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 )。 A. 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 B. 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C. 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 D. 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2. 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 )资金。 A. 财政性 B. 捐助性 C. 政策性 D. 公益性 3. 一个国家筹集资金的最大限度就是该国的( )水平。 A. 储蓄 B. 税收 C. 公共支出 D. 财政收入 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预算草案的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于每年12月10日前报( )审核。 A. 财政部门 B. 人大 C. 人大常委会 D. 党委 5. 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 )问题。 A. 集权与分权 B. 增加与减少 C. 计划与调整 D. 执行与监督 6. 契税的适用税率,由( )人民政府在一定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A. 省、自治区、直辖市 B. 中央 C. 乡镇 D. 县级 7. ( )是指将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职能相分离。 A. 政企分开 B. 党政分开 C. 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 D. 政社分开 8. 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是( )预算管理体制。 A. 分税制 B. 统收统支制 C.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D. 财政包干体制 9. 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是( )。 A. 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B. 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C. 德国的《疾病保险法》 D. 法国的《社会保障法》 10. 社会救济与一般意义的慈善事业的根本区别不包括( ) A. 两者的资助金额不同 B. 两者的目的不同 C. 两者的性质不同 D. 两者的效果不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1. 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运用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 )。 A. 税收制度 B. 社会保障制度 C. 工资制度 D. 财政补贴 2. 对于公共物品,( )把它作为市场失灵而必须由政府配置的对象。 A. 亚当·斯密 B. 穆勒 C. 庇古 D. 萨缪尔森 3. 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在转移支付制度上的表现是采取( )的办法。 A. “存量不动、增量调节” B. “存量增加、增量调节” C. “存量减少、增量调节 D. “存量不动、增量减少” 4. 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 A. 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B. 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C. 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 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5.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 )。 A. 私人的完全供给 B. 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 C. 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 D. 政府和社区的联合供给 6.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 )。 A. 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 B. 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不同 C. 投资范围不同 D. 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 7. 日本中央复式预算包括( )。 A. 一般会计预算 B. 特别会计预算 C. 政府关联机构预算 D. 单式预算 8. 公债风险是否会转化为现实的危机,关键在于( )。 A. 国民的应债能力 B. 政府能否按期偿还债务 C. 政府支出的规模 D. 国际组织的对外援助 9. 在我国,国防支出主要用于( )等方面。 A. 国防建设 B. 国防科研事业 C. 军队正规化建设 D. 民兵建设 10. 财政补贴具有( )的特点。 A. 政策性 B. 灵活性 C. 时效性 D. 不变性 11. 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 )。 A. 公共安全 B. 快速消费品 C. 法律秩序 D. 个人计算机 12. 如有100人参加投票,有51人赞成的方案就可获得通过。这一原则为( )。 A. 简单多数原则 B. 有条件多数原则 C. 特别多数原则 D. 全体一致原则 13. 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不包括( )。 A.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 B. 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 C. 分级所有 D. 分级管理 14. ( )属于因政府客观原因而形成的信息有限性。 A. 政府公务人员玩忽职守,掌握情况不准确 B. 情况紧急,原有统计资料不完整 C. 技术手段有限,无法进行科学预测 D. 政府公务人员好大喜功,臆造数据 15. 公共收费监督主要包括( )。 A. 财政监督 B. 审计监督 C. 立法机关监督 D. 社会舆论监督 16. 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 A. 课税对象 B. 纳税人 C. 计税依据 D. 税目 17. 资源税包括( )。 A. 一般资源税 B. 级差资源税 C. 特殊资源税 D. 人工资源税 18. ( )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A. 所得税 B. 营业税 C. 消费税 D. 增值税 19. 假定有A、B、C三个选民,在甲、乙、丙三个方案中选择,A的偏好次序是甲乙丙,B的偏好次序是丙甲乙,C的偏好次序是乙甲丙,那么最终获胜的方案是( )。 A. 无法确定 B. 乙 C. 丙 D. 甲 20.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有( )。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公共服务支出 D. 环境保护支出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财产税能够调节财富不均,鼓励勤劳致富,限制不劳而获,体现社会公平。 A. 错误 B. 正确 2. 1966年—1976年,我国实行沿海开放战略,对沿海地区给予政策和投资双重倾斜的方针。 A. 错误 B. 正确 3. 政府的职责范围越大,活动领域越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大,要求财政集中和支配的社会产品数量与比例也就越大,社会的税收负担水平也就越低。 A. 错误 B. 正确 4. 对个人的劳动所得征收的税收,一般只能降低个人的消费水平,个人也无法通过提高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出去。 A. 错误 B. 正确 5. 议会斗争是政党对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西方主要国家都实行一院制。 A. 错误 B. 正确 6. 税收的固定性是政府公共收入的需要,它既包括在征收时间上的连续性,也包括征收比例的限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7.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企业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8. 一般来说,最低费用选择法被运用于政治、国防、文化、卫生等政府公共支出项目。 A. 错误 B. 正确 9. 可记名、挂失的公债券,既可以增强债权人持有公债券的安全性,又不会影响公债的流动性。 A. 错误 B. 正确 10. 流转税税源不稳定,不利于组织政府财政收入。 A. 错误 B. 正确 11. 大量预算外资金的存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 A. 错误 B. 正确 12. 中央政府预算是中央政府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主要表现中央政府的预算收支活动,在政府预算管理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13. “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实现的利润全部上缴国家。 A. 错误 B. 正确 14. 政府取得财政收入并不会减少纳税人的可直接用于消费、储蓄和投资的收入量。 A. 错误 B. 正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构成了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16. 经济增长越快越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A. 错误 B. 正确 17. 政府机构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 A. 错误 B. 正确 18.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这一名词,正式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的英国。 A. 错误 B. 正确 19. 转移支出不但影响社会需求而且调节社会供给,因此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A. 错误 B. 正确 20. 采用直接发行法发行公债,政府不直接承担发行风险。 A. 错误 B. 正确 四、名词解释(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 1. 产权 2. 财政贴息 五、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 1. 简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涵义。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1828《金融学(原货币银行学)》_第3次任务【参考答案】04-30
1828《金融学(原货币银行学)》_06任务【参考答案】04-30
1828《金融学(原货币银行学)》_第1次任务【参考答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