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3

时间:2024-04-30 10:36:32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3参考答案
《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先秦两汉)
一、 名词解释
1."兴观群怨"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2."虚静"说:虚静,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管子》一书中,在论述心作为思维器官的作用时,也分析过虚静的问题。庄子则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去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进入"大明"境界。庄子的虚静是排斥人的具体认识与实践的,但是他在运用虚静的学说去分析许多技艺神化故事(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津人操舟、吕梁丈夫蹈水、?偻者承蜩)时,这些故事本身却又说明了只有在大量具体的认识和实践基础上,方能达到出神入化的高超水平。

3."养气"说:"知言养气"说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实际上就是说,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4."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中总结了历史上许多伟人困顿受辱而发愤著述的历史事实,提出了"发愤著书"说。认为历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是穷苦困顿的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而发愤着成的。"发愤著书"说对后世的进步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二、 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D 5.A
三、阅读题
1.译文:古时候富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无法计算,只有卓异突出的人为后世所称颂。周文王被拘禁而后推演出《周易》;孔子遭困厄而后写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双眼失明,于是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断了双脚,《兵法》才编写出来;吕不韦被贬流放蜀地,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秦国囚禁,著述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贤人圣人为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而创作出来的。这些人都是胸中有郁积的情绪,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才追述往事,希望未来的人能了解自己。
2.上面这段话提出了"发愤著书"思想。认为历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是穷苦困顿的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而发愤着成的。

四、问答题
1.孔子的文论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孔子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他这种文艺思想,被儒家后学们概括发挥成"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2.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3.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诗可以怨"的理论肯定了文艺应该干预政治、批判现实、关心民生的作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

4.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中总结了历史上许多伟人困顿受辱而发愤著述的历史事实,提出了"发愤著书"说。认为历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是穷苦困顿的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而发愤着成的。"发愤著书"说对后世的进步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它鼓舞和激励后世作家在精神上引先贤为精神同道,越发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承受生活的磨难,以写作作为抗争的手段。具体到文论思想上,唐李白有"哀怨起骚人"的诗句,韩愈"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柳宗元"以发其郁积而学者得其励",宋欧阳修"诗穷而后工",陆游"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清龚自珍"泄天下之拗怒"等等,都有司马迁的血液。它和西方"愤怒出诗人"一样,表明了共同的写作方向,成为黑暗社会进步文人从事写作的共同特点。就是现在的一部分人所说的"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究其精神实质也是"小异"而"大同"。
5."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文学的真实性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司马迁的"实录"必须以写真人真事为原则,只能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选择事件、组织材料、裁减史实、安排情节,不能虚构人物和事件;文学的真实性则是通过艺术形象从本质上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不同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可以在不违反本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虚构人物和事件情节,构思文学作品。


