舞的,有的小朋友在滑旱冰,有的在骑滑板车,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小朋友在学习骑自行车,有的在散步,还有的……

我站在旁边看,妈妈让我也加入扭秧歌的行列,我有些不好意思,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拿着粉色的扇子上场了,我的脚步有些乱跟不上,我没有泄气很努力得跟着老奶奶们扭着,几大圈下来,我已是满头大汗了,我觉得扭秧歌不但能减肥而且能强身健体,这个运动真不错,让我们开心的扭起来吧!我想只有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才会有这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的珍惜今天的一切呀!

 

秧歌的作文(9)

随着录音机里播出的大秧歌鼓点,站在阳台上的奶奶欢快地扭动起来,那潇洒的脚步,那快乐的神情,谁能相信这是个年近六十的老人呢?看着奶奶如今大大方方地扭秧歌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往事。 两年前,奶奶退休了,整天呆在家里,摆弄着锅碗瓢盆,实在是腻歪人。她心里一烦,病就都找上来了,这里痛了,那里痒了,火气也大得不得了。爸爸妈妈劝奶奶扭一扭大秧歌,活动活动身子骨,奶奶却没好气地说:“扭来扭去,像鸭子一样,这么大岁数出这洋相,别人不笑我,我自己也羞死了!”爸爸妈妈不吃那一套,给奶奶买了不少大秧歌磁带,没事就在屋里播放。

有一天,电视里播放着“东北大秧歌”,奶奶坐在电视前,看得入了神。爸爸趁机说话了:“妈,看看人家不也那么大岁数吗?”奶奶听了抿嘴一乐,没有说话。 一次我放学回家,路过广场,一群穿着花花绿绿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正在欢快地扭着大秧歌。在队伍中,有个人的身影是那么熟悉,是奶奶!看着看着,我忍不住大叫一声:“奶奶,你扭得太好了!”奶奶一惊,脸“刷”地红了,但是马上又神气起来,扭得比刚才更欢快了。

现在,奶奶已经是秧歌队里的老成员了,还参加过市里举办的扭秧歌大赛呢!奶奶的身体也变好了许多,心情开朗了,腰也不疼了,背也不痛了,大家都说奶奶越活越年轻了。

 

秧歌的作文(10)

秧歌原来是人们为了祭神或庆祝丰收的游艺性化装表演,而现在,家乡人格外喜欢扭秧歌,因为它既是娱乐活动又能强身健体。在富锦,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都会扭秧歌。

平日里,一到傍晚,每处宽敞的空地上都有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秧歌队。他们身穿盛装,手摇彩扇,腰扎彩绸,几十人或数百人排列成队,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欢快地扭,尽情地跳,为锦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逢春节、正月十五等重大节日,扭大秧歌是必演的节目。我至今难忘的是今年夏天,中央电视台《倾国倾城》栏目组来富锦拍摄的“万人秧歌会演”。

那天早晨天刚亮,我和妈妈便来到富锦中央大街。中央大街真是人山人海,街中间是演员,街两边围满了观众。演员们身穿艳丽的服装,手拿漂亮的彩扇,腰扎飞舞的彩绸,每支秧歌队都有统一的服装、统一颜色的扇子和手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8点整,演出开始了。锣鼓喧天,唢呐阵阵,演员们面带微笑,排着整齐的队列,走着“十”字步,在中央大街上欢快地扭着。每支秧歌队都有自己的标语,如“打造北方秧歌城,共建和谐社会”“搭文化台,唱经济戏”……每支秧歌队还有两个指挥(也是领舞)。瞧,这支队伍前面有两只雄狮在滚绣球呢。快看!又过来一队,二十几个小伙子在舞龙。只见蛟龙在队伍中穿梭,时而冲上云霄,时而急速下降,时而仰头长啸,时而低头沉思……每支秧歌队不断地变换着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瞧,“唐僧师徒”来了;两只“蝴蝶”飞来,原来是“梁祝”;“老爷爷”和“老奶奶”挎着装满南瓜米、大蒜的筐来了,他们笑着、扭着,庆祝丰收。演员们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

