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捣衣声暗示什么

时间:2024-06-02 15:56:26 胖虎爱撩妹 浏览: 百科知识大全 我要投稿
“万户捣衣声”暗示妇人对征战的怨愤,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捣衣”看似为了远方征人能够尽早换上干净衣服,实则是表达思妇对征人之思念,对战争的怨恨与愤怒。
出自唐代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全诗为: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释义: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
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
何日才能扫平胡虏,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注释:
①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②万户:千家万户。(百科知识www.5a.net) 
③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④吹不尽:吹不散。
⑤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⑥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⑦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赏析:
《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释义:秋月朗照,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
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释义: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
“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释义:不明白歌谣的妙处,它的声音表现着歌者的内心),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诗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创作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关文章:

3559算24点怎么算式技巧06-03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06-03

曲线的切线的含义06-03

75和95的最大公因数06-03

二年级科学磁铁怎样吸引物体06-03

四年级的孩子叛逆,不好好完成作业怎么办06-03

除法的讲解06-03

在高中阶段遇到的困难及挫折06-03

解方程的过程06-03

如何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06-03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