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最新)

时间:2024-04-30 11:21:12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电大文库【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来源:【电大文库】http://www.diandawenku.com/
电大文库【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一:
(绪论、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演变 2.认识国家 组织国家 管理国家 3.城邦 4.小国寡民 5. 斯多葛派 6.神学政治观 7.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 8.基督教的信仰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A D C B C C B A B D D D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2.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探讨了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等理论问题,对各种类型的城邦体制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他的思想代表了希腊城邦高度发达的政治成就。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甚术,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雅典政制》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史,是亚里士多德对158个城邦政治制度调查分析的成果的一部分。《政治学》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该书将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现存《政治学》他8卷,分别论述城邦的起源、目的、本质,理想城邦的原则,城邦的性质及现实城邦等问题。亚里士多德重视对知识的系统考察和全面把握,对人类知识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学科分类。他把学科划分为思辨或理性科学、实践科学、创制科学等。政治学发球实践科学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他也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对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创立了政治学这一独立的学科。
3.神学政治观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4.双城论
  奥古斯丁的传世之作《上帝之城》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的政治哲学,他依据人类原罪说和神无所不能理论区分了爱上帝的"上帝之城"和爱自己的"世人之城"。他认为上帝之城里充满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善的和平,而世人之城则充斥着悲惨,永远受魔鬼的统治;在此基础上,奥古斯丁又阐述了他关于国家和教会关系的思想,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城是混合在一起的。不过上帝之城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爱上相互对立,但对于许多较低等级和中介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奥古斯丁提出的教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但丁
  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但丁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论世界帝国》,该书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实行统治,以保障人民所要求的和平。为了论证自己的主张,但丁提出君民利益一致的理论。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但丁支持王权,反对教权。在教权与王权的关系上,但丁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并驳斥了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
四、问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政治思想的阶级性首先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各自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要求,都要为实现各自的阶级目的而奋斗;其次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每个社会的统治思想。
  政治思想还具有社会性。可以说政治思想的阶级性是蕴含在社会性之中的。
  (2)时代性与继承性
  任何一种政治思想都是"应时而生,适时而变"的。每个时代的政治思想都有其时代特点。但是后代的政治思想又总是从前代继承而来。
(3)民族性与交汇性
  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由于人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交汇性。
  在民族性与交汇性中,民族性起着决定作用。
2.如何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
  (1)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面积有限的农村。城邦中的政府是公共权威,负责维护城邦的政治秩序。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希腊的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独立的城邦很难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也就无法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2)希腊城邦中有奴隶、自由人和自由公民。只有自由公民才在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城邦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由于公民的人数有限,城邦普遍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等机构直接参与城邦重大事务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动议,作出决定。
(3)到公元5世纪,希腊民主制度巳经在各个城邦中普遍建立。雅典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至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态势。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依靠他们自己制定并遵守的良好法律,从事协调一致的活动。法律不仅约束公民,使其合乎规范,也同样对统治者进行抑制和监督,使其不能为所欲为。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激发了人们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带来了政治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3.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首先,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
  第四,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中世纪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很少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所以,政治理论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电大文库【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二:
(第三、四、五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人文主义 2.马基雅维利 3.文艺复兴运动 4.培根 5.权利 权力 6.启蒙运动 7.两党制 8.亚当·斯密 劳动决定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A C B D D A D B A C B B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权力政治观
  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
2.莫尔
  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莫尔深受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尤其是圈地运动的残酷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试图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1516年莫尔发表了《乌托邦》。该书模仿《理想国》的对话体裁,以文学游记的形式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种种罪恶,并展示了美好社会的蓝图,引起巨大反响,甚至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称。
3.洛克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着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4.社会契约论
  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
5.杰斐逊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启蒙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从1801-1809年,杰斐逊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执政期间,杰斐逊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以明确而坚定的语言将近代以来西方权利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创造性地将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积极性的权利融入到自然权利的理论体系当中,成为美国革命的宣言书。《独立宣言》被视为美国精神的体现。
四、问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分析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
