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邓小平理论》课后练习(3)

时间:2024-04-30 10:14:12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

  A.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    )。

  A.刚达到温饱            B.已达到小康水平       C.已实现共同富裕

  3.我国实现工业化要走(    )。

  A.新型工业化道路

  B.劳动密集型工业的道路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主要的是要把工业化同(    )结合起来。

  A.商品化                B.信息化              C.市场化

  5.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6.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    )。

  A.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B.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    )。

  A.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

  C.培育和发展现代市场体系的产物

  8.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坚持(    )。

  A.优先发展大城市                    B.首先发展中小城市

  C.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9.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

  A.谋求国民经济一段时期内快速发展

  B.谋求国民经济在一个长时期内快速发展

  C.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0.科教兴国是指(    )。

  A.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

  B.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C.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A

  6.B    7.A    8.C    9.C    10.A

  二、简答题

  1.简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的含义。

  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

  (1)“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

  (2)“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政治制度;

  (3)“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

  (4)在这个目标设计中,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是不能动摇的。

  2.简述“三农”的重要地位。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2)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局的根本性问题。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以往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等问题的一种反思。

  三、论述题

  1.试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答题要点:

  (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东部地区获得高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也有较大发展,但是东西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很大。党中央在1999年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2)只有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达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3)只有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一种各个地区之间互补合作的良好态势,使整个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4)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和巩固祖国边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题要点:

  (1)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2)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3)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推动力量。

  (4)发展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抓教育,从培养人才入手。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形式。

  A.经营方式                B.资源配置              C.资本组织

  3.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是(    )。

  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4.股份合作制以(    )为基础。

  A.劳动者的资本联合        B.劳动者的劳动联合      C.劳动者的财产  

  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劳动还存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6.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7.社会保障的目的是(    )。

  A.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

  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8.计划和市场(    )。

  A.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  

  C.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9.我们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是(    )。

  A.以间接调控为主         B.以直接调控为主       C.直接与间接调控相结合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是市场主体。

  A.私营企业               B.公有制企业           C.外资企业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C     7.A     8.B     9.A    10.B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

  (1)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社会,而是企业;

  (2)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为尺度;

  (3)按劳分配不是以“劳动券”形式,而是用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

  2.简述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

  (1)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

  (2)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

  (3)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三、论述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题要点:

  (1)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目前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

  (2)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将越来越重要。

  (4)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2.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题要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因为: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现代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通过(  )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

  A.工农民主专政

  B.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

  A.根本前提

  B.根本目的

  C.根本手段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工作是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进行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进行的

  C.《共同纲领》的精神进行的

  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

  A.民主制

  B.民主集中制

  C.集中制

  6.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

  A.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B.政治制度发展的积极成果

  C.政治思想发展的积极成果

  7.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的(  )。

  A.实现手段

  B.基本保证

  C.根本目的

  8.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  )。

  A.稳定

  B.发展经济

  C.改革开放

  9.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10.“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  )。

  A.政治基础

  B.主要途经

  C.基本方针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B

  6.A   7.B   8.A    9.C    10.C

  二、简答题

  1.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3)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必须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题要点:

  (1)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2)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3)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民主同社会主义不可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

  2.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答题要点:

  (1)从历史发展看,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乡村社会学学习辅导 第二章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04-30

が的用法04-30

电大《土地利用规划 》辅导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04-30

电大《土地利用规划》辅导4:农用土地利用规划04-30

乡村社会学学习辅导 第四章乡村社会组织04-30

电大《土地利用规划》辅导1:绪论04-30

乡村社会学学习辅导 第一章绪论04-30

写出含鼠字的成语04-30

首届全国青运会于2015年10月18日在福州、宁德等城市举04-30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16年里约奥运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