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二、重点问题
(一)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城市日益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地;
2、城市空间组合上发生了巨变,要求城市朝着高质量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3、城乡融合、差别趋小。
(二)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产业革命冲破了自给自足、分散无序的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生产条件下高度集中,由此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工业化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城市革命,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几个特殊经济本性,即所谓的“初始利益荆轮效应原则”和“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则”。工业边际产出大于农业,使工人工资高于农民收入,吸引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中心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带来了大规模的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创造着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劲。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综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总是首先在那些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方兴盛起来。农业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原料、市场和劳动力等等。农业现代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越高,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农产品越多,城市发展就越快。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发展与应用,信息产业形成并在一些城市成为主导产业,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社会让位于一个崭新的社会——信息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据《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表明,在1960~1980年间,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中就业的人数一直徘徊在38%左右,制造业产值比重甚至还有下降的情况,但同期的城市化水平反而上升了10个百分点,这就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迅速增长所致。
(三)城市管理的必要性是什么?
1、城市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2、市场的不完备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3、管理、市场各司其职可以提高效能。
(四)城市具有的哪些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1、相互联系性。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城市内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得城市管理不同于私人部门单一的目标,而必须同时满足若干子目标组成的目标簇,并要使各受众群体能够接纳。对于作为私人部门的企业而言,其诉求主要是利润、市场占有率或者获取一定的品牌效应,企业运营中在某一管理决策制定之后,所有人员将按照这一行为标准执行。而城市的管理涉及认识水平、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利益取向迥然不同的多元主体,他们在不同尺度内对一项公共政策的认知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从个体理性出发有时很难达成决策。城市管理必须要协调相互联系的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利益,构建多元联动且和谐的管理体系。
2、复杂性。城市是由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子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是现代社会中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社会事务、信息流和科学技术要素大量聚集的场所,是构成现代社会网络最重要的节点。由于众多的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往来汇集,使得城市的日常事务纷繁复杂。城市的日常运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如果仅凭市场自我的梳理和调节,势必会影响城市运营的效能和质量。
3、开放性。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着能量、物质与信息,从输入粮食、蔬菜、水、燃料、日用品,到输出废水、废气、废物等污染物;从输入资本、文化、信息,到输出文化的、精神的、物质的各种产品,不断进行的输入-输出行为就构成了城市系统的循环,以保障城市维继稳定有序的状态。城市需要向“周边”区域辐射它的能量和信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专业化协作,与“邻近”地区进行经济技术联合。与此同时,城市也在不断接受更大规模城市和区域(甚至包括全球化)的辐射和影响。这些决定了城市系统整体结构具有开放性。城市的开放性使得城市不仅要处理系统内部问题,还要处理与城市外部的关系,综合考虑系统内外各种要素的竞争、合作、协调与统筹。所以,城市的开放性决定了城市需要管理,以促进城市系统有秩序地正常运行,提升本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
(五)城市管理的可行性是什么?
1、城市管理能够产生绩效。除了能够弥补市场的缺陷之外,管理自身还能够产生被感知的绩效。(1)良好的管理可以创造效益。管理的意义是在既定的权力界限之内,对事物进行治理、处理和调理,使事物可以井然有序、积极健康地发展。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城市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城市的日常运行,更可以使城市这个复杂的系统整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乘数效应,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一个城市面临着多层次的竞争,既有城市所在区域层面上的竞争,也有城市之间的竞争,甚至还包括城市内部若干地域单元以及若干群体内部的竞争。这种高强度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压力,使得城市发展除了要遵循一般意义的“发展路径”之外,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由于一个城市所拥有的有利资源要素总是相对稀缺的,因此需要良好的城市管理来对城市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科学投放,努力克服市场的短视和不稳定,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良好的城市管理可以产生良好的绩效,不仅可以使城市的经济增长力、人才吸引力、信息流动性、应急反应的敏捷性以及对外形象都大大提升,还可以使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社会繁荣稳定,从而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一个拥有强竞争力的城市可以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各个利益主体满意度的提高,并进一步对人才和投资产生向心力,为持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创造机遇,以此来实现城市的效益增值。(2)管理可降低社会总成本。管理是一种积极的活动,通过减少个体活动的阻碍与摩擦,使总体效用超过所有个体效用加总之和,可以带来超越支付成本的收益。相较于没有管理的无序状态,个体所付出的代价降低,总体运营的成本下降。在一个有序发展的环境之中,城市中各类主体除了为城市管理的运营成本付费,遵从管理本身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支付形式。管理不仅仅可以使城市的运营更为高效,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其本身还是一个可以创造价值的过程。比如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定位中,通过协调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产业布局,可以使各地区的分工更加明确,基础设施配套和衔接更有针对性,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性的无效率竞争,从而降低资源的浪费。
