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选项中是货币的() A. 支票存款 B. 银行的支票 C. 信用卡 D. 大额定期存款 2.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 总需求 B. 公债 C. 税收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3. 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 A. 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 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 C.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 D. 间接税增加 4. 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 A. 144 B. 150 C. 160 D. 216 5. 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储蓄倾向为0.2 B. 边际储蓄倾向为0.4 C. 边际储蓄倾向为0.3 D. 边际储蓄倾向为0.1 6. 21.如果投资乘数为5,投资额上升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 A. 增加100亿元 B. 减少500亿元 C. 增加500亿元 D. 减少100亿元 7.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8. 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 9. 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 B. 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 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 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 10.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 与1无关 11.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 A. 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2.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 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13. 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 A. 消费需求 B. 投资需求 C. 政府需求 D. 国外的需求 14.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 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15.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 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 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 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D. 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 16.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 ) A. 增加,利率下降 B. 增加,利率上升 C. 减少,利率上升 D. 减少,利率下降 17.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 ) A. 增加,利率上升 B. 增加,利率下降 C. 减少,利率上升 D. 减少,利率下降 18. 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B.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19. 影响美元资产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因素有( ) A. 美国公民对外国物品的需求增加 B. 外国人对美国物品的需求减少 C. 预期美元会升值 D. 政府有预算赤字 20.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 A. 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 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 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D. 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 ) A. 税收 B. 公债 C. 政府购买 D. 转移支付 E. 政府投资 2. 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 A. 劳动力供求状态 B.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C. 政府政策的影响 D.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E.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3.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B. 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C. 反映货币主义学派观点的曲线 D. 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 E. 反映理性预期学派观点的曲线 4. 在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 ) A. 缓和经济萧条 B. 增加政府债务 C. 缓和了通货膨胀 D. 减少了政府债务 E. 税收增加 5. 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 ) A. 经常项目 B. 资本项目 C. 调整项目 D. 错误与遗漏项目 E. 官方储备项目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3. “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4. 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5. 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工人而不利于雇主。 A. 错误 B. 正确 6.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7. 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A. 错误 B. 正确 8. 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A. 错误 B. 正确 9. 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A. 错误 B. 正确 10. 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货币政策:(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2.潜在国民收入:( )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3.结构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4.公开市场业务:(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5.浮动汇率:()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6.财政赤字:(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7.相对优势原理:() A. 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B. 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C.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8.对外贸易乘数:() A. 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B. 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C.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9.自然失业率:(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10.固定汇率:()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1809《企业战略管理》_01任务_0012【参考答案】04-30
1809《企业战略管理》_01任务_0013【参考答案】04-30
1809《企业战略管理》_01任务_0014【参考答案】04-30
1809《企业战略管理》_01任务_0015【参考答案】04-30
1809《企业战略管理》_01任务_0016【参考答案】04-30
初中生如何提高数学成绩 成绩差怎么补救04-30
1809《企业战略管理》_01任务_0026【参考答案】04-30
1809《企业战略管理》_01任务_0027【参考答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