《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问答题:
1. 答:"道"和"文"都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道: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广义的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
狭义的道: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狭义的文:即"人文",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
道是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刘勰认为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是作为普遍自然规律的哲理之道的体现,人文作为道的体现,和广义的天地万物之文是一致的。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和天文、地文、以及宇宙万物之文一样,统统都是最深层的事物的本体大"道"之文,也就是"道"的具体表现形态。
2.答: 所谓灵感主要是指文学艺术活动中,由于思想和精神高度集中,情绪高涨状况下而获得的一种创作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对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活动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刘勰阐述了灵感活动和艺术想象特征和情状。刘勰用"神思"表示灵感到来时的想象活动。他认为,当创作灵感来到时,"神与物游"," 万涂竞萌",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突破时空的限制,并伴随着声音与形象的感受。这显然是指灵感获得之后想象活动的情状。那么,怎样获得"神与物游"的灵感呢?首先,刘勰认为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虚静状态下,神思灵感活动才能不受干扰,顺利进行。其次,刘勰认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神与物游"还要受到"志气"和"辞令"两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他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机枢。"就是说,要做到"神与物游",作者的思想感情掌管着方向,还要落实到语言辞令的表达上。否则,神思不能畅通,"神"与"物"不能融汇无间。再次,刘勰提出,灵感活动的过程始终不离开"物",即"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特点。"神与物游"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它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神驰于眼见的物象之中;另一个层次是神驰于内视中之物象(即心象)之间。灵感活动中的想象既有眼见物象也有心中物象,始终与物象相联正是艺术构思灵感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同时,刘勰认为,神思活动中,神与物存在着矛盾,想象活动获得的意象,要物质化为语言时,往往不能完全达到企盼的目的,其原因是"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意"虚故"易奇","言"实故"难巧"。但经过作家的修养和磨炼,即"秉心养术",是可以解决言意之间的矛盾的。所以,学问和修养也是获得灵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3. 答:刘勰在《体性》篇里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论述了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和作家才性学养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里,"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檄、移、铭、诔等不同体裁;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每一篇作品都有特定的体裁和风格,因此也就有自己的"体"。"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不同的作家的才能有高低优劣的不同,个性特点也不一样。刘勰认为文学作品的"体"与作家的"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刘勰提出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因素:才、气、学、习。刘勰在《体性》篇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直接体现作家的才性,也就是才、气、学、习的特点的。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因为作家个性各有不同。至于作家个性的形成,刘勰提出有四个方面的因素的"才"与"气"是先天的,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是后天的,学指作家的学识,习指作家的习染。作家的才气虽有先天因素的差别,但又受后天学和习状况的影响而有所发展、提高,并逐渐定型。对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刘勰能够兼顾而不偏废,比曹丕的过分强调先天禀性的不可移异是大大前进了一步。刘勰的"体性"观,正确解释了文学作品的体裁多样化和风格多样化的原因,并且也解释了每一位作家的作品有相对统一的风格的原因。
4. 答: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一般认为:风当是指抒发情志的作品有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易于感染人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刚正有力的语言表达。"风"和"骨"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单独存在。这就是"风清骨峻",认为文章"风清骨峻,遍体光华"。"风清骨峻"是《风骨》篇提出的的审美理想。刘勰认为文章"风清骨峻,遍体光华"。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知识分子的人格要求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多数知识分子在精神品格上非常可贵的一面,这就是追求实现先进社会理想的奋斗精神和在受压抑而理想得不到实现时的抗争精神,追求高风亮节、铮铮铁骨。"风骨"正是这种奋斗精神和抗争精神在文学审美理想上的体现。中国古代文论特别讲究人品和文品的一致,刘勰提出的"风清骨峻"不只是一种艺术美,更主要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美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它和中国古代文人推崇高尚的精神情操、刚正不阿的骨气是分不开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风骨"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更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风骨"说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答: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① 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② 强调直接抒情。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
钟嵘提倡诗要"直寻",即直接抒情叙事,使后人反对形式主义诗风有了理论根据。

6. 答:"诗有三义"是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来的:"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三义"具体所指是什么呢?文中接着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用现在的话说,钟嵘的"兴",就是诗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比",就是写景叙事要寄托作者自己的情志;"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但写物中也要用有寓意的语言。并且要综合运用这"三义",即如他所说的,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才是最有"滋味"的作品。

7.答: 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劲要刚健的文辞表达。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文学的弊端,击中了要害。

8. 答: 陈子昂的所谓"风骨",根据他在《修竹篇序》里说的"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特有的那种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他自己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风格的作品。所谓"兴寄",根据他在《修竹篇序》里对齐梁诗歌"兴寄都绝"的批评,当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以来齐梁余风的影响,揭开了唐诗革新的序幕,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代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

