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学基础》教案第九章领导

时间:2024-04-30 09:59:25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行为、组织目标、行为结果等共同构成的内容体系;领导者则是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的基本要素和领导活动的能动主体。每一个组织都有领导者,领导者是引导组织实现其最终目标的管理者。

  第一部分  内容提要

  一、领导者的权力来源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

  1.职位权力

  职位权力包含三种:

  (1)法定权力,是组织内部正式的管理职位所拥有的权力。

  (2)奖励权力,是领导者对他人实施奖励的权力。

  (3)处罚权力,是一种实施处罚的权力。

  2.自身影响力

  就是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德。领导者要努力修炼自我品德,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等等。

  (2)学识。学识既包括知识、学问,也包括领导者的见识。

  (3)能力。领导者还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

  (4)情感。情感主要是指领导者要能真诚地关心下属,帮助下属,与下属进行情感交流,以情感人。

  二、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就是通过对领导者的行为特点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寻找最有效的领导风格。教材介绍了三种领导行为理论。

  1.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194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霍尔平和维纳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和定规维度。

  关怀维度是指领导替下属着想、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并与之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程度。定规维度是指领导者以任务为导向、引导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研究表明,一个领导者的行为,在每一种维度中的位置可以有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讲,两个维度皆高的领导者,更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2.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把领导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员工导向的领导者十分重视员工需求。生产导向的领导者更强调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研究结论认为,员工导向的领导者更容易产生组织的高生产率、高工作满意度。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则产生低组织生产率和低工作满意度。

  3.管理方格论

  管理方格理论的出现,改变以往各种理论中“非此即彼”式的绝对化观点,指出在对生产关心和对人关心的两种领导方式之间,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结合。

  管理方格法,即以纵轴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划出9个等级,形成 81个小方格,即81种领导类型。其中有五种领导类型最具有代表性:1-1型--贫乏的领导者;9-1型--任务式领导者;1-9型--俱乐部式领导者;5-5型--中间路线式领导者;9-9型--理想式领导者。

  三、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影响较大的权变理论有:

  1.菲德勒的模型

  菲德勒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是否有效,取决于该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他认为决定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职位权力、     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2.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

  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根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才会使领导取得成功。

  下属的成熟程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高成熟度的下属,既有能力又有信心做好工作。

  3.目标----路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领导的工作就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工作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个人的目标与集体的目标相一致。按照这个观点,领导者不但要给下属指明目标,而且要帮助下属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为下属清理各种障碍,使其目标实现更容易。

  这一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被下属接受的程度取决于下属对这种行为的认同程度。领导者行为的激励作用表现在,一方面他对下属的需要和满足取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另一方面,他对下属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绩效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指导型领导者;支持型领导者;参与型的领导者;成就型的领导者。

  四、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要素的总和,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自身基础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对领导者政治作风和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

  2.知识素质。作为领导者,需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关的管理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3.能力素质。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以下能力:(1)认知能力,是指领导者认识事物的能力。(2)情感能力,是指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克服自己情绪波动的能力。(3)意志能力,是指领导者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4)行为能力,是指领导者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巧与艺术。

  五、领导班子的合理构成

  领导班子是指在一个最高领导者统率下的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层次的领导集体。

  领导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领导个体素质的提高,还取决于领导班子的合理组合和搭配。因此,在配备组建各级领导班子时,要注重领导班子的内部结构,科学组合,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具体来说,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年龄结构

  在考虑领导班子构成时要考虑成员的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老中青三代配置在一起,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能。

  2.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指的是一个领导群体中各种不同知识水平的成员的配比组合。不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应根据工作要求对不同的领导人员进行配置。

  3.能力结构

  组建领导班子时,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织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大体来说,领导干部有以下几种类型:“思想”型干部、“实干”型干部、“智囊”型干部和“组织”型干部。将四种类型的人才合理搭配起来,就会使得领导班子具有良好的能力结构。

  六、领导决策的艺术

  1.确定是否需要决策。领导决策艺术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究竟什么问题需要决策。当不采取行动会让情况变糟或者不采取行动会让机会白白溜走时,就需要进行决策。

  2.鼓励人们提出不同意见。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会各不相同。为了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决策,领导者需要多听听人们的不同见解。

  3.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案。做决策时要提出若干方案,能够应付突发事件和不时之需。

  4.执行决策的人要参与决策。做决策时,领导要适当地下放权力,让执行决策的人参与决策,这样既能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5.建立有效的反馈制度。决策被执行的时候,领导者首先要以书面形式明确决策执行的效果,然后制定决策执行的反馈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决策的执行情况,根据执行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或者调整原来的标准。

  七、领导用人的艺术

  1.唯才是举。对于领导者来说,用人要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的局限,而是依据人的才能来选拔人才。

  2.用人所长。领导者在用人时要用人所长,不能因为细小缺点而忽视人的大才大德。

  3.知人善任。领导者在用人时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其工作,使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4.要有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八、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1.依照组织目标来协调。

  2.依照制度规则来协调。

  3.有效利用非正式组织来协调。

  4.其他技巧。领导者还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来协调组织的人际关系。这些技巧包括:转移法、不为法、换位法和糊涂法。

  第二部分  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

  A.两者的权力都源自职位             B.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D.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     

  2.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3.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 )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A.1-1型                            B.9-1型     

  C.1-9型                            D.5-5型   

  4.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低工作—高关系             D.高工作—低关系    

  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二、多项选择

  1. 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  )。

  A.领导者                        B.作用对象

  C.被领导者                      D.客观环境   

  2.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  )。

  A.关怀维度                      B.定规维度

  C.员工导向                      D.生产导向    

  3.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  )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A.员工素质                       B.职位权力

  C.任务结构                       D.上下级关系  

  4.领导干部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帅才”的是(  )。

  A.思想型领导                     B.智囊型领导     

  C.组织型领导                     D.实干型领导    

  5. 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指:(  )。

  A.控制点                         B.工作群体

  C.经验                           D.知觉能力   

  6.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 )。    

  A.转移法                          B.不为法

  C.换位法                          D.糊涂法

  三、判断正误  

  1.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

  2.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  

  3.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

  4.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  

  5.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D;  3.C;  4.A; 5.D。

  二、多项选择

  1. ABCD; 2. AB; 3.BCD; 4.AC; 5. ACD; 6.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形考作业(二)04-30

电大《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案例分析5--北京八达物流有04-30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指导第十五章行政处罚04-30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指导第十二章行政强制04-30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指导第十三章行政合同04-30

电大《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形考作业(一)04-30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指导第十一章行政许可04-30

电大《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形考作业(三)04-30

电大《数控机床》课程导学方案04-30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指导第一章行政法概述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