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 第11章教学心理

时间:2024-04-30 10:20:33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心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是教学一般过程的4个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学过程的这四个环节进行研究,是教学心理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二、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一旦教学目标确立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第三,教学目标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学伊始,教师将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将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上。

  三、简述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有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分为六级: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1)知识:指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领会:指能把握材料的意义。可借助于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估计将来的趋势。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运用: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代表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代表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分析又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要素分析;二是关系分析;三是组织原理的分析。

  (5)综合:指能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6)评价:指对材料(论点的陈述、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评价不仅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的最高层次,而且它也是联系情感领域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克拉斯沃尔在《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的目标》中,情感领域的目标被从低到高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1)接受(注意):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从教师方面来看,其任务是指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学习的结果包括从意识到某一事物存在的简单注意到选择性注意。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2)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结果包括默认、愿意反应及反应的满足。与教师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3)价值化: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包括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做奉献。与教师所说的“态度”类似。

  (4)组织: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这是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个人具有长时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致发展了性格化“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教学目标着重学生的一般适应模式。强调学生作为的典型化和性格化。

  动作技能既包括体育技能,也包括书写技能、实验操作技能、演奏技能、绘画技能等。

  辛普森将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为七级:知觉、定向(定势)、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

  动作技能既包括体育技能,也包括书写技能、实验操作技能、演奏技能、绘画技能等。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并非尽善尽美,但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平、多层次去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问题。它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使学生获取知识或者对我们所教内容的简单回忆远不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认知目标。教师不仅要考虑认知领域目标的实现,还要考虑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参与各科学习。除了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还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体魄及各种身体运动技能。

  四、简述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加涅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言语信息是指凭借口头或书面言语所表达的知识。

  按学习方式的由简到繁,学生在学校必须学习字与词的基础知识、简单的陈述性知识、有组织的复杂知识三类言语信息。

  ①字与词的基础知识。学生最初学习的是一些个别的单字或由单字组合而成的词。学习方式包括配对联想学习(如华盛顿——美国首都)和概念学习。

  ②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用言语所表达的简单陈述性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说明状态的知识,如“香蕉的颜色是黄的”,常常用来表达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用来说明规则的知识,如“水在零度以下会结冰”,用来表达各概念之间具有条件性的关系(“零度”是“结冰”的条件)。

  ③有组织的复杂知识。由言语信息所表达的历史事件或科学原理,都属于有组织的复杂知识。这类知识是在字与词的基础知识及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并成为学校各科教材的主要部分。

  2.智力技能是指学生掌握概念、规则并将其运用于新情境中的能力。加涅认为,学生智力技能的学习包括辨别、概念、规则和问题解决四个层次。

  ①辨别。辨别是指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刺激给予不同的反应,或者是从众多刺激中辨识出相同的刺激。包括对物体形状、颜色、大小、轻重、文字与符号等的辨别。

  ②概念。概念是指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概括性认识。加涅将概念分为两类,一类为具体概念,一类为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是指事物的共同属性可以具体显现的概念,如形状(三角形)、颜色(红色)等等;定义性概念是指不能用指认的方式来学习的抽象概念,如民主、秩序、快乐、痛苦等,其共同属性不能具体显现,只能用下定义的方式以语言涵义来表示。

  ③规则。规则是指数个概念合在一起所表达的完整的意义。比如,“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与圆的半径的平方之乘积”是一条规则。它是由圆的面积、圆周率、圆的半径等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④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运用各种习得的规则去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常常需要多个规则的相互配合,而不再是单一规则的运用,因此,经过问题解决所学到的被称为“高级规则”。

  3.在认知教学中,应该教学生学习记忆的策略、组织的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三种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这种能力的掌握会使操作变得精细、流畅、及时。动作技能可分为体育运动型(如体操、滑冰等)和职业型(如木匠手艺、汽车修理等)。

  5.态度是指影响个人对其行动选择的内在心理状态。加涅把态度分为三类;一是儿童所获得的促进他与社会交往的态度;二是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三是有关一般公民身份的态度。

  五、如何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化是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如何陈述教学目标才是明确的呢?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呢?

