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见真章:生活好坏,餐桌上一目了然
你是否相信,用餐时的姿态能不经意揭示你的生活面貌?
这是为何?
今天,我意欲与你深入探讨一个话题:“情绪性饮食”。
有一种工伤叫过劳肥
在热门综艺《你怎么这么好看》中,姜丁天,一位憨态可掬的北漂女孩,成为了当代“社畜”生活的鲜明镜像。
身为培训讲师的她,日常便是与加班为伴。
夜已深,23点的钟声敲响,她却仍在归家途中,指尖在工作群的对话框间跳跃,信息往来不息。
踏入家门,时针已指向午夜零点,来不及卸下一身疲惫,她又投身于讲师直播模式的研究中。
生活的快节奏,让她无暇他顾,唯有通过大快朵颐,来释放积压的工作重负。
于是,一个冬季的轮回,体重悄然增加了30斤。当节目嘉宾一语道破这是“过劳肥”时,她以苦笑掩饰心酸,自嘲道:“这算是因公受伤吧。”
屏幕这一边的我,共鸣之感油然而生,嘴角也不由自主地上扬,却满含苦涩。
姜丁天,她就像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的洪流中奋力挣扎,面对生活的重压、工作的挑战、人际关系的纠葛,既无法逃离,亦难以破解,只好借食物的慰藉,寻求片刻的安宁与释放。
正如B站UP主w汪汪桑w所言:
职场之上,我无退路可言;但在饮食选择上,我手握主动权。
我能决定是否享受高热量美食,我有能力选择是否拥抱增重。
晨间,纯芝士三明治成为我的伴侣;午时,冰淇淋与甜甜圈带来甜蜜慰藉;夜幕降临时,炸鸡与披萨则是我的晚餐佳肴。她对肥胖无所畏惧吗?不,是她选择了不在意。
"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此刻,进食不再是对饥饿的响应,而是变成了一种压抑内心苦楚的方式。这股近乎报复性的食欲狂欢,实则是过度劳累与高压环境催生的“情绪性进食”。
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性进食”的面目远比想象中丰富多样。
空虚难耐型:"夜晚降临,孤独与乏味如影随形,一份鸭脖成了咀嚼寂寞的最佳伴侣。"
自我奖赏型:"刚刚跨越项目的大山,夜晚,一顿丰盛的晚餐是我给自己最好的奖励。"
情绪逃避型:"与伴侣争执后的世界,唯有大餐能暂时填补心间的裂痕,胃的满足似乎能平息所有波澜。"
节制反弹型:"减肥之路漫漫,曾经不屑一顾的甜品,如今却成了无法抗拒的诱惑,节食的副作用悄然显现。"
在此情境下,“情绪性进食”超越了简单的生理需求满足,
它成为了心灵饥饿与不安的抚慰剂。
过劳瘦,另一种情绪的极端
不同于“过劳肥”现象,有些人面对巨大压力时,反而体重骤降。
有位朋友在准备考研期间,压力山大。
饭点对他而言,只是时间的流逝。
身体坐在餐桌旁,心神却沉浸在刚刚记忆的单词和解题公式中。
食物入口,如同嚼蜡,全无滋味。
几个月的煎熬,体重直线下降二十斤。
考试那天,仅凭一瓶葡萄糖支撑着度过难关。
这种由极度疲劳和高压催生的现象,称为“情绪性厌食”。
社会对情绪化进食者常抱以同情,
而对“情绪性厌食”的群体,理解之声似乎微弱。
记得一次,在微博上目睹一位女孩分享自己70斤的体重秤照片,
并留言道:“情绪性厌食的苦楚,增重之路艰难。”
评论区的反应复杂多样。
有人心生妒意:“这炫耀的凡尔赛风吗?”
有人充满好奇:“你是怎样瘦成这样的?”
更有人表示羡慕:“求秘诀,怎样才能‘幸运’地患上厌食症?”
本想寻得共鸣,收获的却是外界的好奇与旁观。
她无奈回应:
“你们不懂我的苦,每天早上,我将面包压平,逼自己咽下,
瘦到数得出肋骨,夜夜被自己的骨骼硌醒,生怕一场小病就会将我击垮!
这份痛苦,谁能体会?”
尽管情绪性厌食不具备厌食症那种致命风险,不会直接导致个体因饥饿而亡,
但它确实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重重困扰,使他们深陷于不被外界理解的孤独境地。
正如一位知乎网友所言:
“身边的亲人朋友,只是一味劝我多进食,却不明白我何尝不想,只是真的无法下咽啊!”