9. 答: "思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的。这是讲意境的基本性质,"思",可理解为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但侧重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则是激发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思与境偕"说的是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和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最高水平。"境"与"思" 偕往,相互融会,因而产生了作品的意境世界。 "思与境偕"是诗人们理想的,但又难以企及的高境界。这种思想在可以追溯到刘勰的"神思"理论,是刘勰"神与物游"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皎然所说的"假象见意"和"诗缘情境发"的情境论在理论上也有相承之处。用"思与境偕"来概括诗歌创作的意境理论,表述更为明确简洁,是对前人诗歌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唐代诗歌创作,特别是对陶渊明以来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实践的总结,对后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10. 答:对于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就是"韵味"说。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诗歌要有"咸酸"之外的"醇美"之味,这就是他的"韵味"。"韵味"说本于钟嵘"滋味"说,但有发展变化。什么是"韵味"的具体所指呢?那就是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笼而言之,就是指诗歌要有丰富的醇美韵味,而这种韵味必须含蓄在诗歌的语言意象之外。这并不是任何一篇作品都有的,只有有意境的作品才具有这种韵味。他认为这种诗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韵味"说、"四外"说是司空图对诗歌意境理论深入而又精辟的阐述,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如宋代严羽的"兴趣"说、清代王士?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受到司空图诗歌理论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宋金元 明代)
一、 名词解释:
1. (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
"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2. (严羽的)"诗有别材、别趣"说
宋诗所缺少的正是唐诗那种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往往"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以"妙悟"和"兴趣"为其理论基础,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批评反对宋诗的这一倾向。
所谓"别材",就是诗人有体现在"妙悟"上的特别才能,他以韩愈、孟浩然相比较,说明妙悟这样"别材"不同于学力。韩愈学问高出孟浩然,但严羽却认为其诗远逊于孟,这就是"诗有别材,非关书也"的注释,所谓"别趣",是就诗的审美特征讲的,这里的"趣"便是"兴趣",便是"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便是"兴致",是一种理趣,而不是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性理。
3.( 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
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是词"别是一家"说,就是说诗和词应该分家,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她认为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诗、词声律要求不同。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要求严格;如果说,诗要求语言的节奏美,则词不仅要求语言的节奏美,而且要求歌唱时的音乐美,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
4. (公安派的)"性灵"说
为了抨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公安派的中坚人物袁宏道提出了"独抒性灵"的口号。他在给他的弟弟中道(字小修)的诗集写序时说道:"(小修)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为。"提出了文学批评史上所称的"性灵"说。所谓"独抒性灵"就是"从自己胸臆流出"的真感情的抒发。这种"性灵"与李贽的童心是一脉相承的,其唯一的标准就是真。这这种观点的提出对复古派的模拟风气当然是一打击。出于这一认识,他认为当代(指他所在的明代的当时)诗文不可能传世,而那些闾阎妇人孺子所唱的民歌《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由于是"真人"所唱之"真声",或可流传,这就肯定了民歌的价值。
二、 单项选择题:
1A; 2.B;3.A;4.D 5.C
三、1.(译文)
诗要另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这和多读书有学问没有什么关系;诗要另有一种意趣,它是抽象说理所达不到的。可是古人没有不多读书做学问,不多通晓人情物理的。所谓不运用逻辑推理,不把话说尽而有言外之意,才是上等的。诗,是吟咏内心情志的。盛唐的诗人着重在诗的意趣,有如羚羊挂角,没有踪迹可求。所以他们诗歌的高妙处透彻玲珑,难以直接把握,好象空中的音响,形貌的色采,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对这个问题作特别的理解,于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这样的方法来作诗,哪里是不下工夫,却终究不如古人的诗。大概在一唱三叹的婉转悠长的韵味方面,有所欠缺吧。而且他们的作品多致力于使用典实,不讲求神韵情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全篇读完,也不知主旨何在。他们的末流更严重,叫噪怒张,大大违背了忠厚的传统,几乎以谩骂攻讦为诗。诗到了这种地步,可说是一次厄运,可说是一次劫难了。
2. 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说法,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现象,进而提出"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的"兴趣"说。所谓"别材",就是说作诗不靠学问,靠的是诗人的特别的才能;所谓"别趣",就是作诗不要议论说理,即使议论说理也要有理趣,这样的诗才能有"兴趣",即有兴味、情趣的审美感受。当然要做到这些,归根结底离不开他的"妙悟"。严羽的理论虽有玄虚杳缈、不易理解之处,但作诗不能只靠学问和议论说理以及诗要有兴趣之说,无疑诗正确的。
四、问答题:
1.
严羽的"妙悟"说是以禅论诗的核心,他在《沧浪诗话》中指出诗歌创作中的艺术思维特征:"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即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直觉。这是诗歌创作最为独特的艺术规律,所以,严羽称为"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而"悟有深浅",每位诗人并不是都能在自己创作中完美遵循这种规律,因而形成了诸家体制的离下之别。
孟浩然与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即反映出这种"妙悟"的"深浅"。论学力、孟浩然远远在韩愈之下。但在诗歌创作中,正是这种"妙悟",使得孟诗远远高于韩诗。孟诗的那种田园风光的描写,恬静自然的心情和感悟,与韩诗的那种冷涩,说教,形成了一种对比。孟诗善于把禅意融入诗心,把山水田园风光的描绘,造成诗境与禅境合一,诗歌更加含蓄深远,余味无穷,正是诗人的把握了这种诗歌的美学特征,善于使用种种艺术表现方法。自然把"妙悟"为"当行"、为"本色"。在严羽看来,"一味妙悟故也"。
这种以禅喻诗,讲究悟入的美学思想,对苏轼、黄庭坚以及江西诗派的影响很大。
2.结合盛唐诗歌的创作,谈谈你对严羽"兴趣"说的理解。
"兴",大体指诗人在外界事物的感发下所产生的情思,指联想、委婉、含蓄等表现手法。"趣"指情趣,相当于诗歌的趣味。严羽所说的"兴趣"就是指诗歌艺术的感性直接性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美的审美趣味。由于盛唐诗歌特别强调诗歌意境的创造,通过自然对象的描述,传达出诗人眼见的景的真实面貌,由此而抒发个人的情思,其"兴"的"象"是直接的和感性的,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人,打动人,引起人们共鸣的力量。而中唐之后,特别是到了宋代,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说理方式成为了流行倾向,这使严羽很不满意,于是提出了"兴趣"说,"别材"说,"别趣"说,以求矫正这种倾向。

