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46 分。)
1.
填空题(每空1分,共46分),说明:学生将下面的16道填空题的答案写到答题框中。
1.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 、 、以及 等四个阶段。
2.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 、
以及 等三个问题。
3.现代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具有 、
以及 等的特点。
4.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有 、
以及 等。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 、 、 等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6.按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学习评价主要可以分为 、 、 、等三类。
7.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在学习方式上具有 、 以及
等一些特点。
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 、
以及 等的识别。
9.从数学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 、
、以及 等三类。
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
、 以及反思评价等。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指 、 、以及 等。
12.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 、 以及 等。
13.按层次可以将思维分为 、 、
等三类。
14.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 、
以及 等策略。
15.小学数学的运算技能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 、 、以及 等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
1、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总结运用
2、创设问题情境须有效、注重儿童发现知识的过程、要注意适时的指导
3、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4、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增强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景
5、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反馈环节
6、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
7、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重要规则逐步深化、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8、空间方位、空间距离、空间大小
9、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策略能力
10、问题情景、提出假设、获得结论
11、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
12、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语言能力
13、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4、情景导入、活动导入、问题导入
15、认知、联结、自动化
满分:46 得分:45 评价:
二、判断题(共 17 道试题,共 34 分。)
1. 作为小学课程的数学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2. 重视问题解决是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3. 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4. 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5. "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数学化"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6. 学生最基本的课堂参与形态是认知参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7. 不断增加概念的内涵而使其外延不断缩小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强抽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8. 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9. 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10. "叙述式讲解法"就是指教师将知识讲给学生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11. 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12.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13. 小学数学知识包含"客观性知识" 和"主观性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14. 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15.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是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16. 概念是儿童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起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17. 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得分:未判分
三、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
文本论述: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第十二章文本论述主题:举例解释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十三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统计教学中运用"游戏引导"的策略。
参考答案:
思考线索:
*指向阶段--模式辨识:一般地说,当问题解决者在开始感知数学问题时,首先就会先去辨别问题的类型,以便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与认知发生某种联系,从而有可能较迅速地寻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与策略,这就是所谓的模式辨识。
*形成阶段--问题转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问题解决者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所蕴含的模式难以马上获得识别,或者难以检索到相关的数学知识,这就常常需要将原有的数学问题进行一定的转化,在数学方法上被称作为"化归",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等价变形"或称"建立等效命题",使化归后问题便于检索,或者有可能从变形后的数学问题中检索到相关的知识。
*执行阶段--模型还原:通常,数学问题解决最终是利用检索到的数学模型来进行运算(数值的或逻辑的等等)而获得的。也就是说,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问题解决者将问题的本质特征从其背景中剥离出来,迅速的形式化。因此,数学问题解决常常在最终就可能会变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操作。
满分:20 得分:19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要测绘一个标有“3V、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04-30
大功率电器在开关切断瞬间,开关处有电火花,A.空气是良04-30
鸟的天堂课文主要内容60字04-30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04-30
简要描述刘姥姥的性格特点04-30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可以用来鉴别物质这句话对么04-30
如表记录了声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不同种类的气体中04-30
用“我们来到小花园,只见.”写一段话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