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y 过程性评测(23)【参考答案】

时间:2024-04-30 19:04:41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判断题:20道,每道3分,总分60
1.我国部分学者将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分为本能直觉期和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时期。

2.研究表明,游戏中的儿童表现出比现实生活中更集中的注意力、更好的记忆力、语言使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3.儿童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从事的活动,无法被称为游戏。

4.我们把2-3岁儿童的歌唱称为“近似的歌唱”。

5.对于儿童来说,寻求亲近是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

6.学前儿童在游戏中,他们的心理活动不断进行着假想与真实的转换。

7.语言习得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8.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9.心理学家将儿童自发唱出的“咿呀之歌”称为婴儿“轮廓歌”。

10.自我中心语言分为重复、独白两个范畴。

11.很多老师在学前儿童的游戏中不适时的干预,导致学前儿童游戏的自由性大大降低。

12.儿童口语表达具有顺序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的特点,3个特点的发展没有差异。

13.同伴关系对儿童来说作用仅次于亲子关系,对于儿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当儿童知道了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道理后,就可能在实际行为中表现出为或不为的倾向。

15.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儿童这种需要更多的是从父母处获得。

16.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的方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问卷法。

17.婴儿容易对父母形成依恋,而学前儿童则可能对同伴产生依恋。

18.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19.婴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要晚于对人类语言的感知能力。

2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攻击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  )岁以上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2.儿童的涂鸦期是指(   )

3.(  )的儿童已经能较好感知一些旋律轮廓,这个时期是培养绝对音高感的关键时期。

4.(    )是儿童的社会性参与度最高的一种游戏状态。

5.音乐感知能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和(   )。

6.学前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方式主要是(   )

7.(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

8.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     )最为常见。

9.(    )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儿童具有一定的角色意识。

10.1990年,安思沃斯的学生提出了新的依恋类型(    )。
 
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多选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指(   )。

2.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包括(   )。

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   )。

4.同伴互动在儿童成长中具有(     )功能。

5.英国学家鲍尔贝提出的依恋理论将依恋发展分为(   )阶段。

6.影响依恋的因素有(    )

7.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包括(   )。

8.儿童美术活动包括(      )等方面。

9.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有(    )。

10.社会化语言有下列四种(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儿童发展心理学y 过程性评测(37)【参考答案】04-30

儿童文学y 过程性评测(3)【参考答案】04-30

儿童文学y 过程性评测(4)【参考答案】04-30

儿童文学y 过程性评测(5)【参考答案】04-30

儿童文学y 过程性评测(6)【参考答案】04-30

儿童发展心理学y 过程性评测(48)【参考答案】04-30

儿童发展心理学y 过程性评测(49)【参考答案】04-30

儿童发展心理学y 过程性评测(50)【参考答案】04-30

儿童文学y 过程性评测(1)【参考答案】04-30

儿童文学y 过程性评测(2)【参考答案】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