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在线作业05任务 参考(很完整)

时间:2024-04-30 13:54:19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西方经济学(12春)】05任务答案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
  
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就指出,我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0这一公认警戒线。在那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善,基尼系数近年来进一步上升到0.45-0.50的高水平。
  近来,有些人把收入差距的这种不正常的扩大,归因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中国领导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他们说,市场化改革过分强调效率,导致贫富差别扩大和平等的受损;他们的具体主张,则是限制企业主、中高层经理人员、专业人员等"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对其课征高额累进税。
  吴敬琏则认为,上述分析是缺乏根据的,据此提出的对策更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占有统治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仍旧有广泛影响的平均主义思想提出的。当时,平均主义不但在国有企业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农民和民营企业创业致富构成了严重的思想障碍。旗帜鲜明地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拨乱反正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导致贫富悬殊的人们的逻辑,是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宣称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平等和效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个巨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然而奥肯在书中说得很清楚,他所考察的,是结果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前者的确是负相关的,后者却不是负相关。机会平等使有才能的人有动力、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而机会不平等会抑制人们才能的发挥,因而对社会效率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平等,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那么,在当前的中国,过大的收入差距有多少是来自机会的不平等,又有多少是来自在机会平等前提下由各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不平等呢?许多证据表明,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在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大众所切齿痛恨的,也正是这种由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贫富分化。而腐败和垄断,就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腐败的具体数额往往难以直接度量。南开大学的陈宗胜教授提供过一个间接的数据,即不计非法收入,1997年中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是0.42;计入偷税漏税、官员腐败和其他非法收入后,上升为0.49--二者之差为0.07。0.07看似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很可能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据一些经济学家估算,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全国租金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达30%左右。虽然1992年以后,商品价格放开导致一部分租金消失,但信贷资源的配置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级政府的影响;规模极大的土地批租权力掌握在各级政府官员手中;而且,行政部门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在世纪之交再度加强。所有这一切,造成了几乎无处不在的寻租活动的温床。因此,腐败活动猖獗的形势也就不可能得到扭转。
  另一个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是某些垄断部门或垄断企业利用自己对市场或公共资源的垄断权力取得高额收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中国各级政府曾在大约30个产业分别设置了程度不等的进入限制,部分企业由此获得了大量垄断性暴利。虽然近十年来,中央政府一再重申大部分产业和市场领域要对私有企业开放,但实际进展并不顺利。与此同时,某些企业拥有很大的市场权力,而当局的反垄断执法不力,甚至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以上种种,都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这样明显的事实面前,把我国收入差别的严重扩大归因于市场化改革,显然是做错了诊断。至于不是把缩小收入差别的文章做在铲除腐败、消除垄断上,而是做在限制合法收入上;不是把矛头对准贪官污吏、"红顶商人"等腐败分子,而是对准企业家、经理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则完全是开错了药方。
  当然,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问题也应当认真对待。我认为,在这方面马上可以做的,一是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全民最低收入保障;二是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这都是目前国家财力完全能做到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此,吴敬琏呼吁尽快把这两件事情办成。
资料来源:《财经》2006年第10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3.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4.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要求:
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六章、第七章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对策、效率与平等的相关内容,搞清基本内容;
2. 组成5——8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小组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讨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资料占10%,网上实时讨论占20%,内容占70%;
3.查找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相关资料;
4.每个小组查找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篇,在提交作业时将文献名称、作者和发表的刊物或网站名称列表随答案一并提交;
5.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互相交流,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
6.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以小组组长的姓名(后附小组成员名单)提交;
7.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1).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公平是超历史的绝对的概念,公平就是平均分配,就是人人有份。其实,' 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是一个法律用语,在不同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包含不同的内涵:在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中,不同经济地位的当事人有完全不同的公平观念和标准,离开生产方式的性质谈论社会公平,离开生产谈论分配,不仅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科学的。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贫富差距过大时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有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是一般规律。所谓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实现的最优状态:社会资源配置已达到这样一个状态,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收入增加而不使另一个人的收入减少。换句话说,社会已经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存在任何浪费资源的现象,以至于每个劳动者都实现了经济收入最大化,这就是效率。
  (2).洛伦兹曲线 就是把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的曲线。20实际初意大利经济学家肯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兹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我不同意吴敬琏的观点。按他的意思,"合法的收入差距"就是在机会平等前提下由个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不平等。照此说来,这岂不是"按劳分配"的表现吗?按劳分配形成的差距能有几十倍、几百倍那么大吗?如果正常的收入差距果真是机会平等前提下由各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造成的,干嘛还要建立全民低保和归还社保欠账......事实是,正常、合法的收入差距扩大并不是由各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所造成的,并不是
  按劳分配而是按资分配造成的。而这个"资"又未必是在机会平等前提下取得的。
  (4).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贫富差距拉大,贫富差距过大危及经济安全,加剧社会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扩大,已进入"黄灯"区。2、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经超出公认的合理范围。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显著影响我国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所导致的。(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二)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三)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四)制度缺陷及政策不到位因素的影响(五)社会保障缺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六)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分配制度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的调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分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仍然需要依靠改革来解决。1、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2、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3、规范分配秩序,实行统一的收入税制和收入申报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税制;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4、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低收入和贫困人口,采取收入转移方式为其提供收入支持;对于高收入阶层,采取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取缔非法收入。5、建立健全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5)、为了有效的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应当切实解决好社会再分配的问题。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按照公共利益的公共服务的要求,推进公共政策的转型的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性的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本质内容。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人类对于晶体结构的持续探究揭开了晶体内部的奥秘,并合04-30

忆儿时主要内容 谁写的04-30

神奇校车主要内容简介 作者是谁04-30

谁是“千古第一才女” 为什么这么称呼她04-30

在胡同里长大主要内容 作者是谁04-30

天窗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是谁04-30

少年闰土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是什么04-30

范进中举出自哪部小说 传递了什么样的思想04-30

西游记是长篇什么体小说以及主要内容04-30

回乡偶书古诗的含义 作者是谁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