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扔这3样东西,你会活得更高级

时间:2017-11-23 12:18:00 5A范文网 浏览: 人生感悟 我要投稿

  定期扔这3样东西,你会活得更高级

  文/小椰子

  1845年,美国作家梭罗只身来到瓦尔登湖,自己搭建了一间小木屋。

  独居2年零2个月零2天后,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苏轼,一生坎坷,官海沉浮。

  被贬黄州时,一日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招待野菜,苏轼尝后,不禁慨叹:

  “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能拥有更多。

  然而,返璞归真,才能让自己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

  从物质、到精神,人生的每个维度都可以删繁就简。

  随着你定期扔掉不需要的东西,你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01、放弃无用的社交

  在网易云音乐里曾经看过这样一条戳心的评论:

  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四样东西:

  没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意的朋友。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类人,总是将“人脉”二字挂在嘴边,最大的爱好就是炫耀自己有多少微信好友。

  刷朋友圈时总能看到:今天他又参加了哪些大咖的聚会,昨天又在KTV的某某包厢喝到不省人事......不管是什么酒局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然而,所谓的人脉,不是集邮,并不是靠几次酒局就能建立起来的。

  更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维护的,都是无用的社交。

  你花尽心思想要从你认识的人中榨取利用价值,到头来也许会发现:人家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

  作家李尚龙说:如果你自己不强大,那些社交其实没有什么用。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

  有时候,那些不那么擅长交际的人,反而显得可爱。

  出道这么多年,梁朝伟很少传出过负面新闻。

  他不喜欢交际应酬,总是和外界保持着一定的疏离感。

  张国荣在访谈上曾经这样提到过梁朝伟:“伟仔是一个很怪的人。我、王菲等一帮朋友经常在他家打牌,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只有伟仔不参加。他竟然一个人躲在一旁喝茶。”

  一拍完戏,大家出去喝酒唱歌,梁朝伟却总是一句:“你们玩,我回家。”

  内向又不爱交际的他,却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有声有色,比任何人都享受孤独。

  他喜欢读书,从沈从文、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读到劳伦斯·布洛克。

  他会自己买张票去中央公园看雪景。

  他没事的时候就在片场放烟花,做喜欢做的事就是看流星。

  他还专门请了在英国教王室画画的老师教他画画,从中体悟生活。

  他甚至上了4天3夜的禅修班,在简陋的房屋中感受自己。

  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而梁朝伟正是将这种简单活到极致。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说过: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放弃无用的社交,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

  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为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02、扔掉过分的欲望

  室友逛学生街时,看到路边有衣服清仓大甩卖活动,花了不到五十元淘了两件短袖T恤。

  回来后她兴奋地跟我说:

  “你看,这件是赵丽颖同款,才花了不到三十块。根本看出不这么便宜吧?”

  怎么会看不出来?

  从材质到做工,无一不在暴露着偷工减料和廉价的事实,就算是同款,与真货的差距实在太大。

  果不其然,穿了没两次,室友就嚷嚷着衣服开线、掉色严重,之后再也没看过她穿过。

  但她却舍不得扔,任它们静静地躺在凌乱的衣柜里,不见天日。

  室友就像一个无可救药的囤积症患者。

  书架上一排新书从未拆封,横七竖八地堆积在那,蒙上厚厚的一层灰;

  衣柜里满满当当都是质量低劣、剪裁粗制滥造的淘宝同款,每一件都穿不到两次;

  床上摆放了各种各样的玩偶:前男友送的熊娃娃、抽奖抽中的Kitty猫......而自己只睡床的一个小角落。

  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发现:

  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居家环境往往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乱和肮脏中。

  物欲太过强烈的人,反而容易不快乐。

  《孟子》中有这样的成语:心为物役,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退居第二位,而为物所累的欲望占据了第一。

  什么都想占有、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内心充满了贪婪与恐惧,而爱与幸福就找不到相应的位置。

  《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东西都是我们不需要的,甚至完全可以说是垃圾和废物,但我们却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处理它们。

  习惯了,麻痹了,溺死其中而不自知,只觉得生活像死水一般毫无生气。

  然而,梭罗说:一个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不如学会断舍离,清空环境、清空杂念,重新拿回驾驭生活的主导权,而不是沦为被生活驾驭的奴隶。

  断舍离是日本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对待诱惑,不要因为便宜就去买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而是买一些质量上乘、真正适合自己的物品;

  对待生活,定期整理房间,丢掉不再适合自己的物品,人生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

  03、过滤多余的信息

  最近,我觉得自己患上了手机焦虑症。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找手机。

  打开微信,将朋友圈刷到没有新动态为止;

  打开微博,看热搜榜单上的明星又出了哪些绯闻;

  打开知乎,看今天又有哪些人分享了他们新编好的故事

  作家采铜说:

  我们已经须臾离不开手机,我们会在任何时间不由自主地滚动屏幕,我们会为每天冒出来的各种撕X而亢奋;

  我们已经沉不下心来好好读完一本书,我们已经不去想上个礼拜自己曾经做过什么;

  我们和其他人众口一词一遍遍重复着网络新词汇,我们对广告长度和软度的忍耐力越来越强,我们不知道除了被别人投喂信息之外还能怎样学习、怎样思考......

  我们的思维,已经被过量的信息给堵塞住了。

  太多的信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脑子里,没办法系统运用,到头来只会让自己对所有的事物浅尝辄止。

  最可怕的是,我们关注明星的八卦、关注别人的私事,甚至多过了关注我们自身。

  那些毫无意义的八卦、充满戾气的评论、浮于表面的论断,不仅会左右我们的判断,还会让我们充满焦虑。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深度思考、适当放空、化繁为简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学会过滤多余的信息。

  几条建议:

  精简信息输入的源头,减少使用社交网络,戒掉没事就刷朋友圈、微博的习惯;

  减少关注娱乐、社会新闻的次数,关注的对象宁缺毋滥;

  比起短时间内看很多本书,不如将一本书重复读上3遍,每一遍你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给信息分门别类,善用工具,例如云盘、印象笔记、有道笔记,快捷方便地存储有用的信息;

  搭建属于自己的阅读、学习体系,学会提问、学会深入思考问题,拒绝人云亦云。

  身处知识信息过载的时代,唯有化繁为简、为我所用,才能沉淀,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这个世界太过浮躁喧嚣,容易让人迷失自己。

  享受一些真正简单而可贵的东西,才能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当你很想改变,却又无从下手时,不如从定期扔这3样东西开始。

  丢掉不舍和执着,相信你的人生也会因此得到转机。

  共勉。

  • 请定期扔掉三样东西
  • 人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这四样东西
  • 大胆扔掉这4样东西吧,你的人生才会更简单

相关文章:

你怎样过早晨,就怎样过一生11-30

获得实在的幸福,首先要明白的3件事11-29

最“怂”不过中年人11-22

你的脾气,就是你的运气11-22

今天没有比昨天糟,就很好呀11-20

在陌生城市打拼的你,过着怎样的生活?11-1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