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辅导(第3章)

时间:2024-04-30 10:20:38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第三章  课程设计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如下:

一、课程设计概述

1、什么是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基本含义: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它大体包含两个层次上的问题,一为价值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一为具体技术层面上的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的相关概念

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学习活动

(4)评价

(5)其他要素,比如学习材料、时间、空间等要素

3.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1)多种取向的综合

(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

(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二、课程设计取向

1.课程设计取向的含义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认识。课程设计取向指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时在价值层面上所作的选择。课程设计取向对具体的课程设计起着统摄、指导作用,因而对课程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几种课程设计取向

(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调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中心。重视用讲解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

(2)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强调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

(3)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力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

(4)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憧憬。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与到社会的结构与管理之中。。

(5)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常常运用其他课程取向的观点。

 

三、课程设计模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章应重点掌握的。特别是重点了解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以及两种课程模式之间的主要差别。

1.课程设计模式的含义:

课程设计模式是指课程设计实际运作的样子,或希望课程设计按怎样一种方式进行安排。前者是在课程设计实践中运用的,后者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课程设计模式为人们提供了确定课程要素和课程设计程序的基本方式,因此,研究课程设计模式对于深入理解和认识课程,设计具体的课程都是有帮助的。

2.几种课程设计模式

(1)目标模式:在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受到高度重视,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目标起着统领和核心的作用。

目标模式基本过程:

确定目标:社会、学生、学科。

选择经验:有利于学生实现目标

组织经验:

评价目标达成

(2) 过程模式:具有如下两个特征:一是强调教育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内容,重视学习者主动学习;二是重心放在教学的环境和经验的重组上。

过程模式认为,课程的设计并不一定从确立目标开始,相反,具体的行为目标将会使内容或活动中原本蕴涵的丰富的价值狭隘而且固定化,这样不利于学习者的自由而创造地探索。赞成过程模式的学者把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上,认为这种设计应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会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从内容或活动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

过程模式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实践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它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程序或步骤,而只给出一些较抽象的所谓“程序性原则”,由教师按“程序性原则” 决定设计什么样的活动,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大多数教师难以达到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课程设计工作中吸收过程模式中的合理思想,完善课程设计工作。

(3)集体审议模式:主张课程探究方式要从“理论”的模式转向“实践”的模式。根据实践的需要对诸多的有关理论进行择宜,指导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组织。

(4)自然设计模式:对课程设计中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做了重新思考。其具体操作过程包括这样三个步骤:明确设计课程的基本立场;对设计进行深思和反省;具体设计。

 

四、我国课程设计的回顾与展望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设计长期以中央统一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构

以学科课程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教育的要求。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摸索试验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

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在课程设计取向、课程设计体制、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由以社会、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表现在:(1)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地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3)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学生生活;(4)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在课程设计的体制、模式上表现出如下的特点:(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2)课程设计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试论我国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30

教师评价语言的缺位及补位04-30

艺术学概论课程的复习方法104-30

末位淘汰制何以卡壳04-30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404-30

教育法学课程重难点分析(三)04-30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304-30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204-30

更新教师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04-30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1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