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粗线条”为“细线条”
按照我们组教育研究时的单元分配,第一单元的导学提纲是我个人设计的,由于时间关系,一是我的设计基本是一次成型,很多地方欠缺深度思考是在所难免;二是没能及时和徐老师、林老师碰头切磋,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徐老师和林老师曾给我反映用起来感觉涩、不顺手。
二单元的导学提纲按理说不是我设计,但因为我要讲课,急着用,不能等,所以,我就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做出了导学提纲的雏形和课件。这次,我及时将设计交给徐老师和林老师看,反馈回来后,我第一感觉就是我原来的设计太“粗糙”了,可以说是个“毛坯房”。经过徐老师和林老师修改后,变得“细化”了,逐步倾向于“装修房”。举个例子:在“初读课文”环节,我原来的设计是让学生自己归段意,在归纳的基础上,后面总结把各段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归纳方法。改后的设计是将段意以填空(填的是重处、重点处)方式补充段意,明显降低了学习难度,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认为,设计导学提纲必须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必须要反复修改,这是我经历这次单元整体教的第一点感触。
二、变“列重点”为“筛重点”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多个,要在一篇课文中、一节课中全部落实是不可能的,那样做的结果必将导致哪一个教学目标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所以,我在设计和修改时,就这篇文章的重要段落反复筛选重点,该删的删,该减的减。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有一大堆重点:背诵全文、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画一画脚是怎样爬的、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的方法、学习作者具体表的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等。
一开始,在设计导学提纲时,我把这些目标都考虑在内,设计了近三页内容。设计出来后,我就问自己:两课时能完成吗?毫无疑问回答是否定的。于是,我就开始筛选,将目标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砍去细枝末节,突出重中之重。比如,第2自然段的设计,一开始我布的是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叶的特点仿写银杏叶。后来我砍掉了这个内容,换成了探究:“爬山虎叶尖一顺儿朝下”与“爬山虎脚一脚一脚往上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3、4段的内容与第2段内容联系了起来,同时也让学生弄明白了爬山虎的脚、茎、叶之间的相互紧密联系。
三、变“单一性”为“多样性”
这次教,让我最大的感是一个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建议每个教育研究组进行单元整体教时,都要将“个人备”归集上升到“集体议”,在集体议的过程中,思的火花不断碰撞,火苗就出来了。
要实现变“单一性”为“多样性”,还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参考[练习册]和[基础训练]或网上的一些课件、教学设计,多看多学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或信手拈来,或改进创新,都能为我们的设计注入新鲜的元素。
导学提纲的形式也可以多样性,如读一读、填一填、画一画、抄一抄、议一议等等,这样,学生用起来不觉得是在做题,学习爱浓厚,不乏味。
四、变“学生做”为“自己做”
虽然导学提纲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但我在设计时,总要先问自己:如果让我来做,我会怎样做?然后我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去做这个题,当我发现做时难度大、无从下手时,我就认为这种设计是不科学的或是失败的,我就得想办法再改进,直到适宜学生的学习为止。如书上要求画一画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图,这个设计是必须的,也是对第4自然段教学难点的一个突破。我就试着先自己来画,可是我画不好,原因是不知道从哪个途径来表现爬山虎爬一脚的过程,是画一片叶子还是画许多叶子?是画脚的一个细丝还是画多个细丝?是否需要画墙壁的背景?画的这个环节布多长时间合适?这些问题都是我考虑过的。
后来,在我反复画的过程中,我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由老师画爬山虎爬之前的样子,学生依据老师画的提示,来接着画爬山虎爬之后的样子,这样,爬一脚的过程就呈现出来了。至于画哪些内容,我觉得用简笔画是最合适的,只需画出茎、叶、叶柄、脚这几个与爬有关的重要素,背景不需要,叶子一片就够了,细丝一条或几条都可以。在这样的思考之后,我画出了最终的“爬前图”,学生根据这个图和自己对第4段的理解,画的“爬后图”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智慧树知到《教育心理学(绵阳师范学院)》见面课答案04-23
智慧树知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延边大学)》见面课答案04-23
智慧树知到《解画水彩》见面课答案04-23
智慧树知到《教你如何做淘宝创业基础实训》见面课答案04-23
智慧树知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见面课答案04-23
智慧树知到《建筑学概论》见面课答案04-23
智慧树知到《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北华大学)》见面课答04-23
智慧树知到《继承法》见面课答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