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背景 主要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4-04-30 13:56:45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在前进,但是历史不会被人遗忘。是非功过皆有后人评说,下面介绍的是商鞅变法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商鞅变法的背景 主要内容是什么

商鞅变法的背景

1、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

2、秦国井田制瓦解,其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大国。

3、为了增强秦国实力,使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

4、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

5、新兴军功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军功爵制度

秦国的军事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和其他的几项内容相比,他的效果最为显著。变法之前,是采用的世袭贵族制度,军队没有什么积极性,而实施军功爵制度之后,功劳按照人头来计算。

同时废除世袭制,有功的人部分贵贱都给予奖赏,有罪的人不分贵贱都一律惩罚,只有斩杀敌人的首级够数,就能够获得相应的爵位。

这一制度大大的刺激了军队的战斗积极性,以前不肯拼命的现在都不要命的争抢人头,以后称为关东六国的噩梦。

兵农合一

在变法之前,都是世袭的爵位、身份,有了征战,由封建主带领自己的家兵协助国君作战,战争完成之后回到自己的封底,而大多数都是替封臣耕作的人,他们和国君基本上没啥关系。

在变法之后,强迫实行小家庭制度,按人口征税,回国他们是农民,出征他们是军人,他们不再属于封臣,而是直属于国君。

土地私有

变法之前,土地都是西周开始的井田制,采用公有制、世袭,一般耕种的农民没有土地,他们只是耕作的工具。因此积极性不高,生产力没办法提高。

变法之后,容许土地买卖,很多小农开始有了土地,因为是自己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为此后秦国征伐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农抑商

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藏富于国,在当时,商人虽然腰缠万贯,但是国君很难对他们征税相应的税,因为没办法准确抽查。而耕作则根据土地大小来收成粮,肉眼看得见、手摸得着。

所以商鞅坚决打击商人,鼓励耕作。这一方法成功地把关中变成粮仓,此后秦国极少缺粮。

严刑峻法

在变法之前,因为秦国地处西陲,和戎狄杂居,因此风俗和华夏的也不尽相同,刑法也不是很明确,商鞅为了立威,不仅实行严刑峻法,而且还采取连坐制,一时间关中风声鹤唳。

上自贵族、下到平民都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被处以极刑,秦国大街上一度全部都是残疾人,不是割鼻子就是断手,要么脸上刺字。包括太子在内,犯了法都要受到严惩。

商鞅简介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电大网上作业)操作流程04-30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个案工作》01任务04-30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5任务_001604-30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健康评估》01任务_001404-30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804-30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5任务_000504-30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3任务_000704-30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4_002004-30

电大《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网上在线作业03任务 参考04-30

2015春国家开放大学《成本管理》01任务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