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作业重难点分析

时间:2024-04-30 09:04:28 5A范文网 浏览: 平时作业 我要投稿

重难点分析(1)

 

 

一、为什么说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

2.分析思路:

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

暂时神经联系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说它是生理现象,因为它是神经系统内所发生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说它是心理现象,是因为它揭示了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并支配了有机体的行为:暂时神经联系一经建立,无关刺激便成了条件反射的信号,即条件刺激物。有机体根据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意义作出反应活动,这一过程也就是心理活动。

从心理学上讲,它是一种联想,由条件刺激物联想到无条件刺激物,也是一种“理解”,理解了条件刺激的信号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二、简述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1.考核知识点: 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2.分析思路:

游戏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1)游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同时,游戏并非是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

(2)游戏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

(3)游戏能加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4)由于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5)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 

总之,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但

这种促进作用决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者的正确组织和指导下实现的。

3.应注意的问题: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也很容易作为论述题来考试。在答论述题时要注意结合实际适当阐述或说明。

 

三、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1.考核知识点: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2.分析思路: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3)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由以上可以看出,感知觉在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感知觉提供的信息,就谈不上记忆、思维、想象;感知能力发展越充分,记忆储存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想象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3.应注意的问题:弄懂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四、对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来说,应如何防止幼儿的注意力分散? 

1.考核知识点: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2.思路: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防止幼儿注意分散,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 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比如:教室周围环境尽量保持安静;教具应能密切配合教学,不必过于新奇;教师的衣着应朴素大方等。

(2)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活动内容应切近儿童的生活,活动方式应尽量“游戏化”,组织形式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儿童伙伴之间的交往,活动过程要使幼儿有一种“主人翁”的自主感。 

(3) 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不断变换幼儿的两种注意,使其大脑活动有张有弛。对于家长来说,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制定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制;

(2) 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3)不要反复地向儿童提要求;

(4)要求、鼓励孩子做事到底,有始有终。

学前心理学课程

重难点分析(2)

 

 

一、简要分析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主要表现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主要表现

2.分析要点:

(1)学前儿童通常不能自觉地去观察,常常受到事物突出的外部特征以及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

(2)学前儿童观察持续的时间短;

(3)学前儿童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4)学前儿童观察时常常发现不了所观察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概括性不强。

 

二、剥夺婴儿与母亲的交往,使其失去形成亲子关系的可能,为什么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发展上的重大损害?

1.考核知识点: 母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在中的作用

2.分析要点:

(1)婴儿失去与母亲的交往,也就失去了被爱与爱的权力。而爱这种情感需要,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内部力量。同时,爱与被爱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失去它,儿童就会变得焦虑、烦躁、神经质,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

(2)母亲是婴儿与客观世界的“中间人”。没有母亲向他呈现各种刺激,婴儿所能接触的事物就会极其贫乏。而丰富的感觉刺激,婴儿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精神营养。

(3)缺少与成人的交往,婴儿的环境就变成了没有“应答性”的死环境。

(4)母子交往的方式之一是身体接触,母亲抚摸、搂抱、摇晃婴儿所产生的触觉和运动刺激,是婴儿的愉快情绪中枢系统发育的条件。缺乏这种刺激,儿童的情绪情感会产生障碍。

(5)母亲对婴儿的错误的态度和养育方式,也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发展上的损害.

可见,母子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注意在婴幼儿心理的发展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1.考核知识点:注意在婴幼儿心理的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2.分析要点:

(1)注意使婴幼儿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更清晰、更丰富的信息;

(2)注意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从小培养儿童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注意力会给儿童的认知能力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帮助他们在心理花园的上空飞翔。

 

四、简要分析有意注意依赖的因素?

1.考核知识点:有意注意依赖的因素

2.分析要点: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有意注意依赖的因素最主要的有: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怎样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1.考核知识点: 幼儿记忆力的培养

2.分析要点:

记忆力是认知能力,即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的记忆力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记忆的积极性;

(2)让幼儿在积极的思维过程和活动中识记材料;

(3)教儿童学会运用记忆方法或策略;

(4)引导儿童按照遗忘规律进行复习

(5)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学前心理学课程

重难点分析(3)

 

 

一、请用记忆一章的有关知识对下表“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比较”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请进行阐述。

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比较

年龄(岁)

平      均      再      现       量

物体形象

语词

两种记忆效果比较

3 — 4

3.9

1.8

2.1:1

4 — 5

4.4

3.6

1.2:1

5 — 6

5.1

4.3

1.1:1

6 — 7

5.6

4.8

1.1:1

 

1.考核知识点: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2.分析:

上表表明,幼儿识记物体形象的效果比识记词的效果好,年龄越小越是如此。根据幼儿记忆的这一特点,需要他们记住的学习材料,应该尽量具有生动形象性。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能力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是语词记忆能力提高得更快,表现为两种记忆效果的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缩小。

 

二、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的学前儿童各有哪些主要的心理特点?

1.考核知识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初期、中期、晚期的心理特点

2.分析要点:

答: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

(2)思维具体形象。

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1) 好学、好问;

(2) 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三、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制约,请概括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1.考核知识点: 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2.分析:

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育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通过父母一方间接地影响着亲子交往的状况;

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此外,亲子交往还受着家庭以外的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等。

《学前心理学》重难点分析(4)

 

一、如何对待先学前儿童的“爱动”和“闹独立”?

1.考核知识点: 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自我意识的萌芽)

2.分析思路:

(1)对于“爱动”的孩子:应珍惜孩子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加强引导。

成人若有意地引导孩子做事,给他分配一些极简单的任务,不但可以避免总是消极制止他乱跑乱动,可促进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2)对待“闹独立”的孩子:闹独立,是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第一个转折点,教育是关键,对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不能一味满足,也不能过多限制。一味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过多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驯服与依赖,缺乏自立能力。

当孩子的意见和成人的意见相矛盾时,不要和孩子硬顶,可以利用孩子的注意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情把孩子吸引开,先暂时解决问题,再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说理教育。

 

二、为什么说“亲子交往”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考核知识点: 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2.分析思路: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

首先,早期亲子交往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刺激,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父母对婴幼儿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再者,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和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形成更具有直接的影响。

 

三、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都不是生而具有的。如何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养而减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促进其亲社会行为?

1.考核知识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2.分析要点:

(1) 移情训练;

(2) 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3) 善用精神奖励。

 

四、“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著的差别”,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1.考核知识点:情绪对智力操作的影响

2.分析:

儿童的认知活动受情绪的影响和制约非常大,研究表明,快乐、痛苦、兴趣、惧怕等情绪状态对婴幼儿的智力操作有很大影响。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主要表现在:

(1) 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能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当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儿童探究活动;当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跑反应。

(2) 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影响不同。积极情绪起推动、促进作用,而消极情绪起破坏、干扰作用。

(3) 同一情绪在不同强度水平时对智力操作效果的影响也不同。过低或过强的情绪水平不如适中的情绪状态,后者才能导致最佳的操作效果。

(4) 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5) 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随其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总之,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水平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不同程度的推进或破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智力活动的效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电大《医学遗传学》形成性考核册(1)04-30

电大《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形成性作业(一)04-30

电大《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2)04-30

电大《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3)04-30

电大《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4)04-30

中央电大《审计学》形考02任务04-30

中央电大《审计学》形考04任务04-30

中央电大测评系统电大《审计学》形考01任务04-30

中央电大《审计学》形考03任务04-30

中央电大《审计学》形考05任务04-3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