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 A. MR = SAC B. MR = STC C. MR = SMC D. AR=MC 2.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一定是( ) A. 等成本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 B. 等产量曲线与等利润曲线的切点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 D. 等产量曲线与等收入曲线的切点 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是( ) A. 水平 垂直 B. 向左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 C. 向右下方倾斜,向左下方倾斜 D. 向右下方倾斜,垂直于数量轴 4. 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 A. 政府规定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 B. 粮食价格上升 C. 粮食价格下降 D. 粮食交易量增加 5.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 ) A. 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化 B. 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投入要素 C. 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 D. 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诸变量的指数之和小于1 6. 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 ) A. 无差异曲线 B. 消费可能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生产扩展路线 7.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A. 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 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 C. 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 D. 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8. 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 ) A. 排他性 B. 非排他性 C. 竞争性 D. 非竞争性 9.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 A. 三条无差异曲线 B.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C.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D. 二条无差异曲线 10. 一般认为,农产品的蛛网的形状是()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11. 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D.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12. 面临突点的需求曲线的寡头垄断企业,其生产成本稍有下降时,则最可能的结果是( ) A. 降价销售 B. 产量增加 C. 利润不变 D. 利润增加 13.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 )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 14. 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 ) A.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 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 C.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 D. 边际产量等于零 15.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A. 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 16. 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左上方 17. 预算线上的表明( ) A. 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B. 处于均衡状态 C. 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D. 状态不可能确定 18.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 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 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19.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 A.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B.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无法确定 C. 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20. 平均成本等于( ) A.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边际成本之和 B.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 C.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D. 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 A.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B.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递增 C. 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 D. 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不变 E.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2. 在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 ) A. P=SAFC B. P > SAVC C. P<SAVC D. P = SAVC E. P<SAFC 3.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A.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B.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C.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 D.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E.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4. 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种类有() A. Es>1 B. Es=1 C. Es<0 D. Es<1 E. Es=0 5. 突点的需求曲线( ) A. 是指一个寡头垄断企业提价时,它的对手也提价;当其降低价格时,它的对手并不降价 B. 是指一个寡头垄断企业提价时,它的对手并不提价;当其降低价格时,它的对手也降价 C. 使边际收益曲线发生折断 D. 表明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 E. 表明成本略有下降,价格不变,而利润增加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A. 错误 B. 正确 2. 在突点需求曲线模式中,在突点左边的需求曲线价格弹性比右边的需求曲线弹性大。 A. 错误 B. 正确 3. 完全竞争市场一定比垄断更以保证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A. 错误 B. 正确 4. 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5. 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 A. 错误 B. 正确 6. 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 ) A. 错误 B. 正确 7. 在任何时候,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 A. 错误 B. 正确 8. 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 A. 错误 B. 正确 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描绘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10.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消费者剩余:( )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2.边际生产力:( ) A.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3.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 ) A.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B.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C.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D. 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E.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F.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4.逆向选择:( )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5.生产扩展线:( )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6.供给价格弹性:( )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7.平均产量:( )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生产函数:( )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9.科斯定理:( )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10.非对称信息:( )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1807《西方经济学(本)》_06任务_0013【参考答案】04-30
1807《西方经济学(本)》_06任务_0014【参考答案】04-30
1807《西方经济学(本)》_06任务_0008【参考答案】04-30
1807《西方经济学(本)》_06任务_0009【参考答案】04-30
1807《西方经济学(本)》_06任务_0010【参考答案】04-30
1807《西方经济学(本)》_06任务_0011【参考答案】04-30
1807《西方经济学(本)》_06任务_0012【参考答案】04-30
1807《西方经济学(本)》_06任务_0022【参考答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