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时间:2024-04-30 11:21:07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电大文库【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来源:【电大文库】http://www.diandawenku.com/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1)
一、题目:读《"锻炼锻炼"》有感
在准备过程中,请根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中的作品原文,参考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上学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学习的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锻炼锻炼"》是一篇歌颂性的还是批判性的作品?作家的主观意图是什么?作品的客观效果如何?!
(2)这篇作品在赵树理的创作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是否能够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
3)这篇作品与李?的《李双双小传》相比,主要有什么异同?
答案:
(1)《"锻炼锻炼"》很难有批判和歌颂来界定,它是一篇表现50年代民间立场的作品。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应该是一篇批判性的作品,《"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锻炼锻炼》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民间立场,表现了大跃进农村生活,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作家创作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意在"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但实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锻炼锻炼"》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又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
首先,赵赵树理作为普通农民的代言人,总是能够相当尖锐地揭示出基层农村的斗争状况和普通农民的心理愿望。他的小说大多围绕着农村旧势力和新政权中的坏分子来展开矛盾冲突,表现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小人小事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
其次,赵树理已经指明了白己创作的服务对象是文化程度相当低的农村读者,他所自觉追求的是让老百姓喜欢看有政治内容的新故事。他的小说叙事是用日常口语,很少刻意追求方言土语以壮声色,擅长运用朴素干净的口语来叙述故事,他也不刻意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常常把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混成一片,表现出内在的和谐朴素
第三、赵树理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他基本上不用现代小说刻画人物的所谓典型化原则(即把人物放在各种矛盾冲突中来展示其阶级的内涵),他的小说从来不围绕一两个英雄人物转,而是长卷似的平铺展示群体的农民故事,逼真地写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仿佛是听一个民间说书人在乡场上讲村里的故事,讲得圆熟,琐碎,说到哪个人物,那个人物就成为故事的中心。如写农民的心理盘算,就会具体地将一笔笔细账小利都写得清清楚楚,不熟悉农村生活的人读了也许会不耐烦,但在农民读来或听来,不仅真实可信,如临其境,还很容易引起同感和共鸣。这可以说是一种细节的现实主义,
这篇作品与李?的《李双双小传》相比,主要有什么异同?
李?的《李双双小传》与赵树理《"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
李?是在5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的作家,他熟悉传统民间艺术,也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能力,但没有更多的实际生活经验,创作中较多地按照时代共名和政策文件来图解生活。所以在他,以及与他同一代的作家的早期创作中,很难读到赵树理小说里所弥漫的现实主义的力量。但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另外一个层面上展开了想象力,那就是对人性所应该拥有的美好品质与劳动生活中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2)
一、填空题
1、19492、19493、俞平伯4、百家争鸣,百花齐放5、19576、登记:7、刘绍棠8、赵树理9、王愿坚
10、白茹11、延河12、山那边人家13、大波14、红旗谱15、革命与反革命
16、白莉苹17、邓友梅18、重放的鲜花
19、青春万岁20、草木篇21、时间开始了22、198123、战歌24、葬歌
25、刘半九26、唐是27、女巡按28、茶馆29、窦娥冤30、小品文的新危机
二、单项选择题
1、B2、C3、B4、A5、C6、A7、B8、A9、A10、D
三、多项选择题
1、BC2、ABD3、ABC4、BCDO5、ABC6、ACD7、ABD8、ABD
9、ABD10、ABC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3)
一、题目:朦胧诗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二、在讨论中,可参考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中的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朦胧诗?朦胧诗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当代诗歌有什么不同?(2)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有什么特点?朦胧诗是不是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三、要求:(1)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讨论的主要内容;(2)说明每位参加讨论者的主要观点和结论;(3)针对讨论题目、参加讨论者的观点和结论,阐述自己的意见。)
(1)什么叫朦胧诗?朦胧诗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当代诗歌有什么不同?
答案要点提示:
朦胧诗有时也被称为"新诗潮",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1980年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中,之后,这起初带有贬义色彩的"朦胧诗"一词却被作为一个正面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实际上,"朦胧诗"所指涉的不仅仅是某类诗歌创作,也不仅仅是一个诗人集团,而是一个文学潮流,它的存在意义基本上建立在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和批判之上,因其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被成为"朦胧诗"。
朦胧诗成长于"文革"时期,最早可追溯到一群插队在河北安新白洋淀及周围地区的知青诗人组成的"白洋淀诗人群落"的地下创作,诗人有黄翔、食指、芒克、多多、根子等。"文革"结束后,一些和"白洋淀诗人群落"具有相似风格和倾向的诗歌作品开始以零散的形式出现在报刊上。1980年春夏,《福建文学》和《诗刊》等刊物又相继集中发表了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人的诗作,至此,朦胧诗彻底浮出水面,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
