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反讽之一,你越不喜欢一个人,你越能够信心百倍、轻而易举地吸引她;你如被人吸引,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因为我们总是把最完美的品质赋予我们深爱的人。
我爱上了克洛艾,意味着我对自己的价值丧失了所有的信心。我是谁,怎么配坐在她的旁边?
这是我多大的荣幸啊,她同意与我共进晚餐,愿意穿着如此优雅[“这身衣服怎么样?”她在车里问道,“但愿不错,因为我都换了5套衣服了”],更何况当我嘴巴里冒出一些毫无价值的话语[如果我的舌头还能转动的话],她居然愿意回应。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克洛艾和我坐在一家名叫“危险的关系”的餐馆角落的一张桌子旁。这是一家刚刚开张的法国餐厅,坐落在富勒姆大街的尽头。没有什么环境能够比这里更完美地与克洛艾的美丽相配:枝形吊灯在她脸上洒下柔和的影子,淡绿色的墙壁映衬着她浅绿色的双眸。
然而就在此时,好像被桌对面看着我的天使施法变成了哑巴,我发现我突然丧失了思考和说话的能力,只能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在浆过的洁白的桌布上画一些不可见的图案,机械地啜饮着一只很大的高脚杯里面冒泡的水。
出于这种自卑情结,便需要让自己表现出一种并非直接隶属于我自己的人格。这是一个吸引他人时的自我,能够发现并迎合这个高高在上之人的需求。是爱情对我进行惩罚,让我不再成为自己?
或许并非永远如此,但是如果认真考虑的话,至少在诱惑阶段的确如此,因为从诱惑人的立场出发,我问什么可以吸引她?而不是什么吸引我?我问她怎么样看待我的领带?而不是我怎么样看待我的领带?
爱情迫使我以想象中的意中人的眼睛来观察我自己。不是问:我是谁,而是问:对她而言我是谁?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刻,我的自我不由自主地变得有点不诚实和不忠实。
这种不忠实并不一定体现为恶劣的谎言或夸大事实。它只是意味着努力猜测克洛艾想要什么,以便于我按照角色要求说出正确的台词。
“你要不要来点酒?”我问她。
“我不知道,你要不要来点酒啊?”她反过来问我。
“我真的无所谓,如果你想喝点的话。”我回答道。
“你决定吧,怎么样都行。”她说。
“喝不喝我都可以。”
“我同意。”
“那我们喝还是不喝?”
“那么,我觉得我就不喝了吧,”克洛艾大胆地说。
“你说得对,我也不想喝。”我赞同道。
“那我们就不喝酒了。”她总结陈词。
“太棒了,那我们就喝水吧。”
虽然保持忠实的自我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能够不受他人的影响而获得稳定的个性,但今天晚上我却试图根据克洛艾的意愿来定位自己、改变自己,丝毫不顾忠实性的原则。她希望一个男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她的品味和倾向是什么?我可以据此调整我的行为。
如果认为保持真实的自我是个人道德的基本标准,那么爱的诱惑让我在道德考验中一败涂地。克洛艾头顶上方的黑板上有醒目的酒类广告,面对如此诱人的可供选择的酒水,我为什么要拿自己的感受撒谎呢?
因为我的选择在她对矿泉水的需求面前显得无足轻重和卑俗不堪。诱惑的意图让我一分为二,一个真实的[喝酒的]自我和一个虚假的[喝水]的自我。
相关文章:
植树节:绿色希望03-11
“3块钱吃到饱”,打工人放下面子捧红了最新“穷鬼套餐03-10
上海信托与上海银行携手发布家庭服务信托新品牌,银信合03-10
赵安吉车祸身亡细节03-09
美媒披露赵安吉车祸身亡细节03-09
韩国政府对于医生抗议活动的回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03-07
韩国医生的抗议活动您知道吗03-07
读书让你欲绝浮华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