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1形成性考核册

时间:2024-04-30 11:30:28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电大文库【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来源:【电大文库】http://www.diandawenku.com/
电大文库【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一:
答案:
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
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
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
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
电大文库【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二:
个人讨论提纲: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新闻监督。
舆论监督的功能作用:①舆论监督最大的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②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整功能;③舆论监督的社会控制功能;④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功能;⑤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联系实际的例子:(例子可以一个小组写相同的内容,可以上网查找些资料)
以下的仅供参考:
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

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
(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电大文库【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三:
在下面列的书目中选一本书,写1500字的读书笔记(直接写在作业本上,不能打印的,可以在选好书本后,上网查一些书的相关资料做参考,要自已写,不能互相借抄,否则会当做雷同记0分的。)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经典著作
1、马克思《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4、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列宁《论国家》
7、列宁《国家与革命》
8、列宁《伟大的创举》
9、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1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0、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1、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2、周恩来《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
13、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14、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15、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
二、有关教材
1、赵宝煦主编《政治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2、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3、王沪宁主编《政治地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李景鹏主编《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5、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6、王惠岩着《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7、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8、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9、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王乐理着《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张小劲主编《比较政治学导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孙关宏主编《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三、国内专着
1、顾准着《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周长龄着《法律的起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
3、邹永贤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
4、王子琳主编《国家学说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5、王丽萍着《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王沪宁着《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7、浦兴祖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8、蔡定剑着《中国人大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9、谢庆奎着《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程同顺着《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姜士林等《当代社会民主党与民族主义政党论丛》,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12、王邦佐等着《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张志尧着《集团政治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的当代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李步云着《法制、民主、自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丛日云着《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黄文扬主编《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年。
18、(中国香港)郭少棠着《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西方政治现代化的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四、国外译着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着《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2、(意大利)阿奎那着《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3、(意大利)马基亚维里着《君主论》,惠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英)洛克着《政府论》,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5、(法)孟德斯鸠着《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6、(法)卢梭着《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7、(美)潘恩着《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8、(美)汉密尔顿等着《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10、(英)密尔着《代议制政府》,汪宣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美)威尔逊着《国体政体》,熊希龄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12、(美)奥罗姆着《政治社会学》,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美)米尔斯着《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日)今田高俊《社会阶层与政治》,赵华敏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
15、(美)吉尔伯特等《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6、(美)达尔着《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7、(德)柏伊姆着《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8、(英)罗素着《社会政治原理》,张师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19、(美)古德诺着《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西)卡里略着《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钟琦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21、(法)列菲弗尔着《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李青宜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
22、(美)布坎南着《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23、(荷)马尔赛文等《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华夏出版社,1987。
24、(美)汤森等着《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
25、(苏)阿法纳西耶夫编《别无选择》,王复士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
26、(美)科塞着《社会冲突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厦出版社,1989年。
27、(奥)赖希着《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
28、(美)梅里亚姆着《美国政治思想1865--1917》,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29、(德)勃兰特等着《社会民主与未来》,丁冬日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
30、 (美) 利普塞特着《政治人 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1、(美)李普塞特着《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2、(英)赫尔德着《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3、(奥)凯尔森着《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34、(美)罗尔斯着《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36、(英)西塞尔着《保守主义》,杜汝楫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37、(美)塞缪尔·亨廷顿着《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
38、(日)山口定着《政治体制》,韩铁英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
39、(美)塞缪尔·亨廷顿着《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40、(美)摩尔着《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41、(美)戴维·伊斯顿着《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42、(美)阿尔蒙德、鲍威尔着《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43、(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着《比较政治学理论》,潘世强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
44、(美)罗斯金着《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45、(美)迈耶等着《比较政治学》,胡泳浩, 冯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46、(美)阿尔蒙德、维巴着《公民文化》,马殿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
47、(美)罗伯特·A·达尔着《论民主》,李柏光, 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48、(英)梅尼着《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朱建军等译,春秋出版社,1989年。
49、(美)G·H·萨拜因着《政治学说史》(上、下),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50、(日)冈泽宪芙着《政党》,耿小曼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
电大文库【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四:
一、填空题:
1、公民的意志 2、权力制约 3、暴力 4、权力 5、政治文化 6、宪政建设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础上的(C)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间接选举原则 D.普遍选举
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5. 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6.(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0.( A )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三、名词解释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国家最高权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生任职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予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
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04-30

初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看了不亏04-30

《数控机床》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04-30

求矩阵的迹要化成上三角吗04-30

正交矩阵一定是实对称矩阵吗04-30

高考数学蒙题技巧有哪些04-30

sympathy和pity区别04-30

its的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式是什么04-30

apply for和apply to的区别04-30

number的复数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