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综合练习题(第13-15章)

时间:2024-04-30 10:18:27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第十三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债依存度

2、比例偿还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政府债务收入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 )的身份取得的收入。

A、债权人  B、债务人  C、所有者  D、统治者

2、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3、公债负担率是指( )

A、当年的财政支出额/当年GDP  B、当年公债收入额/当年公债余额

C、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      D、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4、改革开放后,我国与(  )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

A、 1980   B、1981   C、 1982   D、 1983

5、隐性债务是指()

A、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

B、不会都变成政府现实债务的债务

C、不会引发债务风险的债务

D、政府刻意隐藏的债务

6、债务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它不包括那个环节(  )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类   C、风险估计  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三、多项选择题

1、我国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  )

A、国内公债  B、国外公债   C、货币公债   D、实物公债 E、 无期公债

2、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  )

A、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

B、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C、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D、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是否有“挤出效应”

3、公债市场功能有(  )

A、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B、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C、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

D、公债市场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4、公债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有(   )12

A、现货交易    B、回购交易  C、期货交易      D、期权交易   、

5、公债偿还的方法有(  )

   A、买进偿还法   B、直接偿还法  C、一次偿还法  D、抽签偿还法  

6、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

A、当年预算直接拨款  B、预算盈余

C、偿债基金          D、发行新债偿还旧债

7、下列各个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中正确的有(  )

     A、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

     B、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C、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D、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四、简答题

1、简述公债市场的功能。

2、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确定公债发行条件?

4、公债偿还的方法有哪些?

5、简述公债与税收和政府信用的区别。

五、论述题

试论公债发行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2、比例偿还法:比例偿还法是政府按公债数额,分期按比例偿还,这种方法是政府直接向公债持有者偿还,不通过市场,所以又称为直接偿还法,这种方法包括平均比例偿还、逐年递增比例偿还、逐年递减比例偿还等具体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B  5、A  6、B

三、多项选择题

1、AD、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D

四、简答题

1、公债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债券进行转让、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有:(1)公债市场为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2)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3)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4)公债市场还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2、影响债务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关系类型;(3)安定政治背景;(4)国家职能范围;(5)财政政策选择;(6)金融市场状况;(7)公债管理水平。

3、公债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公债及其与发行有关诸多方面以法律形式所作的明确规定。发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债品种、公债发行权限、公债发行对象、公债发行数额、公债券票面金额、公债发行价格、利息率、对公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规定等

4、公债偿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买销法;(2)比例偿还法;(3)抽签偿还法;(4)一次偿还法。

5、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的信用,或以债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及其信用活动,所以说公债是政府信用的一种形式。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形成这种收入的依据是政府信誉,所以相较于税收,公债有着自愿性、有偿性。

五、论述题

公债发行方法是指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来推销公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对公债发行方法进行分类:(1)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2)从公债发行对象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法;(3)从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第十四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2、复式预算

3、部门预算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政府预算发展史上,最早提出并推行绩效预算的是( )

A、 美国胡佛委员会

B、 美国农业部

C、 英国国防部

D、 英国农业部

2、现代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

       A、英国   B、美国   C、瑞典   D、德国

3、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 )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

A、按预算组织形式划分

B、按预算编制方法划分

C、按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划分

D、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划分

4、下列描述中不是基数预算缺陷的是( )

A、收支基数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界定

B、方法简单、粗糙

C、依靠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判断,主观随意性较大

D、对所有的收支都进行审核,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 )级政府预算

A、三    B、四   C、五   D、六

   6、经立法机关审核批准后,政府预算就具有( )

A、法律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年度性

7、部门预算的分类基础是( )

A、按收入类别   B、按支出功能  C、按组织形式  D、按部门分类

8、部门预算下预算的调整的审批权在( )

  A、预算单位     B、部门财务司局  C、财政部     D、部门业务司局

9、在不突破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科目间进行经费调剂的情况是( )

  A、经费流用     B、动用预备费    C、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D、预算划转

三、多项选择题

1、与单式预算相比,复式预算的优点有( )

A、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可以明确体现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和基本结构

B、体现了不同预算收支的性质和特点

C、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预算资金监督与管理

D、能完全反映政府预算赤字的真正原因

2、政府预算具有( )的特征

A、年度计划性   B、法律性   C、集中性   D、公开性

3、部门预算相对于传统的功能预算而言有( )的优点

A、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综合性

B、克服了代编预算的方式,提高了准确性

C、建立新预算管理机制,实现了统一预算分配权

D、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

4、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的在预算执行中的功能是( )

A、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

B、按财政体制的规定划缴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金库

C、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

D、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5、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能有( )

A、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统一负责组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执行

B、对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C、督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各预算缴款单位完成预算收入任务

D、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完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规定使用预算资金

6、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功能有( )

A、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

B、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

C、预算外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

D、特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

7、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 )

A、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往往发生有的资金多余,有的资金不足

B、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实行重大经济变革时

C、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

D、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

四、简答题

1、简述预算编制的原则。

2、简述我国实行部门预算的必要性。

3、简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含义。

4、简述我国的预算编制程序。

五、论述题

试论预算外资金的含义及改革。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主要由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预算管理权的划分、用品收支范围的确定和预算调节制度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组成。

2、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

3、部门预算:是指各主要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D  5、C  6、A  7、D  8、C  9、A  

