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1.学习的内涵具体包括:
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
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
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
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2.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在分析人类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在人类学习的大背景下,具体探讨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类不同于动物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1)人类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2)人类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地过程。(3)人类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语言中介来完成的。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论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人的观点。
1.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基本单元,并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有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前者主要是主能,后者主要是习惯。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
桑代克的联结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不仅说明了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而且具体地阐明了学习的规律,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的学习实验,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主律和副律。
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红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桑代克又把练习律分为两个次律:一个叫应用律,另一个叫失用律。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学习的副律有五条,分别是: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原则、联想交替原则。
2.斯金纳提出了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核心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可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根据斯金纳的看法,行为可以分为应答性与操作性两种,与之相应,学习可分为反射学习和操作学习。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大多数学习是操作学习,人不是被动的等待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对环境进行探索,先有反应,然后才知道结果,再根据结果去调节行为。因此,他侧重于对操作学习进行研究。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大多数学习是操作学习,人不是被动等待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对环境进行探索,先有反应,然后才知道结果,再根据结果去调节行为。因此,他侧重于对操作学习进行研究。
操作学习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其中,强化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重要手段,强化物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强化物,另一种是负强化物,无论是正强化物还是负强化物,它们的结果都是增加反应概率。
3.班杜拉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形成了的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避免了尝试错误,暗中摸索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过程。
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观察学习更为重要。班杜拉非常重视观察学习,他认为:(1)观察学习能够产生与直接学习相同的效果。
(2)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
观察学习不一定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班杜拉将其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这四个过程不是完全分离的,在特定的情境中,如果一个观察者不能再现原型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没有注意原型的表现,或记忆表象中对示范动作的编码不合适,不能保持所学的东西,或没有能力再现原型行为,或没有足够强的动机。以上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学习的顺利进行。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学习者直接受到外部强化的影响。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不直接受到,而是看到榜样受到强化,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动机。自我强化是指人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动机。
三、论述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不只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简单联结,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还有一个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认知因素,而且人类的行为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动物的行为,二者间有质的差别。把学习看作是一个有认知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的过程,最早形成理论的是格式塔的顿悟论,以及后来60年代发展起来的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等等。
1.格式塔的理论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完形实质上是指对事物式样和关系的认知。在学习中要解决问题,必须对情境中事物的关系加以理解,从而构成一种完形,使学习得以实现。
学习是由顿悟来实现的。顿悟也叫领悟,学习就是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领悟是对情境全局的知觉,是对问题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也就是完形的组织过程。
2.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学习观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学习理论。
(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强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结构的作用,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的定义为反映事物间稳定联系的内部认知系统,是用来感知和概括新事物的一般方式,它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布鲁纳又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并认为表征有三种: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这三种表征在儿童智慧发展中不断演变,经历三个阶段。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的三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人主要通过这三种表征将知识融于认知结构中,这三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
(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一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奥苏伯尔是认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这样学习就可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机械的接受学习和机械的发现学习。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它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这正是教学的首要目标。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同时具备如下两个条件:第一,学习者应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结构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第二,学习材料对学习者应具备潜在的意义,即学习材料可以和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相联系。另外,除了这两个必备条件之外,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影响新知识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适当性,包括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新观念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分化程度;原有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三个方面。
(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因此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是把新观念归入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
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并列结合学习: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联系。
四、论述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加涅被公认为是将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他从两大理论中汲取合理的成分,运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大量研究,建立起了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加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学习不是刺激反应间的一种简单联结。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观中,学习的发生同样可以表现为刺激与反应,刺激是作用于学习者感官的事件,而反应则是由感觉输入及其后继的各种转换而引发的行动,反应可以通过操作水平变化的方式加以描述。但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学习者”、“记忆”等学习的基本要素。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上述信息加工的流程,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表现在,应关注的是学生如何以认知模式选择和处理信息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偏重信息的选择、记忆和操作以解决问题,重视个人的知识过程,因此在学习方法上,主张指导学习,主张给学生以最充分的指导,使学习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学习。并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由八个阶段组成,教师要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就要在教学上注意激发学生回忆以前学得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对学习有心理准备;直接提出种种适当的刺激;反馈的准备等。
五、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它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
实际上,早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就已包含了建构的思想。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代表。
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威特罗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中,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3.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建构主义者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体现在:(1)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教师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
(2)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六、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的重要学派。它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作是动物或机器,不重视人类本身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侧面(如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绪障碍等)割裂开来加以分析,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的倾向。由此掀起了心理学领域内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代表着未来心理学发展的新走向。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他对学习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意义学习,不仅是指理解记忆的学习,而是指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决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这种意义学习,包含了价值、情绪的色彩,涉及到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单纯是认知成份的参与,而且这种学习以个体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为特征,是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是从自我实现的倾向中产生的一种学习,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去实现自己的潜能,求得自己更充分的发展。
罗杰斯归纳了人本主义的学习原则:人类具有学习的先天潜能;当学习者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才会产生意义学习;当学习者发现学习材料不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或威胁到自己的价值观时,就难以产生意义学习;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和同化那些威胁自我的学习内容;当对自我的威胁降低时,学生就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接受经验,学习才能取得进展;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当学生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参与或投入到学习中,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学习者的情感和认知都参与进去,而且由学习者自我发动的学习才能取得持久、深刻的效果;当学生以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为主,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才会得到促进;现代社会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学习,能够对经验开放并把它们结合进自我的变化过程之中。
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过程。包含四个要素:(1)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之中,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参与;(2)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个性等都发生变化;(4)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人本主义学习论十分重视学习者高层次学习动机的激发,强调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体系,从而使学习者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为此需要教师: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习者,无条件的接受学生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十年寒窗苦读的下一句是啥子04-30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辅导(第5章)04-30
艺术学概论课程的复习方法204-30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辅导(第9章)04-30
分和份的区别和用法04-30
变形记的作者是04-30
木加秦怎么读音是什么04-30
头的最后一笔是捺还是点04-30
一栋栋高楼像什么填空04-30
刘裕是刘备的后代吗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