万人秧歌会演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也把富锦的民间文化呈现给了全国的观众朋友。作为一个富锦人,我感到特别自豪。

点评:小作者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秧歌入手,写出了秧歌的尽兴之美,尽情之美。看似单一的秧歌原来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唐僧师徒”“蝴蝶”“丰收图”,这些场面都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可见,小作者已完全陶醉在秧歌带来的欢乐中了。

 

秧歌的作文(11)

我的家乡在黄河边的一个小镇上,那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但最能吸引我的还是家乡那赫赫有名的大秧歌!

提起大秧歌,在我们那儿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家乡里的女人,小孩和老人,哪一个都能扭上一段!只是那些年青力壮的男人们只愿意坐在家里看电视,而不愿意出来做这别具一格的饭后运动。

每当夜幕降临之际,小镇里的广场上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那优美的唢呐声,那些乐器是从自己家里带的,可是这声音像是一种号令一样,过不了多长时间,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陆陆续续的来到广场上。在人群当中,有的带扇子;有的带手绢;有的竟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一时间,广场上热闹非凡。

大秧歌扭了起来,你看队伍中大多是中老年人,你可别小瞧他们,他们虽然年龄上大了点,可是他们个个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或是手绢舞弄得更是出神入化。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乃至生活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乡人的心!

 

秧歌的作文(12)

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汉族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跳舞,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下面小编顿收集了家乡的扭秧歌作文,欢迎阅读!

家乡的扭秧歌作文1

同学们,你们见过扭秧歌吗?假如你们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龙都濮阳做客,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

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大街冷巷一拨儿接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的是“沙和尚”,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跟着锣鼓声,秧歌队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飘动。人们只要途经都驻足观看。

走场两圈后,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子,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戴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好长的一个步队象一条舞动的龙!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忽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老汉在船里像个酒徒东摇西晃,后面还随着水灵灵的大姑娘腼腆作态。正在热潮,后面忽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魄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眼前,很快便和老汉周旋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披发了这对丑冤家。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披发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步队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白叟随着高跷队走。

人们健忘了严寒,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出色的世界。同学们,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龙都濮阳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浓郁气氛中去吧!

我们欢迎你们到濮阳来旅游,到濮阳来做客!

家乡的扭秧歌作文2

秧歌原来是人们为了祭神或庆祝丰收的游艺性化装表演,而现在,家村夫格外喜欢扭秧歌,由于它既是娱乐流动又能强身健体。在富锦,上至古稀白叟,下至几岁的孩童,都会扭秧歌。

平日里,一到傍晚,每处宽敞的旷地上都有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的秧歌队。他们身穿艳服,手摇彩扇,腰扎彩绸,几十人或数百人排列成队,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欢快地扭,尽情地跳,为锦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逢春节、正月十五等重大节日,扭大秧歌是必演的节目。我至今难忘的是今年夏天,中心电视台《倾国倾城》栏目组来富锦拍摄的“万人秧歌会演”。

那天早晨天刚亮,我和妈妈便来到富锦中心大街。中心大街真是人隐士海,街中间是演员,街两边围满了观众。演员们身穿艳丽的服装,手拿漂亮的彩扇,腰扎飘动的彩绸,每支秧歌队都有同一的服装、同一颜色的扇子和手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脸。8点整,演出开始了。锣鼓喧天,唢呐阵阵,演员们面带微笑,排着整洁的队列,走着“十”字步,在中心大街上欢快地扭着。每支秧歌队都有自己的标语,如“打造北方秧歌城,共建和谐社会”“搭文化台,唱经济戏”……每支秧歌队还有两个指挥(也是领舞)。瞧,这支步队前面有两只雄狮在滚绣球呢。快看!又过来一队,二十几个小伙子在舞龙。只见蛟龙在步队中穿梭,时而冲上云霄,时而急速下降,时而仰头长啸,时而低头沉思……每支秧歌队不中断地变换着动作,让人目眩缭乱。瞧,“唐僧师徒”来了;两只“蝴蝶”飞来,原来是“梁祝”;“老爷爷”和“老奶奶”挎着装满南瓜米、大蒜的筐来了,他们笑着、扭着,庆祝丰收。演员们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