  第一,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实现教学目标明确化的方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马杰提出行为目标有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可接受的行为标准三个要素。根据马杰的行为目标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目标陈述上的含糊性,使之变得更加明确、可操作。

  (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这一方法既克服了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也同时克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的含糊性和不可操作性的弊端,因此,受到普遍的认可和采纳。

  六、什么是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包含哪些内容?

  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在教育学中也称之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

  根据人们对各个学科学习准备的分析,有研究者将学生的学习准备概括成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等六个方面。此外,某些人格特性如自我概念、控制点、认知类型等也可以看成是学习准备的内容,它们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七、简述学习的最佳时期与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教师应如何根据最近发展区思想安排教学?

  学习的最佳期问题,即在什么时期学习什么最有效。

  关于学习的最佳时期的研究发现,早期经验、早期学习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人们愈加重视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和训练。学习最佳期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学习准备也是富有意义的。教师应注重了解学生在什么时期学习什么最有效,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如果儿童的学习准备水平在最近发展区之上,那么,儿童无需帮助就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儿童的学习准备水平恰好落在最近发展区内,那么额外的帮助对于儿童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儿童的学习准备水平在最近发展区之下,那么,即使有额外的帮助,儿童仍然难以取得学习的成功。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应提供教学支架,也就是通过提供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独自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支架是从工人建筑楼房时所使用的支架引申而来的。教学支架给学习者提供支持,扩展他们的学习范围,使他们完成没有帮助就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新的技能。

  有效的支架总是针对学习者的需要,与学习者的操作能力水平相适应。当学习者需要较多帮助时,教师来提供有效的支持,当学习者并不需要太多的帮助时,教师就应放手让学习者自己去取得进步。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大声思维、提问、调整教学材料、言语指点、提供线索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架。

  教师在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持时要注意适可而止,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足够的支持,以促进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教师提供的支持太多,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教师提供的支持太少,学习任务对学生的挑战太大,学生可能会失败并灰心丧气。因此,有效的教学支持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要能适合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八、能力倾向与教学相互作用的含义?论述能力倾向与教学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是:第一,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第二,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第三,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

  九、简述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

  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演、课堂问答、课堂自习和小组讨论这四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1)课堂讲演包括讲解法和演示法两种形式。

  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讲述概念、原理、事实,或描绘事物的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推导公式的由来。

  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进行示范实验,使学生获得有关概念或原理的感性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方法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并被人们合称为讲演法。

  讲演法的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向学生传达大量的信息材料,适合低水平的认知和情感目标,如知识,领会,运用,接受,反应和形成价值观念等;讲演法的缺点是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提问和思考问题,也不能照顾到学生领会步调的个别差异。

  (2)课堂问答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与讲演法相比,课堂问答的显著特点是有问有答,激发学生思考,实现师生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研究表明,有效的提问要具备如下特征:把握问题的难度水平;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控制等待时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课堂自习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程的预习、复习和练习,有时学生也自学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材料。其中,练习是课堂自习的最主要形式。

  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认真负责、克服困难的品质。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练习的布置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第二,练习题的设计应富于变化,新颖有趣,并有适当的难度;第三,教师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在让学生独立做练习前,教师对作业做适当的解释并复习几个练习的例子;在学生开始做练习后,教师应在学生间巡视并随时提供必需的帮助。

  (4)小组讨论是在教师知道和监控下,以学生集体为中心,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与交流的一种教学形式。

  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要提出事实和论据,有效地说服他人,因此,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有效地组织讨论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讨论的议题要明确;第二,讨论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第三,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讨论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第四,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十、如何理解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程序教学及掌握学习。

  1.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他认为,教学不仅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

  发现学习有以下四个方面作用:(1)能提高智慧的潜力。(2)有助于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3)有利于学会发现探索方法。(4)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