事实上,不论是情绪性进食还是情绪性厌食,都反映了将食物作为一种情绪调节手段的共通现象。
两者差异在于:
情绪性进食,是利用进食行为作为逃避策略,转移对负面情绪的关注,试图减轻内心的不适。
而情绪性厌食,则是内心已承载过多未解之情,借由拒绝食物入口,作为一种抵御机制,防止更多情绪负荷的累积。
情绪性进食,一场自我拯救的恶性循环
人们常以戏谑的口吻说:
任何苦恼,一顿热腾腾的火锅或一场欢快的烧烤便能消解,若还不行,那就再来一次。
然而,在这幽默背后,他们内心深知:
逃避虽能暂缓烦恼,却非长久之计。
每一次尝试用美食慰藉心灵,实际上是踏入了一个自我质疑与否定的漩涡,愈发难以自拔。
这种所谓“情绪化进食”,无形中引发了三大问题:
a. 丧失对情绪的敏感
情绪性进食,一种应对压力、缓解负面情感、填补内心空虚的方式,其核心动机在于解脱自我于情绪的囹圄。
然而,这一行为所导向的结果,常常与初衷背道而驰。
电影《瘦身男女》中的Mini Mo,便是典型例证。面对失恋的重击,她求助于食物以求慰藉,最终体重剧增至260磅,非但没有走出伤痛,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自卑与苦楚之中。
短期内,食物或许真能带来一抹短暂的欢愉。
但若将其作为逃避情绪的长期策略,非但无法实现自我救赎,反而会令人逐渐丧失对情绪细腻的感知能力,最终被累积的情绪反噬。
b. 对高热量食物上瘾
研究表明,个体在遭遇身心困扰时,往往会偏向挑选那些富含高脂肪与高热量的食物。
BBC纪录片《为何我们寻求慰藉于食:Why Do We Comfort Eat》通过脑部扫描揭示了一个现象:情绪陷入低谷时,人们对于巧克力奶昔的渴求显著增强。
这一行为的背后,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高热量食品能激发胰岛素与多巴胺的分泌,构筑起对抗压力的生理防线。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类激素引发的正面效应是短暂的。
随着激素水平的回落,我们不可避免地从先前的愉悦状态滑向情绪的低谷,体验到一种失落感。
为了填补这份由高涨至低落的情感空缺,我们不自觉地寄希望于再次通过“进食”来找回那份满足感。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增强这一行为模式,最终可能导致对高热量食物的依赖,形成一种瘾性行为。
c. 陷入自责与内疚
自我苛责与愧疚之困
面对情绪性进食的认知与无法自制之间的冲突,个体常会深陷自责旋涡。
例如,“香港小姐”亚军王君馨,一度选择以食物作为压力的出口。
然而,这份短暂的慰藉之后,是沉重的负罪与愧疚。她在一次情绪性食用饼干时,突生罪恶感,冲动之下将饼干弃于垃圾桶中,却又无法自控地拾回,泪流满面中继续食用。
共情之殇:自我指责的循环
与王君馨相似,众多情绪性进食者在难以遏制的食欲面前,无一例外地对自己发出了严厉的诘问:“为何只知贪食?”、“难道我的生活仅剩下进食?”、“连基本的食欲都无法驾驭,我的意志何在?”
但需清醒认识到,在情绪性进食的恶性循环中,自我苛责往往是徒劳无功。关键在于溯本求源,正视那些曾被我们有意无意间忽视的情绪波澜。
食物之下,潜藏的情感深流
食物,成为了情感的载体——咽下的每一口,实则是对委屈、愤怒、焦虑及痛苦的无声接纳。这些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不应被简单粗暴地吞咽消化,它们值得被温柔以待,被理解和释放。
记住,情绪的真谛,在于认识而非压抑,理解而非逃避。
不要再让胃,成为心灵的垃圾桶
在日剧《为了N》中,希美的童年阴影驱使她囤积大量食物,将冰箱塞满,通过烹饪寻求慰藉。
然而,随着爱情与友情的温暖渐渐治愈了她的创伤,她不再囚于过往的痛苦,也不再过分依赖食物带来的安慰。
希美领悟道:“当意识到生命的广阔无垠,冰箱中的那些空隙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对于那些在情感波折中寻求食物慰藉的人们,减少对食物的过度渴求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但希望并未缺席,以下是心理学专家Melinda Smith及其同事提供的四个策略,旨在为这段自我救赎之旅提供一丝光亮与指引。
a. 区分生理饥饿和情绪饥饿
区分身体需求与情绪欲望
克服情绪化饮食的关键第一步,是明确区分你是出于真实的生理需求而进食,还是仅仅为了安抚不安的情绪。
突发的食欲警报:当饥饿感猛然袭来,尤需警惕。