万人秧歌会演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也把富锦的民间文化呈现给了全国的观众朋友。作为一个富锦人,我感到特别自豪。

 

秧歌的作文(13)

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白x,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秧歌的作文(14)

正月初七的下午,我听到远处传来咚咚咚的敲鼓声,原来是村里秧歌队在打鼓。我跑过去看到有许多人在有节奏地用力敲鼓,还有一个长长的队伍正在欢快地在扭着秧歌。正在扭秧歌的妈妈走过来说:这是在扭秧歌。我看到单振芳正在队伍里欢快地舞动,心想我也要学习扭秧歌。

回家就让妈妈教我扭秧歌。妈妈就耐心地教我:脚下走要十字步,胳臂要前后摆,腰肢要随着鼓点扭起来。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跟在妈妈身后学,可是顾了脚步,忘了胳膊,顾了腰肢忘了步伐,看着容易做着难呀。我又仔细地看着妈妈婀娜地扭起来。看了一会我也扭起来,妈妈朝我竖起来大拇指,终于学会了。外面又鼓声又传来了,我跑了出去跟着鼓点试了一下,节奏跟秧歌队的步伐一致。一位哥哥给了我一身秧歌服,我高兴地穿在了身上跟着鼓点练习了一个下午,心里美滋滋的。

正月初八的下午是我们演出的时间。我们的秧歌队伍兴高采烈地来到朱台镇新时代实践广场。广场上人好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每个人都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每个人都欢欣鼓舞。最显眼的每个村的牌子,上面写着各个村庄的名字。我穿上我的秧歌服准备登台。演出开始了,第一个村是张王,第二个村是罗家,第三个村就是我们了,我们村和魏家村的`秧歌队融为一体了,我们上台和着鼓点扭动起来,队伍像红色的长龙在台上扭起来。时间过得真快,我还没有来得及尽情舞动就下台了!其他村庄有扇子舞,有演小丑的,有演毛驴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花轿,演出太精彩了。

这次的演出太有意义了,我终生难忘。

演出后我查阅了资料,我知道了秧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要做中国秧歌的传承人。

 

秧歌的作文(15)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都市;无论是在尘土飞扬的沙坡上,还是在高雅宽阔的广场上,都有她的影子-------秧歌。喜气洋洋的秧歌,土生土长的秧歌,永远使人快乐。

也许那舞者并不起眼,但是当楼鼓齐鸣,喇叭齐唱的时候,可就大不一样了。瞧,那是一群飞鸟伴着锣鼓喇叭一起舞动,张开了翅膀。那是一片红绿动了起来,仿佛空中的云朵飘来飘去。一会儿变幻成野马,一会儿又凝聚成一团团绒球,又像粉红的杏花,碧绿的杨柳;又仿佛燃烧的烈火,狂泻的飞瀑,流露出不羁,流露出粗犷,但又焦内,体现出柔情,怎一个"美"字了得!

看那时急时缓的脚步,多么自然。咚咚咚,是它的节奏;唰唰唰,是它的速度。噼里啪啦,干脆利落,轻柔稳健,踏实缓慢,让观者更加陶醉其中。在小小的空地上,竟有这般优美的舞蹈诗篇,竟能演绎如此动人的秧歌风景。那结实的手臂,灵巧的手腕,宛如两条龙在不停的翻腾,和着拍子,两只手紧紧的握着火红的扇子,上下飞腾,手动,扇舞;手不动,扇亦舞。舞者就是用这一对对扇子,舞出他们对生活的激情,舞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在这里,你能够看到的只是孩子般的活泼,年轻人一样的朝气蓬勃,中年人那样的强壮坦荡。没有死气沉沉,没有孤独压抑,没有暮年的哀叹,你所能感受到的只有老年人的健康快乐。这就是秧歌的力量,冲去心灵的污尘,释放心底里的每的力量,爱的篇章。给心灵一次净化,给生命一次解脱,给灵魂一次升华。

好一个充满活力的秧歌!充满了希望,给人快乐的秧歌!体现团结、红火、兴旺的秧歌!

