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学学习辅导 第七章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时间:2024-04-30 10:16:38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1.社会分层的涵义、方法

  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分层的方法包括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

  第一,主观法,又称自我评分法。调查人员将整个社会体系分为若干层次,请人们根据某项标准,对自己进行归类,指出自己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哪一层。用主观法进行分层,可以将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不同的集团与阶层,其优点在于通过此方法,可以认识与反映出各阶层的意识与心理特点。

  第二,声誉法。调查员从一个社区中抽出一些熟悉该社区情况的人作为评判员,让他们按照事先规定的高低层次给本社区成员进行分层归类。声誉法不仅可以用来对具体的人排定名次,还可以推广到评价各种正式社会地位的相对声誉。

  第三,客观法。它是应用可以直接测量的客观标准对人们进行层次划分。客观法进行分类,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集团、职业与阶层,从而找出它们各自的共同点。

2.社会分层的标准

  第一,收入。收入与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习惯、安全感和积极性有着密切关系,收入差距对社会安定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第二,职业。职业地位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社会地位,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职业环境、职业声望、职业活动的范围与性质等等不仅影响着在职人员的社会表现,同时影响着社会流动的方向。

  第三,教育程度。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的能力、知识、技术、趣味、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婚姻生育意愿、修养程度等。

  第四,权力。权力大小决定着一个人在群体和社会中向别人施加影响的能力,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

  此外,像家庭背景、居住区位等也可以作为分层的标准。

3.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结构要素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结构要素的过程。

  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劳动分工的需要,而分化的因素则是基于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条件。生物的因素有:性别、年龄、种族、智力等;社会文化因素则包括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社会各阶层、阶级和其他集团的区别。

  社会分化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存在,但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社会分化是劳动分工。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社会分化便愈来愈复杂。

  社会分化产生出社会差别,其基础就在于社会资源的不同。不同的社会资源、社会背景形成社会差别与社会等级。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人们不可能消灭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平分化,另一种是垂直分化。

4.社会流动的涵义和功能

  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第一,社会流动能够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从而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第二,社会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社会整合程度。

  第三,社会流动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5.阶级的涵义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涵义之一: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根源在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在于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建立。

  涵义之二:对于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在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得到的劳动报酬不同。

  涵义之三:阶级的本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即剥削。

6.当代乡村社会的阶层结构

  第一阶层是农业劳动者阶层。

  第二阶层是农民工。

  第三阶层是雇工阶层。

  第四阶层是农民和知识分子阶层。

  第五阶层是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

  第六阶层是私营企业主阶层。

  第七阶层是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

  第八阶层是乡村管理者阶层。

7.乡村社会阶层结构变动中的特点

  第一,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它促进了社会发展总水平的提高。

  第二,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兴起、小城镇建设加快的相互作用中加速加大的。

  第三,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动是在市场因素逐步扩大,权力因素逐渐减弱的新机制下出现的。

  第四,乡村阶层结构变动存在着不稳定性,并伴随产生了边缘群体。

  第五,乡村阶层结构的变动存在着整体性和不平衡性。

  第六,乡村阶层结构变动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使农村社会呈现更加复杂化的趋势。

8.乡村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因。

  第二,城镇化速度加快,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因素正逐步扩大,权力因素逐渐减弱,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第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9.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流动的特点

  经济因素上升为流动的主要因素

  流动中出现无序与越轨

  乡村的社会流动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从乡村社会流动的趋势与方向看,乡村流向城镇,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落后地区流向先发展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产业流向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农业流向非农业。

10.乡村社会流动的现状

  由乡村向城市流动;

  行业间的水平流动;包括向乡镇企业流动、向林牧副渔产业流动、向手工业、服务业流动。

11.乡村社会流动的功能

  第一,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可以形成新陈代谢的社会机制,实现乡村社会成员与社会位置的最佳结合,增进和加强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了解,从而持续不断地给社会机体带来生机和活力,确保整个社会良性运转达、协调发展。

  第二,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利于缩小和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

  第三,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有利于解决乡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解决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第四,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

  第五,合理的乡村社会流动,有利于给农民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农民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打破农民传统的、封闭的、固定的身份地位,形成新的地位角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综合题104-30

即便和即使的区别04-30

房地产营销学教学辅导(7-9章)04-30

望远镜是谁发明的?04-30

与“事出有因”意思相近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凡事发生一04-30

戊戌变法又称为什么04-30

下列有关水生群落演替的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单选1分)A04-30

蒙娜丽莎作者04-30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04-30

焚书坑儒是谁干的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