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一、填空1.《论语》是__家经典,其编者是_______________.
2.《尚书》是我国最早的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__________.
4.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_____________.
5.墨子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答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是怎样用比喻来说理的?请写出具体的比喻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最佳答案:
1.儒 孔子和他的弟子
2 散文总集
3 资治通鉴
4 国语
5 兼爱,非攻
二.《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而这沉雄豪宕的气势,又得力于文章论证过程中富于的逻辑力量.
孟子早知道齐宣王素有图霸之大欲,而无行王政之志向.因此,当齐宣王一提出“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发问,就直截了当地摆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中心观点,然后从“王道可为”和“王道何为”两个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严密的论证技巧.
首先,作者从“王道可为”入手,用以羊易牛的故事,推演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虽然齐宣王的所谓“不忍”,仅仅限于禽兽,仅仅限于“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还是先予以了肯定,借此说明齐宣王有行仁政的条件.紧接着孟子引譬取喻,以“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引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委婉而直率地指出了齐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错误.从而推出了第一个分论点:“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既而,再次引譬取喻,论说“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区别.“挟太山以超北海”谓之“不能”;而不愿“为长者折枝”是“不为”.进而又引征经典:“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分析“推恩”的意义:“足以保四海”.同时,指出“不推恩”的恶果:“无以保妻子”.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进逼,渐次张开论证的逻辑之网.
其次,作者又以选言推理,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或“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或“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在否定了这些选言肢后,也就理所当然地肯定了后一个选言肢:“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然后,作者又设喻类比,提出了第二个分论点:“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同时进一层指出,齐宣王如一意孤行,“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这就彻底打破了齐宣王霸道的幻想.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以一组假言判断:“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 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推出“发政施仁”,天下无敌的光辉前景.假言判断的真实性不决定于判断中所说的事实是否存在,而决定于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这里的因果联系作者已在前面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所以它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也促使齐宣王心动:“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至此,作者充分抓住有利的战机,再从“王道何为”一方进行论述,提出“制民之产”的仁政主张,并且具体阐述了如何“养民”和“教民”.作者先言其制,后誉其利,王道之美,溢于言表.无论是“养民”,还是“教民”,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保民”.如此又回扣了前文,极巧妙地完成了对全文中心观点的论证.
综上所述,全文内在的逻辑性十分严密: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条件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恩;推恩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制民之产的目的又在于养民、教民.这样连锁推理,便行成了强大的逻辑阵势,可谓无懈可击.
二是复制过来的.希望你能看明白!今天很晚了自己也不想看!希望采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百丈山记是谁写的?04-30
朱笔……造句04-30
在NH4HS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存在的分子有:其中浓度最04-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04-30
360-A,SmallD-GroundPeopleColony,Faisalabead-Pakist04-30
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化成分数是多少?04-30
32x-2.8x=292怎么解公式04-30
喝开水时,习惯性地对着开水杯吹气,这样能使开水凉得更快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