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说:“为啥原来的乖孩子长大了就变得叛逆、爱顶嘴了?”除了孩子自身问题,家长在陪伴成长、与之交流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妥。近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出多位心理学、教育学专家总结的家长带孩子时常犯的7个错,值得家长们反思。
错误1:跟十几岁的孩子说话,还把他们当小孩。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约翰·杜菲博士表示,孩子十几岁时,家长应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对其观点即便强烈反对,也要认真倾听和关注。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美国国会山儿童精神病学会会长梅格凡·阿克特伯格表示,相互尊重对青少年尤其重要。如果孩子对你翻白眼、出言不逊或顶嘴,家长应自问“我对孩子是否尊重?”“我对孩子的说话语气是否像对朋友一样?”
错误2:把与孩子谈话当任务。青少年对家长的态度极其敏感,如果你把与其交谈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孩子必然能感受到且有伤害感。十几岁的孩子能“嗅出”谁在迎合,谁在认真聆听他们的话。
错误3:总是说教。不少家长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孩子说话,这样只会让你们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杜菲博士建议,和孩子说话要真诚,多微笑和分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在线高中副校长马丽娅·科伊尔提醒家长,孩子到了十几岁时,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多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错误4:一边听孩子说话,一边做别的事。家长这种做法给孩子传递的信号是:我没有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说话内容上。建议家长与孩子谈话时,放下手机、工作、家务等,没有什么比听孩子说话更重要的。
错误5:打断孩子讲话。孩子在和你说话时,如果突然被打断或莫名大笑,是不冷静且不尊重的表现。阿克特伯格会长表示,家长应把孩子当朋友,表达你对他的尊重和善意。倾听孩子说话时,多听少说少插话。
错误6:替孩子做选择。家长这种做法完全剥夺了孩子的自主选择权。面对“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时,青少年最希望能自己做主。家长的选择往往会导致孩子缺乏足够的动力,失去充分的发展空间。杜菲博士表示,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犯错或走弯路,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不断尝试、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
错误7:逼迫孩子说话。为了与孩子多交流,有些家长频繁找孩子谈话。太过频繁地逼迫孩子说话,往往适得其反。阿克特伯格会长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工作中发生的奇闻趣事,孩子更可能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这种更自然的交流方式能显著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乐于与父母交流。
科伊尔副校长表示,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家长应抓住聊天的最佳时机,把握正确的提问方式。晚上和坐车时是青少年最渴望与父母交流的时刻。尝试开放式和非评判性的问题,比如“今天发生的最好的事是什么?”“今天发生了哪些你不喜欢的事?”“今年暑假我们去哪里玩?”杜菲博士建议,与孩子一起听音乐,看他们喜欢的节目,或者询问他们最喜欢的社交媒体软件,都有助于寻找更多的共同话题,走进孩子的世界。
相关文章:
河北成人高考高起点报考条件06-03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工作内容包括哪些?06-03
业余本科能报考研究生考试吗?06-03
雅思口语考试与考官交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06-03
中西医结合考研科目有哪些?06-03
考研政治必背马克思主义原理总结06-03
大数据开发与大数据分析师的区别06-03
平面设计师日常的工作内容是什么?06-03
考研政治必背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06-03
雅思考试总分的计算方法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