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 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2. 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 价格水平下降 B. 收入水平增加 C. 储蓄增加 D. 利率增加 3. 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线 D. 垂线 4.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 ) A. 财政政策效果差 B. 财政政策效果好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一样好 D. 无法确定 5. 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 ) A. I=S B. I+G=S+T C. I+G+X=S+T+M D. I+G+X+N=S+T+M+F 6. 影响美元资产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因素有( ) A. 美国公民对外国物品的需求增加 B. 外国人对美国物品的需求减少 C. 预期美元会升值 D. 政府有预算赤字 7. 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 ) A. 不动 B. 上移 C. 下移 D. 转动 8.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 A. 500万元 B. 80万元 C. 400万元 D. 100万元 9. 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 A. 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B. 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C. 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 D. 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 10. 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 ) A. 资源没有被利用 B. 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 C. 国民收入减少 D. 国民收入增加 11.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 ) A.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12. 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 ) A.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 C.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13. 当消费函数为C=C0+bY,C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4.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 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15. 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 ) A. 变得不足 B. 变得过多 C. 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 D. 没有变化 16. 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 A. 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 B. 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 C.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D. 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 17. 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 A. 与横轴平行的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18.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 A. 进口增加 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 出口减少 D. 政府支出增加过快 19. 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小 B. 在通货膨胀可以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C. 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D. 在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很大 20. 奥肯定理说明了( ) A. 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 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D.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在以下理论的分析中考虑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 A.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B.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C. 货币主义学派通胀理论 D. 新古典综合学派通胀理论 E. 新古典综合学派通胀理论 2. 资源禀赋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的差别是强调( ) A. 劳动价值理论 B. 一般均衡理论 C. 相对优势 D. 比较优势 E. 序数效用 3.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 ) 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 具有非盈利性 C. 收支行为规范化 D. 公共分配 E. 具有盈利性 4. 假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会出现的情况有( ) A. 利息率下降 B. 储蓄减少 C. 收入增加 D. 投资增加 E. 储蓄增加 5.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作用是( ) A. 单方面的 B. 是双重的 C. 使国民收入数倍增加 D. 使国民收入数倍减少 E. 不存在的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只要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 A. 错误 B. 正确 2. 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3. 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4. 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A. 错误 B. 正确 5. 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 A. 错误 B. 正确 6. 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 A. 错误 B. 正确 7.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A. 错误 B. 正确 8. 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 A. 错误 B. 正确 9.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10. 总需求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摩擦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2.菲利普斯曲线:( ) A. 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B. 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D. 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3.储蓄函数:( )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4.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5.货币乘数:(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6.相对优势原理:() A. 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B. 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C.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7.潜在国民收入:( )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8.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9.汇率:()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10.货币需求:(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如何学好初中历史的方法 历史高分学习技巧04-30
怎样才能学好初一数学 学习方法总结04-30
孩子上初中数学跟不上怎么办04-30
初二了数学一点都不会怎么办04-30
初中生怎样学好数学 学习技巧和方法归纳04-30
初中数学差怎么提高成绩04-30
初二了数学很差怎样补救04-30
初中生数学粗心问题怎么解决04-30
初三数学差怎么办 数学学习经验04-30
初三学霸是如何学英语的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