4.李贽的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有何影响?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什么是"童心"呢?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因此,所谓童心,即童子之心,即不含一丝一毫虚假的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指儒家的正统思想教条)熏染的心。他认为童心是一切作品创作的源泉,最是评价一切作品价值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从这种观点出发,他给矛《西厢记》、《水浒传》等戏曲、小说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古今至文"。
(1)他提出的"童心"说讲究文章要出于真心,这就影响到公安派的"性灵"说,成了"性灵"说直接的理论源头,也应该影响到袁牧的"性灵"说。(2)他评价《水浒传》的观点也影响到袁宏道等人对《水浒传》的评价
5. 李贽对《水浒传》作了怎样的批评?其意义何在?
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里对《水浒传》作了专门的评论。当时正统文人排斥通俗文学,李贽首先把《水浒传》放在与正统诗文相同的地位,说它是"发愤之所作也",这就与《史记》有相同地位了。他还肯定《水浒传》描写的人物是"忠义之士",其事迹也是爱国爱君的忠义之举,从创作动机的严肃性和创作内容的正义性两方面,李贽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
(清代 近代)

一、 名词解释:
1. "现量"说:在诗歌创作上,王夫之强调主体创作过程的当下性与自发性,他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现量说:对诗歌创作来说,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诗人主体置身于当下情境中,景是眼前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情。这也就是传统诗论所说的"即兴"。现量说的"现成"义,指的是创作过程的自发性,所谓"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超思维的,主体不能也不应该人为地强制这一自发过程。现量说的"显现真实"义,乃是前两方面的必然结果。当下的情与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运动而构成意象,则情和景必然是真实不妄。"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象和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2. 王士?"神韵"说的中心,是诗歌的审美表现问题,主张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必作全面精细的刻画,譬如画龙只画其一鳞一爪,画山水只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但通过这所画的一鳞一爪,天外数峰,可以表现出龙的整体风貌和无边的山水景象。在情感和物象二者之间,王士?认为物象应该完全为表现情感服务,物象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不符合现实自然的真实,如王维画"雪里芭蕉",王士?称其为"兴会神到",正是上乘之作。"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所谓"清",是一种超脱尘俗的审美情怀;"远"则有玄远之意,也是一种超越的精神。这种情怀和精神最宜于寄托在山水之中。

