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性考核册3

时间:2024-04-30 09:12:39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2.20 世纪 70 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C) , 建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A)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产、自力更生 B.依停靠外援 C.开放我国市场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

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C)所决定的。

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 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 关系,再分配更加(A) 。

A.注重公平 B.注重效率 C.注重发展

7.人民通过(A)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9.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A) 。

A.团结,民主 B.团结,发展 C.民主,发展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B.培育“四有”新人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 。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

A.实现国家统一 B.增强人民凝聚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A、B)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 水平。

A. “引进来” B. “走出去” C.生产加工 D.转口贸易

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B、C、D) 。

A.政治思想 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 D.法制建设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A、B、C、D) 。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

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 证关系: (1)发展是目的。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 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 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 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 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改革是改革的目的。 (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 政策的稳定不变。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保证。 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 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 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 进社会稳定。

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992 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 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 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它是 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 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 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 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两者都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 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 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 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 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国的作用。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如何。

答: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 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 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1)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 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 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 安。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都是治理国家所不可缺少的,二者在治理 国家的过程中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5.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3)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 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4)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 方针。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为人 民服务是指为包括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干部和一切拥护社 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民群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就是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根本需 要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宪法允 许的范围内,在学术上实行民主讨论,在艺术上实行自由竞争,通过 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正确和先进的东西,纠正错误和落后的东西, 用真善美克服假丑恶,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双效益”原则。这是 由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比重性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既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又是一种商品的生产。文化产品既 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又具有商品的属性。因此文化生产要坚持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要目标,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课题。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之一。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 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正确处理一部 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 体现。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 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 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解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 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 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 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 (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 的不断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 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 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重注公平。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 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通过深化分配 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 的强调。

答: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 了以下几点: (1)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 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 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 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 工合法权益我。 (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 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 动。 (4)发挥社会顺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和积极作用,增 强社会自治功能。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答: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 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统摄和支配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 本。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表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如图04-30

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成语“声如洪钟”描述的是04-30

如图是某机械厂2012年各季度工业产值统计图,看图回答问04-30

成语天天疯狂两只手一左一右、一个人的交叉、后面两个04-30

某研究性活动小组在解放桥水文站测量水位6次,记录如下04-30

我市濒江临海,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1)海水04-30

镇江市教育局举办初中生演讲比赛,每校派一名学生参赛,某04-30

恩施是我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总人口数约为385万(204-30

某报社为了了解读者对一种报纸四个版面的喜欢情况,对读04-30

根据W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得到下列统计图表.请利用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