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娲造人》读后感2018-12-12
《女娲造人》读后感 文/哈妮 暑假里,我读了《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对于其中的女娲造人章节,印象深刻,特别有触动。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主要功绩是造人和炼石补天。盘古开天地后,世界上没有人,女娲觉得很孤独,于是就用泥土造人。她在地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对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
-
《晓松奇谈:人文卷》读后感2018-12-12
《晓松奇谈:人文卷》读后感 文/黄绍兴 深入浅出叙历史,幽默智慧述人文。通过阅读《晓松奇谈:人文卷》,我钦佩作者博古通今,对中外历史典故信手拈来的随意和潇洒,也重新勾起了自己读史的那种好奇、兴趣和学习思考之心。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晓松以自己的视度来讲民国、说世界:“时代是没有办法选择的,
-
《小狗钱钱》读后感记:财务自由2018-12-12
《小狗钱钱》读后感记:财务自由 文/赏一个 《小狗钱钱》这本书的作者是博多·舍费尔,德国人。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童话故事,从这个童话故事里可以了解一些金钱的秘密和真相,以及投资、理财的办法。 单单听这个书名字和看上面简短的介绍,相信很多人就能猜到或想到,这本书的受众群体应该是孩子,本书确实是面向8-15岁之间孩子的。
-
《设计美学》读后感2018-12-12
《设计美学》读后感 文/梁柳调 为响应学院“四个一”系列活动中“读一本好书”的活动,活动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书籍琳琅满目,为此我选择的读本是《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由我国著名设计美学研究专家徐恒醇编著。全书共六章,包括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审美范畴论、符号表现论、风格变迁论、
-
《生死疲劳》读后感2018-12-12
《生死疲劳》读后感 文/呼玛县人民法院 我读过很多的小说,其中《生死疲劳》是我印象最深的小说,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一世为人……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
-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2018-12-12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文/赵俊瑜妈妈 教育真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百人百爱,一家有一家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格局也决定这一个家庭的教育氛围。我自认是一个急躁缺乏耐心的妈妈,说不了几句就会像大耳朵图图的妈妈一样头上顶着三把火。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值得大家都来看看。我是一边看一边做自我反省。
-
《天生企业家》读后感2018-12-12
《天生企业家》读后感 文/大禹 这本书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本质区别是市场在国内,然而恰恰与德鲁克管理之精髓相符合,作者通过多年实践的经验而作出这本《天生企业家》。 当然,这本书让我又对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作者很直接,也很明了指出管理者应该是哪种人,是有哪种天赋的人。我是想成为一名CEO,
-
吴军《态度》读后感2018-12-12
吴军《态度》读后感 文/王月 这几天读完了吴军态度这本书,这本书是他写给他的两个女儿的邮件整理成的,依然是一本畅销书,吴军博士的人生真是令人羡慕。正好他的女儿跟我现在也差不多,所以,我也特别想了解他会教女儿什么。看完了之后,不出所料,很温暖,很实用。像是全天下所有父母认为的那样,你的幸福最重要,
-
《教有所思》读后感2018-12-12
《教有所思》读后感 文/刘文玉 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学随笔丛书——《教有所思》,颇有感悟。 令我惊讶的是,书中那一个个清新的小标题一下子吸引了我。再随意浏览文章,那种散文味的文体正是我喜欢的,没有枯涩的论述,就像朋友一样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却感悟到了李老师对教育的独特感受。
-
《中庸别讲》读后感2018-12-12
《中庸别讲》读后感 文/天砺 关于书名,师父在书中提到了《中庸》名字的三种层次的理解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用中。庸解释为用,就是庸的使用方法。第二种解释为不易。就是不变化,永恒的。也可以理解为绝对真理。第三种解释为平常。就是“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三种不同的理解会影响我们对《中庸》这本书的理解,
-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2018-12-12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文/解胡双鹏 贝尔曼先生穷尽一生的追求,最后的杰作却成了挽救琼珊小姐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根稻草有些特别,是贝尔曼先生的选择挽救了琼珊小姐,这个选择一经作出就意味着有一个人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贝尔曼本可以选择不作这幅“杰作”,为此可以活得更久一点,那么琼珊小姐也会因最后一片叶子掉落而死亡。
-
读《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有感2018-12-12
读《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有感 文/赵全 人生风雨,世道沧桑,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你的心态将会是怎样的?也许你的心态很好,或否。人,不能改变处境,想必能改变自己。 这44篇散文层层附有哲理,每一个文字下,看到的都是心态,每篇文章都是一种主题,不,每篇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
超乎想象的毅力——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2018-12-12
超乎想象的毅力——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 文/赵梓君 有毅力,很多人做不到,做到坚持毅力确实很难,而他却面对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克服重重困难,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他那勇敢顽强的精神力量令人赞叹——史蒂芬·威廉·霍金,他做到了。
-
特殊的旅行——读《十岁那年》有感2018-12-12
特殊的旅行——读《十岁那年》有感 文/杨滢 十岁那年的特殊旅行,一场美丽的成长蜕变。一碧如洗的天空,飘着片片不成形状的彩云。茫茫的绿地上,一颗木瓜树,一个小女孩,互相依偎着,风一吹,叶子便翩翩起舞,如蝴蝶似地飘落下来。它,便是我翻了许多遍的《十岁那年》。
-
顽强中的忍耐——读《扶桑》有感2018-12-12
顽强中的忍耐——读《扶桑》有感 文/孙玟炅 一个平凡的词汇,似那大浪涛天之际沉稳的小舟,似那在万人唾骂中的清淡冷笑,似那另人鄙视的懦落,似那怯弱的背影。忍,何曾悲痛;忍耐,何曾焦虑。可似乎在她身上,只是一笑撇过。 呆傻而又痴笨的影子,倚在窗前那空洞的眼神和麻木精神所交织起的身躯。窗户外,旧金山内,嘈杂的外景。她何时成了名妓,那另人耻笑的脑何曾会记住?就记着那,白人克里斯的面颊。...