  尽管如此,关于发现学习的一些普遍性结论可以归纳如下:(1)从总体学习成绩上来看,发现学习并不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更好或更坏。(2)从高水平的思维技能上来看,发现学习通常更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造性和独立学习能力。(3)从情感领域的学习来看,发现学习比传统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教师和学校学习的积极态度,或者说,学生更喜欢学校。

  许多研究表明,发现学习受到如下一些条件的制约:(1)学生的先备知识。(2)学生的智力水平。(3)学习材料的性质。(4)教师的指导。(5)教学时间。

  发现学习可以按教师指导的多少,分为无指导的发现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无指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无结构的发现学习或“纯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个自然状态中依靠自己获得领悟,比如,科学家在研究计划中做出的独一无二的发现。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发现学习,由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提供有关的材料信息,引导学生去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

  研究表明,无指导的发现学习常常是无效的,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因教师的指导作用得以发挥,因而效果较好。

  现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现代认知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古老的启发式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的研究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模式。有的模式适合大多数的学科和年级,属于一般性的模式,有的模式是专为数学学科或语文学科而设计的,属于特殊模式。

  根据国外的有关的研究,成功的合作学习具有如下典型特征:异质小组;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相互依赖;教师作为监督者和信息源;个人责任;奖励小组的成功;自我评价;变化合作期限。

  大量的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在许多方面都卓有成效:(1)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成绩,女生及后进生成绩提高尤为突出;(2)学生对学校科目更感兴趣、更多地参加课堂活动,更经常地在学习上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在课堂上较少表现不良行为;(3)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接受、相互友好、建立友谊。

  此外,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复杂的认知技能,如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元认知意识及学习策略等。

  3.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它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他的强化理论,对传统教学进行了批评,竭力主张改变传统的班级教学,实行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把学习的内容编制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学生通过机器上的程序显示进行学习。后来还发展了不用教学机器,只使用程序教材的程序学习。

  程序学习的过程是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按一定顺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一一回答,然后学生可以得到反馈信息。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相当于“反应”,反馈信息相当于“强化”。

  程序学习的关键是编制出好的程序。为此,斯金纳提出了编制程序的五条基本原理(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反馈);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程序教学可以按程序教材的编排方法分为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两种。当前,分支式程序经常可以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见到。CAI是以计算机为呈现手段的程序教学。

  大多数研究表明:非计算机化的程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效果一样好。计算机辅助教学却经常显示出比传统教学的优越之处:首先,通过CAI进行学习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成绩并对学校学习有更良好的态度。其次,运用CAI学习的学生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增加了控制感,因此,学习动机更强,更渴望学习。

  4.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将学习内容分成小的单元,学生每次学习一个小的单元并参加单元考试,直到学生以80%—100%的掌握水平通过考试为止,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掌握学习代表着一种非常乐观的教学方法,它假设只要给以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相应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会学校里的科目。

  掌握学习通常包括下列组成成分:(1)小的、分离的单元。(2)逻辑序列。(3)在每一单元结束时,通过考试检验掌握水平。(4)每一单元要有一个具体的,可观察的掌握标准。(5)为需要额外帮助或练习的学生提供“补救”措施,以使他们达到掌握水平。

  有关掌握学习的研究指出,该方法与非掌握学习法相比有一定优点,特别表现在学生的如下变化上:学得更多并在课堂测验上表现得更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更有规律;更喜欢上课和教师;对学科更感兴趣;对学科学习能力更有信心。

  当我们运用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时,也要考虑掌握学习的适用范围。首先,掌握学习更适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其次,掌握学习更适合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以及有各种特殊需要的学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变形记的作者是04-30

不削与不屑的区别04-30

个个和各个的区别04-30

李广为什么称为飞将军04-30

严以律己和严于律己的区别04-30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改为反问句04-30

愚公移山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04-30

升的偏旁是竖撇还是撇04-30

悬念和伏笔的区别04-30

亮的偏旁叫什么头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