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掌握几个问题: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后,党一直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坚定的奋斗目标之一。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了重要的开拓。
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并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论断。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我们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要坚定地、有步骤地进行。这些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向全党宣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
2002年5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同年11月,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和谐”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继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六个方面:第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第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第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四,壮大爱国家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第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虽然也是阶级社会中的一种民主制度、民主形态,它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某种继承或借鉴的关系,但它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有本质的区别。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供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
第二,它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以及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它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2.资产阶级民主的基本特征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在剥削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其民主,实质是剥削阶级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是剥削阶级民主发展的最完备的形态,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因为:
第一,它得以建立和巩固的根基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它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经济制度;
第二,它的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第三,无论其采取何种形式,它的领导者都是资产阶级,其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一方面,它表明了我们国家政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我国的国体;
另一方面,它具有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阶级结构、政党关系、专政组织形式和概念表述等四个方面。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政权组织形式,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制度。具有五方面的特点。
2004年9月,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讲话,高度概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的四方面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克服各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制度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为其确立的标志。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政治协商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国家统一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党的十七大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也是邓小平多次讲到的重要问题之一。
十五大以来,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在以往的基础上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总体强调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同时,突出地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范畴加以强调,意义重大。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在自治机制、民主管理制、乡镇机构改革、扩大群众参与四方面进行了强调。
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问题。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后,我国曾出现法制建设的黄金时期。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和接受了邓小平思想,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历史任务,实际上初步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此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直至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党的十七大以来,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世界经济以及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
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3.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第一,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从多方面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五、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并多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是:
第一,从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第二,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在这两者当中,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政治体制,是指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而建立或构筑、安排的各种具体的政治形式、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
2.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从邓小平的一系列论述中我们要着重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曾长期实行的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日益显露出某些弊端。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
第二,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
3.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第一,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的总目标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六大在九个方面明确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第三,党的十七大在七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
(其主要包括:一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三是,要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四是,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五是,要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六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七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
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其核心的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
第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胡锦涛强调:讲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关键是两条: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这两条关键的国情和实际,我们要充分明确地理解和把握。
第三,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是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着力强调的方针之一,它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重要体现。
第四,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政治体制改革和各项改革一样,都必须在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条件下进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首届全国青运会于2015年10月18日在福州、宁德等城市举04-30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16年里约奥运04-30
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的实例04-30
春日的忠山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率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04-30
忠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攒深厚,忠县人民为了打造“半城山水04-30
帮帮忙,2018-综合应用创新题典中点-物理-八年级上-人教04-30
二阶导数怎么判断极值04-30
cauchy中值定理04-30
行列式的值和特征值之间的关系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