1、朦胧诗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五四"人文精神的继承;
第一,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以悲壮的姿态,直接承接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特别是"五四"以来的战斗精神。;
第二,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了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
第三,重建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
(2)从美学风格看,朦胧诗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不再注重于一个场景、一个过程的具体描摹和对一种政治情绪的表现或"升华",而是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第二,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即外在的形式完全决定于内在情绪的节奏、特征与状态。(
第三,采用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都是其典型特征。
2、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有什么特点?朦胧诗是不是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现代主义作为欧美首先出现的文学思潮,早在上世纪初就传到中国。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随之进入封闭了四十来年的中国,出现了一个借鉴、模仿、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就其规模和影响而言,远远超出文学、艺术的范畴,可以说是一次席卷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潮。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这样阐述:"文革"后的中国文学界对文学现代意识的追求,虽然开始时局限在现代派艺术技巧的探索,但很快就显现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矛盾与个人生存意义的整体性思考,所以,它引起学术领域的不同看法以至争论是必然的。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评价在80年代初期成为文学界的一个普遍关注的现象,并引起一场有关现代派文学的争议。从70年代末"伤痕文学"的蓬勃掀起,到1980年对电影《苦恋》的批判;从80年代初的有关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到1983年对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批判,都显示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曲折和艰难性。1985年以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已经不再成为禁区,而且现代技巧和现代意识也已经普遍地被知识界所接受,不再以异端的姿态出现,当代文学创作在表现艺术方面由此获得了质的提高。朦胧诗是不是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朦胧诗具有现代主义的倾向。是2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延续。现代主义的特点可参阅上文朦胧诗在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特点来理解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4)
一、填空题
1、今天2、傅雷3、我的家在哪里
4、钱钟书5、红旗6、活动变人形
7、王秋赦8、台儿沟9、陈焕生上城
10、我是谁11、高邮12、爸爸爸
13、钟山14、烦恼人生15、张炜
二、单项选择题
1、B2、B3、D
4、C5、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2、ABC3、BCD4、ABC5、ABD
四、简答题
(一).《林海雪原》与《红日》有什么异同?
1.两部作品都以作家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由被动而主动为故事内容,既塑造英雄形象,也塑造具有艺术个性的反面形象。
不同的是,《红日》主要表现正面战场上的大兵团作战,而《林海雪原》则集中描写解放军小分队的剿匪故事。
《红日》以巨构性见长,《林海雪原》以传奇性取胜。
(二).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
1.第一幕时,王利发才20多岁,继承着父亲为人处世的信条,"多说话多请安",勉强支撑着茶馆的生意;
2.到第二幕时,王利发则不得不进行"改良',前面卖茶,后面改成公寓,茶馆里也撤去了财神龛,墙上的"醉八仙"也换成了时装美人和外国香烟广告画;
3.到了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王利发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张"茶钱先付",甚至用上了女招待。
(三).从小说《妻妾成群》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主要增添了哪些商业性的外衣?
1、从《妻妾成群》到《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改变的缘由一方面是由于电影对视觉性的要求,精神与主观性的内容很难得到影像上的明晰表达,但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所不得不穿上的商业性的外衣:颂莲作为悲剧女性的命运固然是对人生的简化处理,但是却更加符合情节剧的要求;
2.至于包括点灯--灭灯--封灯、捶脚及陈府的深庭大院等等异于寻常的仪式和环境描绘,无疑也会大大激发观众的猎奇心理,而它们的文化象征意义反倒可能会因此而受到蒙蔽,只在视觉刺激上堕为一种令人好奇的噱头。
五、分析题:以《鱼化石》为例,分析艾青哲理小诗的特点
1.艾青的哲理小诗,咏物言志,是诗人将现实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加以艺术熔炼后产生出来的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迷人火花。
2、《鱼化石》是艾青哲理小诗的代表作,具有历史和哲学深度。作品以一块"过多少亿年"的鱼化石为艺术意象,揭示出一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
3、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进了对世界变幻的感悟中,透视出诗人特殊的人生际遇。
4、鱼化石形成过程,蕴涵着人类历史与人生的一种发展规律,包含着人生的无奈与苍凉,表达了一种诗人的人生观、哲学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a few和a little区别有哪些 如何区分04-30

虚拟语气if的三种用法 有哪些形式04-30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常见短语搭配04-30

高一英语作文范文及翻译04-30

高一英语作文万能句子精选04-30

高考不选物理会怎么样 一定要选物理么04-30

英语作文万能开头优美句子04-30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战争的起因是什么04-30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策略04-30

如图,高娃承包了一块三角形草地,他把草地分成东、南、西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