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的诗意

时间:2014-09-15 15:22:00 5A范文网 浏览: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渡荆门送别的诗意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4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2、远:远自。
  3、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4、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5、江:大河。大荒:广阔无垠的原野。
  6、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
  7、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8、仍:频频。
  9、万里:喻行程之远。

  诗意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
  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
  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时年25岁。这次出蜀,可谓壮游:经巴蜀,出三峡,直冲荆门山以外,飞驶至楚汉之间。诗人亲历巴山蜀水之险恶,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的惊诧,亦不乏“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欢欣。诗人叙事抒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充满新奇、惊喜。那连日来跟在诗人身边的两岸群山逐渐消退殆尽,开阔的江面扑入视野,奔腾咆哮的江水向远方流去,直到那水天相连的荒漠辽远的原野,何其壮美。夜半时分,俯瞰江面,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白昼晴空,远眺天边,云蒸霞蔚,变幻无穷,又似海市蜃楼一般奇妙。江山多娇,思绪万千,忽而生发思乡之幽情,乃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之玄。读到这里,方知诗人所指的送别者竟然是故乡之水!正是这故乡水,不辞万里把诗人送上生活道路的远大前程。“故乡水”这个艺术形象多么感人。全诗以启程远游起笔,以途中所见景色为干,最后以惜别作结。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气势磅礴,情思绵长。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雄伟奇丽的画面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和随意的拼凑。荆门外的所有景色都与长江密不可分:群山是长江两岸的群山,平野是长江流经的平野,月影是长江水中的月影,行云是长江上空的行云,“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水也是长江之水。它们以长江为中心,共同和谐地构制成一幅雄伟奇丽的江景图,这个背景对于表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可谓相得益彰。(www.5a.net)“情乐则景乐”,“景语亦情语”。毫无疑问,《渡荆门送别》所写的景物全染上了诗人内心的感情色彩,进入诗人眼中而又形诸诗人笔下的荆门外雄壮奇伟的自然景色,与这位青年诗人初离故土,投身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追求那不平凡事业的广阔胸怀和奔放热情的情调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说,李白初次离开从小生活的蜀地到楚国游历为壮游的话,那么,与“故乡水”的离别乃是壮别。

  全诗意境高远,想象瑰丽,形象奇伟,语言精美,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及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描摹同样脍炙人口。“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何其瑰丽,“下”与“飞”之配搭,“生”与“结”之合用,把水中月影的变化过程及海市蜃楼的奇特幻象写活了,令人叹为观止。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王维:山中送别
  • 王维:送别

相关文章:

桑茶坑道中的诗意09-16

三衢道中的诗意09-16

塞下曲的诗意09-16

如梦令的诗意09-16

劝学的诗意09-16

秋夜曲的诗意09-16

秋思的诗意09-16

秋浦歌的诗意09-16

秋风引的诗意09-16

清平乐村居的诗意09-1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