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是一类重要题型,对于这一类题目,除了平常的语文阅读积累之外,还需要掌握必需的答题公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1、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引资料——公式: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列数字——公式: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3)下定义——公式: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4)举例子——公式:通过列举……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公式: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打比方——公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分类别——公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8)作诠释——公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对象)更通俗易懂。
(9)摹状貌——公式: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10)列图表——公式:直观明了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
2、说明文语言
(1)分析加点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①解释词语的意思;
②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
③最后,总结得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公式:“××”词的意思是……,在句中使说明……(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①表态:一般是不能删;
②解释: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③比较: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④总结: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公式: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与事实不符;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3)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为什么?
公式:不能替换,原文“××”词语的意思是……,而替换的“××”词语的意思只有……,如换成“××”词语,就与原文内容不相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一个数的倒数可以是小数吗04-30
三角函数正切公式总结04-30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总结04-30
三角函数转换公式大全总结04-30
三角函数变形公式总结04-30
三角函数转化公式总结04-30
初中直角三角函数公式04-30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04-30
初中平方根的计算公式总结04-30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公式大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