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辅导4

时间:2024-04-30 10:16:36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第四章 中国小城镇的成长机制

  第一节 城镇发展动力的理论

  供给基础型理论

  需求指向型理论

  一、供给基础型理论

  1.循环和累积的因果原则

  城镇经济增长以及对邻近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扩散效应“:扩张中的城镇需要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投入要素,同时也需要更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因而能刺激邻近地区生产的发展。

  “回波效应”:是劳动力、资金和其他资源被吸收进大的城市中心或中心集镇,使次一级的城市或集镇得不到这些生产要素的供应,大城市的产品进入这些次级市场,又会使本地工业衰退。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提出城市的成长遵循着“循环和累积的因果原则”,它把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看作一种相互联系的过程,一旦某种力触发了城市的成长(如在城市中新建一家工厂),由于产业部门相互联系的性质,将促使其他有关部门的成长,这些部门的成长又孕育着与它们有关的部门的成长。又导致新的产业部门进入城市,开始新的一轮循环,城市就是在这种累积和循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就是通过这样的一种互动关系来互相促进彼此的发展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些相关产业进入小城镇之后,小城镇便在这种逐渐的累积和循环中成长起来,小城镇的发展又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反过来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3.小城镇成长动力模式之一 ——对资源的吸引力

  对一个城镇而言,其居民和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始终是它成长的动力来源,只有具备一定的人口规模,才可能使之获得足够的动力持续发展。

  农民进入小城镇门槛高,成本高。对农民的引力低。

  4.小城镇成长动力模式之二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定量乡镇企业在地理上的聚集,使企业之间的专业协作成为可能,可促使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准的提高。小城镇一旦聚集相当数量的乡镇企业,会促进特定专业市场的形成,使企业不必各自单独到城市寻求市场,从而在和城市的交换关系中处于较平等的地位。

  乡镇企业、就业、专业市场、小城镇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二、需求指向型理论

  认为引起城市成长的力量与城市内部需求有关。一个城市地区人口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长能够带来地方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刺激生产的增加;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会产生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的更大需求。由于城市便利的服务设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常会吸引大批退休人员、旅游者和访问者,从而大大增加当地市场需求而推进城市经济。

  1.基础-非基础模型

  由需求的增加而导致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用乘数理论加以说明。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基础-非基础模型。该模型说明:在城市中由于建设一个新工厂,该工厂职工领取工资后,其中的一部分必然用来购买货物和服务,结果促进了当地消费部门的成长,这些部门的成长使城市的收入增加,从而导致消费的再增长。乘数理论认为,在城市中有基本部门(基础部门)和服务部门,后者是供应城市内部需求的部门,基本部门的增长是促使城市成长的动力,服务部门是受基本部门的带动而发展起来的。

  2.小城镇成长动力模式之三 ——农民的需求驱动

  社会存在着对小城镇的需求,需求主体不同需求内容也会有所差别。农民对小城镇的期望是过上富裕生活,城镇中有好的房屋、道路、商业网点、教育机构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信息获得方便,精神生活丰富。这对农民有相当的吸引力。小城镇创造就业机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一条出路。满足农民获得工作的需求。

  第二节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发展模型分析

  在城市增长的经济基础模型中,城市经济被分为两大部分:基础部门和服务部门。基础部门是为该城市以外的需求而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部门,服务部门则是供应当地需求的部门。当一个城市把其产品或其劳务销售到本城市以外的市场,可以给本城市带来收入,这笔收入会被花费在当地的服务性部门,从而刺激了当地服务性部门的发展,进一步产生了收入和就业。这个过程将连续不断进行下去,城市经济由此得到扩张。

  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调整、整顿、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

  ①纠正改革前的政策偏差和失误,允许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

  ②调整经济结构,经济资源的分配开始向消费资料部门倾斜,长期落后的城市服务部门得到快速发展;

  ③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④放宽城市建制标准。

  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但由于这种动力主要是来自于行政力量,因而动力不可能持久。旧的城市福利体制和户籍等政策并没有改变,城市增长过程被严重削弱,城市扩张的动力最终受阻。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成长的动力与阻力

