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背景 历史意义是什么

时间:2024-04-30 18:08:57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儒客大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那么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背景是什么?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背景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背景

汉武帝时代,封建经济已经恢复并发展,而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力,造成中央与地方、汉民族与匈奴贵族、地主和农民等矛盾日益尖锐的状况。再提倡“无为”,就必然会危及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统一政权,建立一个适应封建统治的理论十分必要。所以,汉武帝一执政,即下了一道诏令,要各地方长官推荐“贤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应运而生了。

董仲舒提出大统一的意义是什么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缓和了汉代严重的社会矛盾,维护了中央集权的政权统一和国家的繁荣稳定,为汉代社会的新秩序提供了一套新的理论依据。“大一统”思想对于统治者的特权有了限制,并且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使得儒家思想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兼容精神得到了体现和丰富,是一种社会和谐观的表现。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在其主观意愿上,都带有不同程度上的排他性。

董仲舒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天的体系,既把任何事物分类,又把其纳入“大一统”的思想体系中,着这都为吸收采纳儒、道、法、墨、阴阳等不同思想创造了客观条件,因此,“大一统”思想本身就体现了兼容性。在以后最为三大宗教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能与之共存,互相交融,这都离不开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所具有的兼容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怎样提高成绩 有什么学习技巧04-30

怎样提高语文成绩 初中生有哪些学习方法04-30

初中生怎样提高语文成绩有什么技巧04-30

初一语文怎么能提高成绩04-30

初一语文太差怎么办 语文学习方法04-30

初中语文不好怎么补救04-30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差怎么办?04-30

初中生语文不好怎么提高 语文学习方法04-30

初一语文有必要上一对一吗04-30

初一语文成绩差刷题有用吗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