感受的错位:如果这股“饥饿”并非源自腹部的空虚感,实则可能藏有情绪的端倪。
特定食物的渴求:对某些慰藉性食物的强烈欲望,往往是情绪饥饿的标志。
进食冲动的失控:当这股饥饿驱使你无节制地寻找食物,背后更多是心理而非生理的需求在作祟。
饱腹未能平息渴望:情绪饥饿即便在生理上得到满足后,内心的空洞依旧难以填补。
餐后的负面情绪:若进食后被后悔、愧疚或羞耻感笼罩,这正是情绪化饮食留下的心理痕迹。
识别情绪饥饿的意义:一旦你能准确辨认情绪性饥饿的迹象,便拥有了选择的权利——是继续用食物作为临时的慰藉,还是探索更健康的情绪应对之道。
b. 记录情绪和饮食日记
记录心情与饮食的日志
暂停与自省:当食欲突然来袭,别急于满足,给自己一个暂停的间隙,深究这背后的情绪诱因。
日志的重要性:开启一份心情与饮食的日志记录之旅,详细记载以下要点:
摄入实况:记录下实际摄入或渴望的食物。
不悦之源:辨识并写下引发不佳情绪的事件。
餐前心态:留意并描述进食前的内心感受。
进食中感:体会并记录进食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餐后反思:思考并总结餐后的身体与情感反馈。
持续探索,洞察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忠实记录,你将逐步揭示情绪化进食的特定模式——识别出易于触发这种行为的时刻与逃避的情绪类型。
这样的调整使得文本更具有指导性和流畅性,同时保持了原意的完整传达。
c. 找到情绪化饮食的替代方案
理解自己的情绪化饮食模式是第一步,但关键在于探索并实践更健康的应对策略。
面对工作中的挫折与上司的责备,泪水与食物不再是唯一的慰藉。拿起电话,与知己好友共吐苦水,让情感在对话中得到释放。
而下班后的疲惫,无需依赖丰盛的晚餐来缓解。尝试营造一个放松的夜晚仪式:点燃香薰,浅酌一杯红酒,沉浸于温暖的浴缸中,随后早早安寝,让身心在宁静中恢复活力。
孤独长夜,心灵的空虚难耐,并非高热量食物所能填补。翻开一本吸引人的书籍,或播放一部心仪已久的电影,甚至是一段令人捧腹的短片,都能成为心灵的港湾,给予你实实在在的安慰与平静。
记住,转变在于行动。寻找适合自己的替代方法,每一次选择都是向更健康生活方式迈进的一步。
d. 练习正念饮食
实践正念饮食,旨在通过提升用餐时的觉察力,享受每一口食物,从而有效遏制过度饮食的倾向。
在食材挑选到用餐的每一步,激活你的所有感官:在市场挑选食材时细细品味其色彩与新鲜度;烹饪时,让食材的香气充盈厨房;摆盘之际,欣赏菜肴的视觉美感;就座用餐前,感受餐桌布置带来的愉悦。
餐前深呼吸,几次悠长的吸吐,帮助自己静心。以一颗探索的好奇心,留意自己的坐姿,周围一同进餐的伙伴,以及用餐环境的氛围。
面对美食当前,不妨先将其视为艺术品般鉴赏:观察其色彩斑斓,预测那将带来的味蕾盛宴。
细嚼慢咽之时,全神贯注于食物的质地——它是软糯还是爽脆?感受每一次咀嚼的动作,以及随之释放出的丰富层次的味道。
关键在于放缓进食的速度,让每一口都成为一次细致入微的体验。
持续自我观察,留心身体发出的饱足信号。
当感到满足时,适时放下筷子,让正念引领你体会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而非无意识的填满。
有人言:身躯不仅是灵魂栖息的港湾,更是情感的承载地。
你的每一份情绪,每一次心潮起伏,都在肉体上镌刻着印记。
它们或转化为身形的优雅线条,或积淀为身心的不适,乃至形态的改变。
假使你任由负面情绪累加于身,终有一天,这肉身将不堪重负。
故此,请勿将你的身体,当作心灵废墟的收容所。
学会正面迎接并拥抱内心的感受,像对待稀世珍宝那样对待自己,渐渐地,你会领悟到:
所有自我给予的善意、接纳与呵护,身体都将默默铭记,以它的方式回馈于你。
当下次,哀伤或烦闷悄然侵袭时,先别急于打开冰箱觅食,或是依赖外卖慰藉。
尝试与挚友倾心交谈,抑或踏上一场散步之旅。
留心观察花儿绽放的姿态,叶片细腻的色彩变化,体会微风轻拂面庞的温柔,以及阳光慷慨洒落的温暖。
请相信,无论何时,大自然那份深沉而恒久的爱,始终包围着你。
相关文章: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董宇辉的‘红薯干理论’教你换个角度06-02
人生下半场:用迟到者的姿态迎接暖春岁月06-02
成年人社交智慧:看透朋友圈的三大真相06-02
沉默的教育智慧:父母少说话,孩子更出色!家庭教育新智慧06-02
一眼看透福气:从内心、心胸、理智,教你判断一个人是否有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