-
读《檀香刑》有感2018-12-12
读《檀香刑》有感 文/周俊成 处在黑暗中的清朝,被欧洲列强瓜分,山东高密县正被德国人的残酷政权统治着。一个小小猫腔剧团中的团长孙丙,做出了一件件令人惊叹的事情。 孙丙是一位真正的勇敢者,自己的家庭被德国人害得家破人亡之际,他隐姓埋名,发誓为家人报仇,参加义和团,学习“真功”,在村里召集人马学习义和拳。
-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2018-12-12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文/温静静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
-
东野圭吾的小说《信》读后感2018-12-12
东野圭吾的小说《信》读后感 文/Lucky 最近一直在读东野圭吾的小说《信》,今日把这本书完完全全的看完。虽说,根据这部小说有改编的电影,短短的浓缩成2个小时的放映时间。而要读一本书,感觉是个缓慢又长的一个过程,彷佛在读了一整部人生。 人生是什么呢?从念书、选择梦想、踏上工作岗位、择偶、婚姻、孩子,
-
《雨伞》读后感2018-12-12
《雨伞》读后感 文/陈士同 不足千字的微型小说《雨伞》,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独具风味的作品。小说沿袭作家写作《雪国》《伊豆的舞女》时的一贯风格,描写一对青年男女朦胧的爱情,温情而不事张扬。品读作品,全文充斥的暖意,让人很容易被两个主人公缱绻的爱意感染,不知不觉会沉浸其中。
-
《你是最好的自己》读后感2018-12-12
《你是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文/心橙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一处脆弱柔软的地方,在背光的那一面,是无尽的阴影与黑暗。那不曾与人诉说的故事经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直到有一天,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敲开你的心扉,此后所到之处,阳光洒遍每个角落,那里繁花盛开,而你,也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
《诗歌里的平阳》有感2018-12-11
《诗歌里的平阳》有感 文/陈梓硕 拿到《诗歌里的平阳》这本书,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封面是油画,所画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平阳。我想最奇妙之处,就是本书作者想把平阳比作一个世外桃源吧。 我情不自禁翻看这本用诗歌来歌颂平阳的书。作家任泽健先生一定有一双会探索美的眼睛。光是看着目录里的诗歌名称,我就十分满足,好像跟这些诗歌打交道很久了。
-
读《诗歌里的平阳》有感2018-12-11
读《诗歌里的平阳》有感 文/徐梓恒 最近,我读了任老师的诗集《诗歌里的平阳》。这本诗集内容很丰富,有写寄托作者思乡之情的,有写平阳地方特色的,还有写作者内心世界精神活动等等。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与维新有缘》。第一节写阳光明媚的一天,作者来到了维新,心情是那么的喜悦。
-
时间是大公无私的语言——读《春水》有感2018-12-11
时间是大公无私的语言——读《春水》有感 文/陈榆欣 《春水》是冰心奶奶著名诗歌之一,虽然简短,但说出了许多人生哲学。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短短的几句,却勾勒出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从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的想象力是神奇美妙的。
-
自强不息—— 读《简·爱》有感2018-12-11
自强不息—— 读《简·爱》有感 文/陈湘颖 连着几天阴雨连绵,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我利用空闲的时间读了《简·爱》这部名著。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善良、勇敢、纯真、热爱思考的独立女性。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的家庭,父母因染病相继离世,她受舅父的遗愿被寄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可里德太太不但没有按照里德先生的遗愿去做,反而歧视、贬低、虐待简·爱。面对表哥约翰·里德的无情谩骂毒打
-
由贫困想到《活着》2018-12-11
由贫困想到《活着》 文/王辉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过,人不怕穷,就怕没志气。 ——题记 他从富翁败为贫民,从幸福美满的家庭到支离破碎的凄婉暮年。家中最重要的三人全死在同一家医院。一切似乎都是“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他的一生尝尽声色犬马,苦辣酸甜,世态炎凉。他就是《活着》的主人公: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