3. "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的主脑也。"其所谓"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
4.王国维"境界"说:1.他总结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有关意境的美学特征的论述,指出"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特征,这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土?的"神韵"一样,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2.王国维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他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能写真景舞、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惟有如此,作品才能具有"不隔"特点的自然真切之美。
二、 选择题:
1.C 2.A 3.D 4.C 5.B
三、 阅读:
1.译文:古人写一篇文章,一定有一篇文章的"主脑"。"主脑"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就是作者立言作文的本意啊!传奇也是这样。一部传奇戏中,有无数的人物,究竟多是陪衬次要人物;推想作者的初心,(这些陪衬次要人物)应当只是为一个主要人物而设立的。就是这一个主要人物,从开始到结束,经历悲欢离合,中间有无限的情由、无数的情节,究竟多属于无关紧要的文字;推想作者的初心,(这些无关紧要的文字)应当只是为一个主要情节而设立的。这一个主要人物、一个主要情节就是写作传奇的"主脑"。然而一定要是这一个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果然是奇特的,实在是可以流传的,而后传写它,那就不愧传奇的名称了,而且(传奇传写的)这个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以及作者的姓名,都将流传千古了。例如一部《琵琶记》的创作,只有蔡伯喈一个主要人物,而蔡伯喈一人,又只有他"重婚牛府"一个主要情节。其余的次要情节,都是从这个主要情节派生出来的:如父母双亲的遭遇凶难、赵五娘的尽孝、拐儿为骗财藏匿家书、张大公的仗义疏财,都是由这个主要情节派生出来的。"重婚牛府"这四个字,就是写作《琵琶记》的"主脑"啊!
2.提出了"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曲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的主脑也。"其所谓"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
四、问答题:
1.答:(1)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他指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2)"以文运事","事"是实际存在的,不能虚构,只能对事进行剪裁、组织(就是"运"),以此构成文字。"因文生事","事"本不存在,要靠作家的自由虚构去创作(就是"生"),以此产生文字。他认为这种虚构可以更自由地发挥作家的艺术创作才能。  (3)在这种比较中,金圣叹肯定了小说作品可以,而且应该虚构,从这种角度出发,他指出:《水浒传》"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这应该是很大胆的理论。
2.答:金圣叹非常重视人物性格塑造。他指出,《水浒传》人物性格有鲜明的个性:"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性格都写出来。......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他具体分析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人物形象的个性,分析得活灵活现。另一方面,他指出《水浒传》写人物,在个性当中也概括了某一类人的共同性:"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体现了共性的个性就是典型化的性格。金圣叹还具体分析了许多书中情节,论述了这些富有个性的人物究竟是如何描写、塑造出来的。
3.答:(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他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所说的文学艺术的"境界"与"意境"含义基本一致,指的是文学创作中由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的意象特征暗示出的含义深远、回味绵长的审美之境。(2)关于"境界"的美学特征,根据王国维的论述,有以下几点: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其次,他指出"意境"、"境界"具有真实自然之美,由此,他提出了"不隔"的美学要求;对于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之境界,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引用西方美学理论,区分为"一优美,一宏壮也"。
4.答:(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还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他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从他的论述和所举的例子来看,所谓"有我之境"即是在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3)他又引用西方美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5.答:(1)作为王国维"境界"说的一个内容,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还提出了"隔"与"不隔"的观点,主张有"境界"的文学作品应该"不隔"。(2)所谓"不隔",当是指语言清新平易,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人工雕琢之痕。反之,"隔"则是指语言雕琢,用典深密,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美。(3)"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土?的"神韵"等理论观点的影响,并与之一脉相承。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04-30

竹石的作者是谁04-30

赏析诗句的答题格式04-30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下联04-30

釜底抽薪形容什么人04-30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下一句04-30

平添一段愁的上一句04-30

这雨下得太大了夸张句怎么写04-30

喜结良缘下一句是什么04-30

鹏程万里下一句接什么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