2、城市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付“费”产品。管理固然有益,但城市管理并非免费。政府或其他城市管理主体,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公信力,通过税收等手段来筹集资金,再以预算支出等形式支付城市管理的费用。由于城市内部的运营系统十分庞大,所要处理的事务种类繁多、层次不一,需要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从事城市管理工作。想要获得良好的城市管理绩效,往往需要很大的代价。当然,政府也必须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之下提供公共产品,如果城市管理的成本在政府的预算约束(含赤字)之外,那么政府也无法做到为城市提供城市管理。
3、城市管理需要被管理主体有支付意愿。在城市内部,企业、组织、住民和其他诸多相关团体作为被管理者,享受管理带来绩效的同时,需要负担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成本,直接的付费主要是以纳税为主要形式的货币支付,而间接的付费包括限制自身的某些自由等,即如前文所说,遵从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支付形式。推行城市管理首先要衡量住民和其他相关组织、团体的支付意愿。管理行为最终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是管理的成本小于(存在“搭便车”条件下的)主体支付意愿总和的计量。如果城市居民、企业不愿意支付,说明城市管理的绩效存在问题,即对于各主体而言,所需承担的支付总和要大于管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包括可计价的和不可计价的)。特别是当城市多元主体具有较强的“以足投票”能力时,城市管理者更要充分考虑其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城市管理要确立以公众满意为导向的思路,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使城市的企业、住民产生支付意愿;同时,还应该考虑其支付能力,只有实现较低的运营成本,较高的绩效水平,良好的发展预期,并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顾及更多城市主体的支付能力,从而使政府有限的财力得到有效的利用。
(六)城市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在现代有哪些新转变?
1、在管理理念上,由狭义的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管理转变。现代城市管理已经在传统的市政管理概念基础之上,实现了对城市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导向性管理,在内涵上已不限于狭义的城市规划制订与执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在管理过程中,人本主义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服务意识在城市管理工作益发凸显。进一步的,柔性管理、敏捷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对城市管理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2、在管理体制上,力求从局部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统筹管理的全局观是城市管理提升管理效能的核心指针之一,随着城市内部、城乡之间和城市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趋于复杂化、网络化,城市发展所涉及的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增强,城市管理必须从更高的视角实现对城市总体发展脉络的把握和引导。这就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从封闭的、城乡分割的、高度集中的模式向开放的、城乡统筹的、多元协同的模式转变。于此同时,管理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城市政府从城市管理的绝对主体转为城市管理主体之一,其导向性作用加强而部分职能逐步弱化。其他主体,如市民组织、私部门等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城市管理中。
3、在管理对象上,城市管理呈现出由具象管理向抽象管理转变的趋势。传统的城市管理内容局限于与城市自身物质形态相关的方面,例如路灯、道路、桥涵、给排水、市容等。现代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突破了物质形态,更加注重城市住民以及城市的发展。城市政府对城市经济社会的管理逐步超越实务层面,着力于对城市发展规律性的探索,并在这种探索的基础上,利用法律、经济等柔性手段实现对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规范。
(七)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发展方向与模式的预想,是城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是前瞻性与持续性的有机结合。城市管理最终要贯彻城市的发展战略,因此城市管理也应当具有前瞻性与持续性。所谓前瞻性是指城市管理不仅要解决现存的问题,而且要预想到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预警;持续性则强调城市管理的各种措施要有始有终,不能朝令夕改,以免浪费资源。
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城市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的正常运作需要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各项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运行规则的建立以及对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达成共识。城市管理的多元性强调了管理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市民等,多元主体共治才有可能将复杂化、多样化的现代城市内外部关系理顺。然而,众多治理主体也需要协调,充当协调角色的主要是城市政府,其他各非政治性主体起到参与治理以及监督、评价、回应的作用。
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它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关系。正式的制度框架,如法律、政策、公约(包括城市公约与国际公约)等一般比较容易被认可和服从;非正式的制度,比如地方习俗等,一旦被自觉认可以及遵守,就同样具有了合法性。城市管理的顺利、有序进行依赖其合法性的建立。因此,现代城市管理不仅注重法制,而且也要更加尊重传统与习俗。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中,城市管理的手段以及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正确的决策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预测方法,良好的治理也要依靠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的运用已经逐步地使城市政府功能强化,并且加速了城市政府管理的民主化。
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城市作为一个“人群运动”的综合社区,其诸系统要素错综复杂。因此,现代城市需要被当作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并实现优化。对现代城市的大量信息,只有经过系统分析归纳,才能使管理有序化,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的市场化就是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自身是一个“经济人”,要追求自身利益的优化;另一方面政府对变化的反应可能不够敏捷。因此,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市场化导向,许多事情政府已经交给营利性部门。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文学英语赏析-7. Non- Fiction 演说,散文04-30
文学英语赏析-5. Short Story短篇小说04-30
2015春中央电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04-30
文学英语赏析-9. Drama 戏剧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