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唐诗,最美采莲曲,王昌龄位列第一无可超越!

时间:2024-06-11 20:14:07 小敏 浏览: 诗词名句 我要投稿

  千古唐诗,最美采莲曲,王昌龄位列第一无可超越!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汉乐府中,便有《采莲曲》,和《江南可采莲》等名作,而南北朝时,出现了采莲劳作的生活佳作,如《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西洲曲》中有一句:少时还不明白,莲花好像并不高,会长得像人一样高吗?直到邻居挖池塘种莲藕,在莲花盛开的时候,站在岸上,关于《西洲曲》诗词中的场面迎面而来,才明白这句诗的真实性。

  从此,心中便了一个梦,有一地方叫做“西洲”,又唤“江南”,那边生长着茂盛的荷花,那边有穿绿裙的姑娘,划着船在莲花池中穿梭,高唱着歌谣……

  在唐诗中,不少名家也留有关于采莲的作品,如今日分享的李白、王昌龄和白居易三大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位大家笔下的采莲美景,见一见他们所见过的采莲姑娘……

  壹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时任龙标尉,在东溪见满池莲花开,湖中有本地女子撑着小船穿梭在花间,期间袅袅歌声传来,如诗如画,令人诗兴大发,遂作采莲曲以作纪念。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盛夏时分,池中的荷花绚烂而热烈的盛开,莲蓬一朵又一朵,结着圆滚滚的绿果子。

  云朵般轻灵的女子撑着一艘小船,穿梭在荷花池中,采摘着新嫩的莲蓬。

  王昌龄笔下的采莲女,如林中的小鹿一般轻灵。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一次不经意间的邂逅,遇见这位穿着绿色罗裙的女子,那清新的颜色,如同荷叶一般动人;青春且秀丽的容颜,如莲花一般耀眼,一时间不知是花美还是人更美。

  诗歌上半句便是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卷。“一色裁”中的“裁”字,好似清新的绿色衣裙是荷叶剪裁出来的一般,不由得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浪漫。有赞叹美人的词曰“桃花面”、“芙蓉脸”,形容女子的容貌如同桃花,荷花一般娇艳动人,而这里,好似美人拨开重重荷花,与诗人两两相望,人美花娇,人花难辨,让人感觉到这些劳作的少女是荷花化身的精灵一般,是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盛夏的荷花荷叶高大茂盛,是池中一片神秘的国度,与诗人相望一眼的采莲女子害羞不已,慌忙间划着船躲进了荷花之中,一个“乱”字,即有人与花一体,眨眼间便没有踪迹,是岸上观望者霎时间产生一种迷惘的情绪,莫不是自己看走了人;又可表达采莲女惊讶羞怯之下,慌不择路,很慌乱的躲进荷花之中。

  正在惊疑之间,莲花深处传来轻快的歌声。“闻歌始觉有人来”,原来这一切并不是做梦,而是真实的,这一句与崔国辅《小长干曲》中:“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以听觉的真实性,代替了视觉的不确定性。同时,展现了荷花花叶繁茂,仿若仙境一般,而精灵般的采莲女虽不见其人,但又轻快嘹亮如百灵鸟般的歌声传来,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悠然不尽的情味。

  那荷花池中的惊鸿一面,捕获了王昌龄的心神,使得他念念不忘。

  其中还有一段关于这首诗歌的逸闻,说就职龙标尉时,于盛夏偶见酋长之女,公主阿朵,在荷花池中采花唱歌,便一见钟情,还留下这首诗歌,逸闻不可考,却为这首诗留下无限的悬念。

  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与好友游山玩水,往来相酬。一日,泛舟荷塘,见一对青年男女与莲花下偶遇,年轻人甜美又浪漫的爱情让他作诗留念。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夏日炎炎,却是赏花的好时候。

