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众这一概念在公共关系学中有其特定含义。 |
|
|
2.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 |
|
|
3.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伦敦成立。 |
|
|
4.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卡特里普和阿伦.森特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 |
|
|
5.公众有其自身的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
|
|
6.根据公众与组织的所属关系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
|
|
7.公关人员在公关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主要道德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
|
|
8.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公共关系史、公共关系原理和公共关系实务。 |
|
|
9.专家认为,“投公众所好”原则宣言的提出,标志着公共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现代公共关系真正的开端。 |
|
|
10.1952年,伯尼斯又编写了一本教材《公共关系学》。 |
|
|
11.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科。 |
|
|
12.公共关系职业是指专门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服务而获取报酬的职业。 |
|
|
13.公共关系也可直接称为人际关系. |
|
|
14.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是国有企业中最早设立公关部的。 |
|
|
15.传播学为公共关系学提供了完善的基础理论。 |
|
|
16.1985年8月,中国第一家独立的公共关系公司——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
|
|
17.任何组织,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 |
|
|
18.有多少公共关系著作,就有多少种公共关系的定义。 |
|
|
19.公共关系就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活动。 |
|
|
20.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
|
|
21.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美国。 |
|
|
2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环节是信息传播。 |
|
|
23.人际关系学以个体的人为主体,公共关系学则是以组织为主体的。 |
|
|
24.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
|
|
25.艾维.李被尊为“公共关系之父”。 |
|
|
26.美国学者艾维.李于1925年出版了《公众舆论之形成》一书,这是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着,因而被视为公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
|
27.《原则宣言》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真正的开端。 |
|
|
28.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对于公共关系的发展有很强的规范和指导意义。 |
|
|
29.传播要素有:信源、信宿、信息符号、信息通道。 |
|
|
30.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以其杰出的研究,成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使公共关系进入了科学化阶段。 |
|
|
31.《公众舆论之形成》是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着。 |
|
|
32.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卡特里普和阿伦·森特,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 |
|
|
33.广告不等于公共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
|
34.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提出“向公众说真话”的根本原则。 |
|
|
35.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 |
|
|
36.公共关系只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 |
|
|
37.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以其杰出的研究成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 |
|
|
38.广告在不同程度上起着扩大组织影响、树立组织形象的作用。 |
|
|
39.公共关系的结构是由组织、公众、传播三要素构成的。 |
|
|
40.《有效的公共关系》提出的“四步工作法”成为公共关系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