  一、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原动力。正是生产力的发展改变、推动着城乡关系的变化,不断创造城镇化的条件。

  1.农业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从城市发展历史来看,最早的城镇就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农业对于小城镇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贡献来实现:

  食物贡献

  原料贡献

  劳动贡献

  土地贡献

  2.工业的核心动力

  工业化的根本特征在于生产的集中性、连续性和产品的商品性,正是工业化所要求的空间集中,才导致了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聚集,进而促进了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部门可以根据人类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而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生产量稍多一点,社会就会感到过剩,但人们对于工业品的需求一般是“无止境”的。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已被世界城市化历史所证明,中国小城镇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化模式,推动其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中国农村工业化。

  乡镇企业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

  第一,加快了人口集聚过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镇就业。同时使进镇务工的农民接受了城市化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享受城镇公用设施,从客观上带来了人口城镇化方面质的飞跃。

  第二,乡镇企业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了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以及镇区规模的不断扩大。

  第三,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小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乡镇企业加速了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的转移。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在小城镇的建设中,不论是乡镇企业间接提供的税源,还是乡镇企业直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都为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和吸引力的进一步增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3.第三产业的动力

  城镇的形成首先是商品交换的需要,商业的繁荣与发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镇的兴衰和发育状况。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从事第三产业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改变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利用本地交通、通讯便利,建立贸易中心,确立本地乡镇工业品经销集散地功能,形成贸易吸引力,带动乡村人口在本地的集中和金融、信息、服务、交通、通讯、工业、文化、教育等的全面发展。

  4.聚集经济的动力

  聚集经济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所推动的城镇规模扩张,反过来又会吸引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的互动机制,促成了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张。

  5.比较利益的动力

  从农村的内部推力来看,人多地少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也带来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从而推动小城镇的发展。

  从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来看,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动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

  6.政策的动力

  政策对小城镇发展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政策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国家宏观政策,指明了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小城镇发展最具影响力。

  国家专项政策,诸如土地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等。在各个不同方面影响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地方性政策,如地方税收政策、用地政策、产业政策等。具体和直接地推动小城镇发展。

  7.区位优势的推动力

  区位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劣性和通达性,区位对小城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交通、信息等要素相互作用、密切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1)区位的便利程度决定了其与外界经济往来的可能性;

  (2)区位市场环境影响着其外向型经济或内向型经济的形成;

  (3)区位关系影响对开放经济的依赖度;

  (4)区位影响资源和政策。良好的区位会吸引优越的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性考虑。

  二、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1.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

  影响产业转移,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就业,只能在低层次形成过度竞争;

  职业转移不够彻底,兼业现象非常普遍;

  传统观念越根深蒂固。他们守着“进有致富之路,退有善生之本”的重土安乡念头,形成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局面。

  2.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

  由于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的。在小城镇建设之初,乡镇企业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因而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求乡镇企业的进化。乡镇企业的进化包括乡镇企业布局的进化和乡镇企业发展的进化。

  3.传统文化的阻力

  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和文化是困扰小城镇建设进程的重大制约因素。传统农业社会结构以单家独户为生产单位,以分散的自然村落为基础。在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农村文化对现代文化、城市文化,特别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进行排斥,这种排斥必然造成农村文化的落后,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4.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

  城乡分割的一系列政策和管理体制,一方面割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妨碍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延缓了工业化进程,也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其突出表现就是隐性城镇化现象,即乡村地区已经实现了产业转移的人口无法实现地域转移,使他们只有为工业化提供剩余劳动力的义务,却不能完全分享工业化的利益和城镇文明。

  小城镇是在充分利用动力,尽量克服阻力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政策的制定应围绕增加动力和减少阻力来进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徐光启发明了什么04-30

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的区别04-30

天体是什么意思04-30

芳环与苯环的区别04-30

氢氧化钙是固体吗04-30

甲烷的物理性质有哪些04-30

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高还是低04-30

一尘不变和一成不变的区别04-30

三字加一笔能写出多少字 什么意思04-30

范成大是哪个朝代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