三、多项选择题

1、BC  2、ABCD  3、ABCD  4、AB  5、ACD  6、ABCD  7、CD

四、简答题

1、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有意识地确定和规范财政活动的计划行为,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目前预算编制采用的主要有四项原则:(1)完整性原则。在国家预算之外,不应有其他的财政收支。(2)准确性原则。财政收支数字应进行科学的测算。(3)合法性原则。预算的编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条文。(4)年度性原则。任何一个国家的预算编制,都必须有时间的界定,通常为1年。

2、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有:(1)有利于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2)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提高了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4)部门预算是完整的功能预算的基础。

3、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集中收入管理,一切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商业银行的单一账户;二是集中支出管理,原则上一切财政性支出均应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从单一账户支付出去,支付对象一般应是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三是集中账户管理,设置与国库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国库分类账户,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4、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组织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大致过程如下:(1)单位、部门提出概算(2)下达预算收支指标(3)编制汇总预算(4)审批预算。

五、论述题

预算外资金,是与政府预算内资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我国财政制度中,有特定内容。一般来说,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预算外资金性质,是财政性资金,但不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分配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理财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分配政策和管理制度。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对预算内外收支范围进行调整。(2)预算外资金由有关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组织收入,其他机构不得参与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级以上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其他部门无权批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未经批准,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凭借自身拥有的行政管理职能自行收费。(3)收取、提取和使用预算外资金,是为了履行政府职能,其支出用途和范围只能用于被指定的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不能挪作他用,也不能在预算内外之间进行任意调节。


第十五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划分依据是( )

A、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划分

B、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划分

C、按政策目标的性质方面划分

D、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划分

2、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货币供给量的是( )

降低再贴现率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

放松对消费者信用的控制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

C、产出增加,利率下降

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

C、产出变化不确定,利率下降

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5、下列各个政策目标中,货币政策侧重的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6、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是(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信用配额

D、公开市场业务

三、多项选择题

1、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造成( )

A、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

B、引起资源的过度分配

C、导致社会资源的闲置

D、阻碍资金向生产部门转移

2、财政补贴从形式上可分为( )

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税式支出  D、财政贴息

3、货币政策相较于财政政策( )14

A、内部时滞较短  B、内部时滞较长

C、外部时滞较短   D、外部时滞较长

4、区域经济政策有()特点

A、差异性   B、综合性   C、协调性    D、阶段性

5、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 )

A、要服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B、服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

C、服从全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D、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6、能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制度有( )

A、超额累进税收制度

B、比例税

C、有明确规定条件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D、无明确规定条件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7、衡量产业间资源配置状况,一般用( )指标

A、劳动力在各产业的比重

B、资本在各产业的比重

C、产值在各产业的比重

D、自然资源在各产业使用的比重

8、与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操作的缺陷有( )

 A、操作简单

 B、作用效果过于强烈

 C、带有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

D、频繁的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

9、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膨胀,经济过热时,政府应采取( )

A、增加税收  B、减少财政支出  C、中央银行紧缩银根  D、增加补贴式支出

四、简答题

1、简述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

2、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功能。

五、论述题

1、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2、比较凯恩斯学派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传导机制理论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C  5、B  6、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D  4、ABCD  5、ABC

6、AC  7、AC  8、ABCD  9、ABC

四、简答题

1、与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相比,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有着下列优点:(1)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及试探性的操作,还可以进行逆向操作,灵活调节货币供给量;(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象再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3)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的是微调,不会像准备金率的变动一样产生震动效果。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以下的差异:(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2)政策目标有区别(3)政策手段有区别(4)政策时滞不同(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6)对投资的影响不同。

3、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和协调,指导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发展,把每个区域都纳入到全国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地区间的优势和潜力,为全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根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点发展区域与其他区域发展的关系;根据平等互利、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区域之间分工与合作;根据加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凝聚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的原则,协调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之间的关系,促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五、论述题

1、(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初始状态是:1)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2)不存在高失业率;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削减总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这一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经济停滞的后果。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支出,有助于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而紧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进而抑制由于松的财政政策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适宜的条件是:1)经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2)社会总需求不足;3)、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迹象;4)失业率高;5)国际收支赤字。在这种条件下,用松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对付经济衰退,用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1)经济过热;2)物价上涨、通货膨胀;3)社会失业率低;4)国际收支出现过多顺差。在此状态下,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是适宜的,前者可以用来对付通货膨胀,后者可用来减少过多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刺激进口和以低利率刺激资本流出),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上述四种组合各有特点,采取哪种形式,应视当时的经济情况而定,灵活、适当运用。

2、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给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的直接效果。货币学派认为,增加货币供给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银行增加贷款,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升,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引致产出提高,直到物价的上涨将多余的货币量完全吸收掉为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现有一根1米长的铁丝,用它来弯制成直径3厘米的铁丝圆04-30

道路没弯(打一数学名词)04-30

因为明天不下雨,所以我们举行开幕仪式.修改病句04-30

内形外声的字有哪些04-30

简朴和俭朴的区别04-30

图中的①和②是两块形状不同的铁皮,将每块铁皮弯折后焊04-30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中常用的44个借代词语04-30

老是半包围结构还是上下结构04-30

2022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 能考的都在这了04-30

看是半包围结构还是上下结构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