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模式

时间:2024-04-26 17:37:5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本文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继承与创新对接矛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长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提出新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镜鉴。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颁布以来,其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和具体要求,经过5年的贯彻实践,极大的促进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和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是高校面临的新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继承与创新对接矛盾现状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它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是造就新世纪人才、建设我国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之重要为社会所认同却存在差异,尽管国家、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巨大,许多有识之士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然而实践效果仍有提升空间: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性不够,缺乏亲和力
  由于目前在校大学生群体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无论从时代的发展需要还是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都与上一代人存在着极大不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学习过程中,偏重学术研究,忽视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应用理论。使得思想教育内容偏于高深莫测、遥远冷漠,启发学生思考的空间有限,激发学生投入的热情不足。
  (二)教育机制个性化不强,因材施教无法操作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现代教育平等性的理念,造成在教育过程只重“群体”而轻“个体”的状况。在强调集体意识忽视个体意志的教育环境中,高校的思想教育难以做到“贴近学生”开展工作,面对情况不同的学生通常一味同一教材、同一方法、同一考核标准、同一期望,导致集体中的人存在着严重发展不均衡现象,不仅使机制缺乏灵活,也使集体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功效,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丧失了大学生应具有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动性。
  (三)教育方式“程式化”,与社会发展脱节
  21世纪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要随之调整。长期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两课”的教学和学校的党团建设等途径进行,工作队伍由党团干部、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学工作的“两课”教师组成。由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教育理念的差异,造成一定程度上教育过程的分隔,学生无法在一个完整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导致学生发展的分离。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教育者,因为考核标准的引导,和面对自身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压力,顾及专业性工作的精力较少,知识更新、模式转化速度也较缓慢。虽然事前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筹划,但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就往往难以向预期方向发展,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四)认识出现偏差,缺乏长远考虑
  面临强大的就业压力,学生一定程度上是从生存和经济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忽视教育的非功利性意义和价值,将教育视作一种改善人的物质生存状况的投资行为;或功利的看待高校政治教育,企图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社会某些不良风气,而一旦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便难以接受,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
  (五)社会环境复杂,个别教育者成为影响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和谐因素
  总体上来说,当代大学生和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良好,多数有强烈的求知欲、较稳定的情绪、较健全的意志和完整统一的人格。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容乐观,他们政治素养与敏感性有待加强;同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人生价值取向倾斜,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对高校思政工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科学创新探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发展。从根本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着重解决“人”的问题,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只有促进他们的发展,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谓的实效性就是指我们所在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思政工作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最终培养出符合思政教育目的的优秀人才。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
  (一)保证国家使命、市场需求和个人发展在培养目标上的结合
  在近期讨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再次强调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办学宗旨。因此,在多元化的价值观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应该坚定信念,要透过现象抓本质,用马克思主义来得理论武装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观察和判断,对于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等大事大非面前,勇于做出正确的抉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推进,行业竞争愈来愈规范和成熟的模式,带来了就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对人才要求的高端。这个高端主要表现为岗位职责和专业的要求标准化,重人品、重能力、重合作、重实干、重业绩成为人才考量和选拔标准。我们必须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提升人格境界,帮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永不言败。
  (二)统一实现思想政治队伍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条“教育统一性”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必须保持一致。这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构成可以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内部环境中接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由于来自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难免会有要求不一致的、标准不一致、分配不一致。教育者如果不能给以统一的要求和标准,那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小小的环节,就混淆了教育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性和实践性,造成大学生对教育者产生质疑,无法“亲其师,信其道”,信念动摇,破坏了认知体系,直接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开展以党务管理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班级助理组成的“全员育人”工作时,首要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不以分工论作用,通过“教书、管理、服务”,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平台,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包括经济、心理、能力、交往、情爱等方面的问题,使校园全方位、全过程的渗透“育”的功能,只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把握教育过程,才能够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三)促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教育上的交互式结合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培根说:“要恢复健全和健康的状况,只剩下一条途径─这就是,重新开始知性的全部工作,对心灵本身从一开始就不任其自流,而要步步加以引导。” 开展马克思理论学习、党团组织活动、社会实践,加强班级、宿舍建设、集体“平行影响”,将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整合,建设有灵魂、高品位、重艺术的健康向上校园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着手开展工作: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让学生在校园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潜移默化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四)完善教学内容与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机结合,与时俱进,以战略的眼光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他们确定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从中培养出一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一定马列主义理论功底、了解国情、密切联系群众、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人才。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将生命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教会学生爱的能力和提高幸福感受力;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有效结合。 除此之外,还应该坚持校本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既有理论的高度和国际化的广度,还要有立足实际进行实践的深度。在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面临的问题经常是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老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广泛学习,积极互动,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性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百花齐放”的中国特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
  

相关文章:

文化导入与高校英语教学04-26

南京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及开发策略04-26

新形势下提高民办高校办公室管理效能的研究与实践04-26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初探04-26

大学生幸福指数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04-26

人本主义视角下大学生英语课程内容重组实际教学示范式04-26

浅析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战略管理04-26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中职技能教学改革04-26

地方转型师范院校顶岗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4-26

也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