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是“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做出价值判断的‘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过程”。教学评价作为一项常见的工作,是收集教育系统各方面信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过程,也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的过程。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都作为教育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并不作严格的区分。要对这样两种评价作一定的区别,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依据人们讨论过的有关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来阐明。
第一,课程评价作为课程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等若干方面的评价。教学评价作为课程实施评价中的工作环节,包括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评价。
第二,课程评价侧重理论上的研究,是对课程评价理念及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的探讨。而教学评价则偏向于具体化的研究。如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师评价方法与体系等等的研究,接近于实际操作。
第三,课程评价为教学评价的有效进行提供理念上的导向,为实施教学评价提供理论指导,也从整体上规范教学评价的模式和方法,反过来教学评价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到课程评价的效果。
对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课程评价的模式,教学评价的方法。
要进行评价首先要明确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对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要重视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同时,意识到课程与教学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大众(家长、学生、教师以及社区代表等)的需要与意见、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就业部门等)的需要等等,因而,提倡多方面多角度参与课程与教学的评价。那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区都是评价的主体。而评价的对象也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全部因素。即课程方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程资源评价和课程与教学管理评价。
课程评价模式指的是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依据某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几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它对评价的实施作了基本的说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展开的,主要检测目标的达成度。目标模式是课程评价领域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我国长期以来就是依据目标模式进行评价的。
外观评价模式:主张评价应兼具描述和判断的成分,而且不论是描述或判断,都要搜集课程方案的先在因素、过程因素、结果因素,同时描述必须充分。先在因素指的是教学之前任何可能与结果有关的因素,例如学生的兴趣、经验、性向、意愿等。过程因素是指教学中,学生与教育有关的人、事物的遭遇,这包含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等情境。结果因素是指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这包含学生、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等方面。
外观评价注重对课程实施动态过程的描述与判断,能及时地把有关课程的各种信息纳入评价之中。这种评倾向于把质化的和量化的方法相融合。
CIPP是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成果(product)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这种评价认为:评价不应局限于目标达到的程度,而应该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CIPP评价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背景评价,即要确定课程方案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题,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输入评价,主要是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方案进行评价。输入评价研究变通的实施策略,并确定如何运用资源以达到目标。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确定或预测课程方案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方案的有效信息。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终止、修正或继续。
CIPP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方案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所以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
自然探究模式(natural inquiry model )。这种评价模式认为人所生活的世界是由人、事、时、地、物不断交织变化而成的世界,它构成了"意义之网"。在自然探究模式中,将课程评价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吸纳人类学及社会学方面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考虑到了“人”这样一种特殊的评价对象。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除了我们早已熟知的测验之外,在教学评价中又引入了档案评价和课堂观察。
档案袋评价是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收藏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以此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进步与挫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批判性思考、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各学科内容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并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档案袋评价对学生个性给予足够的尊重,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并给教师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档案袋评价的出现弥补了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
课堂观察是一种描述性的搜集评价资料的方法,是评价主体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设备在自然或人为创设的上课情境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教师和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比如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特征等。
结合评价发展的特色和时代的要求,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教育评价的问题,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课程强调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新课程中,对于教师的评价也遵循发展性原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方式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教育法学课程重难点分析(三)04-30
公共管理学课程6-9章学习辅导04-30
公共管理学课程1-5章学习辅导04-30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五章重难点辅导)04-30
公共管理学课程概念及知识点辅导04-30
教育法学课程常见考点解析(四)04-30
公共财政管理(第六章重难点辅导)04-30
十年寒窗苦读的下一句是啥子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