 

秧歌的作文(16)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

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

 

秧歌的作文(17)

我的家乡在都安的一个小县,那里虽无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小县的大秧歌,更是小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真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县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过不了一会儿,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广场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携妻子和儿女。小商贩们干脆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一时间,广场上变得热闹非凡。

大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中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别样的风采,尽情地挥洒着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此情此景,引逗得一些青年人和孩子心里发痒,也争着加入到秧歌队当中,那一条条彩色的“长龙”也越来越长了。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家常,自在悠闲。唢呐不时的变换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就看不厌不疲。这样喧器的场景一直会持续到夜深才结束。

家乡的大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项目。每到节日,秧歌手们便身着彩装,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也粉墨登场,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秧歌的作文(18)

我的家乡在都安的一个小县,那里虽无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小县的大秧歌,更是小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真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县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过不了一会儿,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广场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携妻子和儿女。小商贩们干脆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一时间,广场上变得热闹非凡。

大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中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别样的风采,尽情地挥洒着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此情此景,引逗得一些青年人和孩子心里发痒,也争着加入到秧歌队当中,那一条条彩色的“长龙”也越来越长了。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家常,自在悠闲。唢呐不时的变换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就看不厌不疲。这样喧器的场景一直会持续到夜深才结束。

家乡的大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项目。每到节日,秧歌手们便身着彩装,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也粉墨登场,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秧歌的作文(19)

大街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人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

过来了,过来了,年看看,年年看不厌的秧歌,锣鼓喧天地扭过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车厢的四围都用彩绘纸包装起来,车顶上立着一块大牌匾,写着“陕北秧歌队”。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头缠白羊肚手巾,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看起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这时,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幸亏有交警的阻拦,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

扭秧歌的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大姑娘。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秧歌盛装,手舞大红绸扇,足蹬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的新年平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六年级的作文范文500字:看秧歌。

 

秧歌的作文(20)

正月十五看秧歌作文1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狂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呜,唢呐响了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鹤氅,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咚锵,七咚锵,七八弄咚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虎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却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做个罗圈揖,唱个贺年的大喏,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唢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队队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舞去,那水灵灵的姑娘(大多男扮的)扭泥作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椎,身穿青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头上梳着浓篱把,脸上还有一个黄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樟打鸳鸯之势,三蹿两跳来到了旱船眼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丑脸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啼笑皆非。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对丑冤家……

这一拨儿秧歌刚过,那一拨又接了上来。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满街的人目不暇接价震耳欲聋。人们沸腾了,拥着秧歌队说呀笑呀,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孩子骑在爸爸的脖子上追看秧歌队叫,儿女们搀着跟着秧歌队跑。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催人奋进的锣鼓带进春潮涌动的世界。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请你亲自来看看我们家乡的大秧歌吧!亲眼瞧一瞧那如醉如狂的场面,亲耳听一听那昂扬的韵律……

正月十五看秧歌作文2

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都市;不论是在黄土飞扬的沙坡上,还是在高雅闲适的广场上,都有它的影子——秧歌。喜气洋洋的秧歌,土生土长的秧歌,永远让人欢乐。

也许那舞者并不起眼,但是,当锣鼓齐鸣、喇叭齐唱的时候,可就大不一样了。瞧,那是一群飞鸟,伴着锣鼓喇叭一起舞动,张开了翅膀。那一片红绿动了起来,仿佛赤中泛青的云霞,飘了来又飘过去。一会儿变幻成几匹野马,一会又凝聚成一团绒球。又像粉红的杏花,碧绿的杨柳,随曲摇摆,炫耀色彩;又仿佛燃烧的烈火,狂泻的飞瀑,流露出不羁,流露出粗犷,但又体现出娇嫩,体现出柔情。怎一个“美”字了得!