  在对国家的产生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布丹提出了国家的概念。他指出,所谓的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及共同的财产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这一国家概念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家庭:家庭的出现既是人类自然本性使然的结果,同时亦带有社会组织的性质。家庭既反映人类的自然本性,又具备法学的性质。因此,家庭不但有家庭的成员,而且家庭还需要具备私有财产以维持家庭的物质存在。
  2.共同财产:共同财产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特征。布丹以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来划分国家与家庭的范围,家庭是私有的范围;国家是公有或共有的范围。正是这种区分使布丹的国家理论同时包含了两个绝对物:"家庭的不可取消的权利"和"主权者的无限立法权力"。
  3.主权:主权是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成为国家,主权使得这一共同体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国家。主权概念是布丹国家理论中最富贡献的内容。
  4.合法:布丹认为,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由若干户人家及其共同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布丹认为,强力与征服并不足以造就一个国家,国家还需要在神法和自然法的指引下,以维护公民的物质利益为目的。
  布丹的国家理论已经具备了近代的某种特征。例如,国家的目的是公共福利、财产权是自然的权利、自然法保护私有财产等思想都反映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特征。然而,布丹的理论中仍然掺杂着神法、家长制等思想的内涵,并没有完全摆脱古代和中世纪政治理论影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思想有什么特征?
  通过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形成了以个人权利、财产权利为核心的权利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以限制权力、分权、法治为核心的权力观念,这为英国自由宪政思想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就其政治思想关注的共同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财产权成为各派政治思想关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要是围绕着征税问题,英国的国王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通过大宪章的制定形成了宪政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源也在于确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因此,对私有财产权的思考成为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霍布斯虽然在政治上主张专制主义,但他也承认私有财产权的合法性,要求在经济领域里实现经济自由,;洛克更是以私有财产权为自己政治理论的中心,;激进的掘地派代表温斯坦莱则围绕着财产权的问题主张公有制。
  第二,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成为人们政治思考的基本主题。英国内战的发生主要以国王为一方,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另一方而展开的。围绕着国王和议会的权力,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菲尔麦、霍布斯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派为国王辩护,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以弥尔顿、利尔伯恩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要求废除王权,建立人民主权或议会主权的共和制度。在这两派之间,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中上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主张君主服从议会的权威,实行君主立宪。
3.简述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追求政治自由是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主要目标。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的获得只有在国家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时候才存在。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孟德斯鸠提出了分权学说。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包含了两个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分权,孟德斯鸠把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行政权是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权力,司法权是裁决私人纷争、惩罚犯罪的权力。为了保证政治自由,孟德斯鸠认为,三项权力应该分开行使,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自由便不存在了。
第二部分是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彼此制约,以达到一种均衡,其中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制衡尤为重要。
  三种权利的划分并不是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核心内容,孟德斯鸠对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这种分权与制衡理论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
电大文库【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三:
(第六、七、八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自由主义 2.实证主义 3.辩证法 4.注重调节 5.法经 6.韩非 7.李斯
8. 谶纬之学 9.百家余绪 10.儒学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A B C C A B D B A C D B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边沁
  英国18、19世纪时的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边沁认为,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
2.群己权界
  这是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密尔提出的观点。"群"指社会,"己"指个人。密尔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他人时,这种行为就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此个人的行为是否危害他人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原则。
3.儒家学派
  我国先秦时期形成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派,他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它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其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其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奉孔子为祖师。儒家学派注的政治主张没有引起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但是儒家学说在汉朝以后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流,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4.李斯
  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曾师从荀子。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统一中国后,任丞相。秦始皇死后,与宦官赵高奉胡亥为帝。后被杀。
  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的速亡。
5.独尊儒术
  西汉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提出并为汉武帝采纳的旨在用儒家学说统一当时思想文化的政治措施。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此后,儒学即上升为政治指导思想,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政活思想演进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问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19世纪法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状况如何?
  革命后的法国社会,阶级矛盾愈趋尖锐复杂,政局动荡反复,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空前激烈。法国社会长期的政治动荡催生出众多的政治思想流派。
  正统主义是极端保守的封建复辟思想,代表封建贵族阶级利益。它在法国革命后兴起,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神圣同盟"时期极盛,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衰落。
  自由主义思想反映了19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日益突出,各种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流派广泛流行。19世纪初期产生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四十年代出现了空想共产主义。此外,无政府主义也流行开来。
  作为资产阶级抵挡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理论武器,实证主义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实证主义在追求科学知识的口号下,要求以阶级调和求得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反映出面临新的斗争任务的资产阶级的策略变化和巩固资本主义政治秩序的根本目的。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由"应然"向"实然"阶段过渡提供了理论武器。
  各种政治思想的纷繁多样、变化频频,以及彼此之间的复杂斗争,成为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2.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