  荷叶在风中摇曳舞动,空气中散发着清淡的花香,知交好友二三,坐在小船怡然自得饮酒赏花,微微熏然之际,耳畔还传说细碎的采莲歌声。

  白居易笔下的采莲女,如水莲花一般温柔。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此句写景,通过菱角叶、荷叶、荷花和小船,构建成一幅盛夏荷塘风光图。清风习习,水中漂浮的菱角叶子荡出一圈一圈细小波纹,高大且青翠的荷叶在风中左右摇摆,隐约间,能看见游船在荷花深处穿梭,可见荷花之茂盛,荷塘之辽阔,游客往来如织。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小船往来,或有缘能巧遇,而这一对儿小情侣却是邂逅在荷花之下,不知是事先约好,还是恰好偶遇,但见面总是惊喜又欢喜的。女郎见男子,本想开口唤他一声,但面对其他游客,却是娇羞不已,咽下呼唤,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正是这一低头,碧玉簪子从发髻中滑落,掉入荷塘之中。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中有一句:,写出与此句同样具有少女在娇羞,紧张时才会有的情态。同时,巧妙捕捉了这一刹那的镜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一瞬间的感受。

  白居易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情,层层递进中,情景交融,细腻的刻画出初恋少女的紧张、羞涩和可爱,特别通过欲语先笑、玉簪如水的细节描写,使画面生动而自然。自然而传神的表达,令这首短诗如灵珠一般,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千古唐诗,最美采莲曲,王昌龄位列第一无可超越!

  叁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生性不羁爱自由,一生游山玩水,过着快意潇洒的日子,采莲曲在他笔下,带着盛夏的意气。

  《采莲曲》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若耶溪边,杨柳依依。

  身形矫健的采莲女在荷塘中穿梭劳作,荷花后传来欢乐的笑声,引来一大片青年公子驻足围观。

  李白笔下的采莲女,如向日葵一样明媚热烈。

  她们是健康的,自信的,是阳光的,两两三三在若耶池水中采摘莲蓬,隔着荷花谈笑风生,脸上明媚的妆容如荷花一般娇艳,美人与荷花相互映照着池水,人面荷花相映红,呈现出一派明媚的美人采莲画卷。

  她们面对岸上围观的青年男子也毫不避讳,大大方方做着自己手上的活,想必当时若是有人出言调侃打趣,她们也会娇嗔着反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美人采莲,何等盛景,引得出门游玩的公子停驻不前,看她们在荷塘中采摘莲蓬与荷花,与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罗敷女一样,她们青春又明艳的美貌,引来大家的停驻围观,此句并不是浪荡公子的寻花问柳,而是,对于美丽女子一种天然健康的欣赏与敬慕。那群采莲女子灵敏的身手,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劳动的快乐,让这群游手好闲的游冶郎感受到一股生命旺盛生长的活力。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对于美丽的吸引,不过片刻时光,追求自由的青年纵马而去,徒留下地上嗒嗒的马蹄印子。这一句写出李白的游离之态,游冶郎在看采莲女,李白在看游冶郎,正所谓:此中几分对纵马观花少年时光的追忆,和逝水流年的清冷孤独。

  李白塑造出一个别具一格的“采莲女”,她明艳大方,生机勃勃,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这首诗有对阳光般采莲女的赞美,又有少年子弟纵马观花的意气风发,也带有旁观者者的苍茫寂寥。

  也许,“采莲女”是他,“游冶郎”也是他,读来好似李白人生中的一段缩影,人生曾经绚烂无比,人走茶凉后,显出几分寂静冷清。

相关文章:

唐诗水平很高的7个句子,空灵禅意,让人不再焦虑,值得摘抄06-15

妙不可言的30句叠词古诗词,极富音律美,让人拍案叫绝06-15

30句淡然从容的诗词,心有山海,静而不争,值得摘抄收藏!06-15

36位冷门诗人,绝美且惊艳的古诗词,99%的人都没读过!06-15

20句绝望悲凉的诗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06-15

30句意境清冷的古诗词,寂寥清淡,任是无情也动人06-15

15位诗僧,一人一首代表作,禅意悠远,值得收藏!06-13

7首富有哲理的禅诗,拿得起,放得下,人生才能走得长远06-13

20句澄澈静美的诗词,小众惊艳: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06-13

那些极具禅意的惊艳古诗词:水月通禅意,山云寄野情06-13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