看那时急时缓的脚步,多么自然。快步,如鼓点。咚咚咚,是它的节奏,刷刷刷,是它的速度。噼呖啪啦,干脆利落。或如踢踏舞般灵敏,或如芭蕾般轻快。慢步,如晴蜓般点水,轻柔稳健,踏实缓慢,让观者更陶醉其中。在小小的空地上,竟有这般优美的舞蹈诗篇,竟能演绎如此的秧歌风景。

那结实的手臂,灵巧的手腕,宛若两条龙不停地翻越踊动。正如乐天所说: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和着拍子,两只手擎紧火红的布扇,上下飞腾。手动、扇舞;手不动、扇亦舞。舞者就用这一双扇子,舞出生活。把扇子横放胸前,似提篮疾走;把扇子竖插发后,若对镜梳妆;把扇子高举半空,像绽开的花团锦簇;把扇子低压身下,又如裙摆左右摇动。噢,这一片红红火火,一片朝霞升腾。

在这里,没有死气沉沉,没有孤独压抑。你只会看到孩子的天真活泼,中年人的强壮坦荡,老人的健康快乐。这就是秧歌的力量,打碎心的牢笼,释放心的能量,抛开心的包袱,冲去心的污尘。给心灵一次释放,给生命一次解脱。

好一个充满活力的秧歌!团结、红火、兴旺,这就是秧歌。永远给我震撼、给我希望、给我快乐!

今天我去看秧歌,我远远地就听到啦锣鼓声,我走过去看见有很多围观的人,人山人海,太多了。我看见了锣鼓车那些有的打鼓,有的敲锣,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拿着扇子,头上带着花,后面咋着一条长长的辫 子,在队伍中有一个孙悟空左扭扭,右扭扭,前妞妞,后妞妞,真有趣。她朝我走过来,把我吓得向后退,我从侧面看见她的脸笑啦!我想有孙悟空就有*八戒,他那大大的肚子,她的鼻子像一个杯子,扛着大耙子,耙子上面有一个 佛字,他没扭只是懒懒地走,还有一个要饭的,拿着一个半截棍子从那晃来晃去,走在队后面。又过来几对秧歌其中有踩高跷的,头上包手巾的,这个村子真是穷呀!夕阳红最精彩很多老 爷爷老奶奶,天那么冷,妞的还那么精神。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个团圆年,希望今年五谷丰收,平平安安。不再有地震,国家越来越强大。

正月十五看秧歌作文3

“咚,咚,呛,咚,呛……”还在睡梦之中,我就被这锣鼓声吵醒了。那粗犷豪放的节奏格外令人激奋。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换上衣服,拎了相机,直奔大街,汇入看秧歌的人流之中。

大街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人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

过来了,过来了,年看看,年年看不厌的秧歌,锣鼓喧天地扭过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车厢的四围都用彩绘纸包装起来,车顶上立着一块大牌匾,写着“陕北秧歌队”。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头缠白羊肚手巾,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看起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这时,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幸亏有交警的阻拦,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

扭秧歌的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大姑娘。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秧歌盛装,手舞大红绸扇,足蹬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的新年平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

相关文章:

哭了的作文(汇总15篇)06-05

做飞机的作文(实用15篇)06-05

小学作文描写夏天(必备17篇)06-05

着火的作文(精选19篇)06-05

走的作文(推荐16篇)06-05

黑狗的作文(推荐18篇)06-05

上课了的作文(集合16篇)06-05

白兔的作文(精选15篇)06-05

学跳绳的作文(合集19篇)06-05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