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饥》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出自《礼记·檀弓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齐大饥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翻译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接受那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注释
⑴选自《礼记·檀弓》下。
⑵食(sì):拿饭给人吃。
(3)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袂:袖子。
辑(jí)屦(jù):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
(4)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
(5)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6)唯:因为。
(7)斯:这;这样。
(8)从:跟从。
(9)谢:道歉。
(10)微与(yú):非,不是,这里指无须的意思。与:通“欤”,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创作背景
《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一书,据徐坚《初学记》说,为戴圣根据其叔父戴德的《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所删定的,而《大戴礼记》又是根据东海后苍所撰《后氏曲台记》。一百八十五篇所删定。
《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礼记》在曹魏时期升格为“经”,并在唐代进一步升格为“五经”之一,取代了《仪礼》的地位;《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列,被尊为“四书”之一。
在儒家“十三经”中,《礼记》一书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礼记·礼运》中,孔子与其弟子子游以答问的形式提出了著名的“大同”社会理想,并进而说明“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特征,而礼制则是“小康”社会的纲纪,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建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04-30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04-30
电力系统的S=根号3×U×I为什么乘根号3我知道这个是304-30
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04-30
下列几种应用或技术中,用到光的干涉原理的是()A.照相机镜04-30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3~4题.下04-30
(气体相关)有一热气球,容积为100M^3,气球及所带物体质04-30
三字象声词有哪些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