  尚贤是墨子的一个基本政治主张,是他在用人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墨子提出"使能以治之"的用人原则,任用有才能的人,而不再局限于"富贵"、"亲戚"的狭小范围内。他主张在用人上要效法古代的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要把那些真正有才能和德行高尚者挑选出来,给他们适当的职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官员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所谓"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特别提出,选用贤才不拘出身,即使出身低微,只要是贤才,也要选用。他的一句名言是:"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因为在他看来,"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贵族与平民的身份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一个人贤能与否标准。他认为,作为贤者,要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终于职守,把功劳、安乐留给君主,自己承担怨恨诽谤和忧愁。此外还要能帮助、教育民众,解决民的温饱问题,使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各安其生。墨子所谓的贤能就是既忠于君主,能为君主效命,又能治理人民,以满足君主政治需要的人才。
  尚贤的原则确定了,墨子又提出了实施尚贤的具体方法,就是要为贤才"置三本"。墨子认为,使用贤才就要给予必要的爵位、俸禄和权力,否则贤才难以树立权威,以发挥才能,实现治理。"置三本"实际上是要解决贤者的经济、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的问题。墨子认为这些是推行尚贤的根本措施。
  墨子尚贤主张反映了正在崛起的士阶层的政治期盼。
3.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晋代政治混乱、战乱不已,社会矛盾激化,弊端丛生。鲍敬言提出了无君思想,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了批判。
  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理想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繁重的赋役成为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统治者还以刑罚来治理民众,既增加了民众的痛苦,也不能根本消除罪恶,反而使社会更加混乱。甚至,还出现了战争,使人民深受其害。君主制建立在对人的压迫和奴役之上,违背了人的自由本性。因而是不合理的。
  鲍敬言对于比较开明,能约束自己贪欲的君主,也表示反对。因为此前本来就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和战争。所以,明君不如无君。返回到无君的社会就是鲍敬言的政治向往,他的思想是对君主政治的否定和批判。
电大文库【中外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四:
(第九、十、十一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本 2.李觏 3.周敦颐 张载 4.元代 5.良知 6.唐甄 7.龚自珍 8.科学技术 思想文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B A A A C B D D B D B C
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韩愈
  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复兴运动的集大成者。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谥文,故世称韩昌黎、韩文公。他早年境遇艰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在政治漩涡中几起几落,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也是唐中叶著名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维护儒学正统地位,排斥佛老,提出道统论,性品说。有关论着主要收入《韩昌黎文集》。韩愈以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不遗余力排抑佛老,但对佛老又有借鉴和吸收,用以改造儒学,开理学思潮的先声。在政治上,他较保守,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新,但又重视人才,奖掖后进,关心民生,有积极的一面。
2.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
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3.理一分殊
  理或称道、天理,是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它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学家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
理一分殊的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各自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朱熹也说:"伊川说得好,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严密化。理、理一分殊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
4.朱元璋
  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年时因家庭贫困曾出家为僧。后投入濠州郭子兴率领的起义军中。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管了其部队。1367年出师北伐,次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章立制,制定了众多政策,以巩固皇权和新王朝。在这一过程中,朱元璋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其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对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治国思想主要有:强权与集权主张、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严整吏治思想等。
5.王艮
  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年(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向,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四、问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如何理解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表现在:
  (1)儒学复兴。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
  (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 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2.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财政思想
  这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方面。王安石为理财正名,提出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并重视节约开支。
(2)立法与变法思想
  王安石认为:法包括法律、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法之善恶关系天下之治乱,立善法是致治的关键;鼓吹法令制度的改易更革,并以之为政治上最急迫的任务;法令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是法先王,而且必须是法先王之意;制定法令制度要从现实出发。
(3)人才思想
  王安石批评国家人才现状,极论人才对改革求治的重要性;提出独特的人才标准和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措施。
  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特征:王安石勇于进取,又非常务实,提出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使北宋时期的改革思潮和实践达到顶峰。在他执政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影响巨大,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因此,只能缓和社会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他依靠君主和封建管理制度来推进改革,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3.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体制的批判
  ①对天下与国家作了区分,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区分天下与国家,并认为天下高于国家,可以使人们脱离一家一姓、一朝一代的狭隘视角,而能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认识探讨政治问题。②区分公私,以天下为公。他崇尚三代,并认为三代与后世的根本区别在于,三代公天下,以后则是私天下。③怀疑和否定君主的尊贵地位。首先他通过考证指出,在古代,君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君本身不具有特别高贵的含义。其次他指出"为民而立之君",君是为治民而设立的,只是一个政治职位,没有特别尊贵的地方。
(2)调整、改革集权体制的设想
  顾炎武认识到君主高度集权制的弊端,主张对之进行调整,合理配置权力,以矫治君主过度集权之过失。他认为君主虽独掌天下之大权,却不能独治天下之事,因而应对臣下适当授权,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最终保障君主地位。他认为当时政治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是,中央集权、地方无权,从而无法发挥地方在富国裕民发面的作用。所以为了调整中央地方关系,就要对现有体制进行调整。他也尊公抑私,认识到君主体制极端自私和高度集权的弊端,并试图对其进行改革,为之注入一些灵活性的因素。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刑事诉讼法》1形成性考核册04-30

《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04-30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04-30

《刑法学(1)》形考作业(有小论文)04-30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中案例分析04-30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04-30

《仲裁法》形成性考核册04-30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形成性考核册04-30

《信息管理概论》形考作业104-30

《信息系统测试》形成性考核册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