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化解高校债务的财政对策选择

时间:2024-04-26 17:36:1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一、高校教育负债的理论依据
  高校债务的产生和存在改变了高校作为公益事业不能赤字运转的理论原则,高校通过贷款弥补经费不足的运行方式和机制影响深远,分析高校贷款的理论依据委提出化解债务的财政政策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一)软预算约束理论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科尔奈就政府对国有单位不断的救助行为提出了软预算约束概念,其是指经济主体运行的财务后果由政府或者其他机构承担,这会引起经济主体事前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存在事后补贴,会削弱组织的退出机制,影响组织的决策行为。软预算约束同样存在与高校和政府之间,由于软预算约束的存在,高校更关注的不是贷款资金的运用效率,而是追求如何获得政府的额外援助。此时政府必然对高校实施援助,否则债务危机完全由高校负担,会产生更大的社会风险。
  (二)受益公平理论 从公平和受益理论角度,高校负债存有合理性,用贷款的形式为学校筹集资金,进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学校建设期间的税收及学生学杂费急剧增加,而且随着学校的使用,特别是国家财政对学校还贷的间接支持,后期的受教育者分担教育成本,建设费用被建设项目存续期间的受益人均衡负担,并使所有的受益人为其获得的利益付出相应成本。因此学校以贷款方式进行长期效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学校必须将贷款用作长期项目投资,由后来的受益者承但部分债务才是公平的。
  (三)成本分担理论1986年美国著名财政专家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所谓教育成本分担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庭个人分担教育费用。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样会发生资源消耗,需要进行成本补偿和教育投资。高等教育的外部正效应决定国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最终受益者,因此政府不论是在经费上还是政策上都是高等教育分担最主要的力量。但我国高等教育分担主体模糊和实际分担比例不科学,政府面对高校大规模资金需要,很难大规模投入,因此高校贷款成为非常规性经费渠道便应运而生。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高校债务现状调查分析
  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属高校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截止2007年辽宁省普通高校78所,位居全国第10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2002年的25.7%提高到35.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
  (一)高校债务现状调查表 辽宁省是高等教育大省,而众多的省属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通过扩招来完成辽宁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各省属高校虽然完成了规模扩张,但基础设施、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随之出现。通过完全异地重建或扩建及原地或部分异地扩建进行校园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如表1所示),据统计:省属高校新建扩建后校园面积增加15715003平米,校舍面积增加5920546平米,固定资产总值1275630.18元,在校生人数增加182921人,但省属高校在新建扩建过程中的基本建设投资额来源于国家预算内部分很少,寻求贷款方式解决建设资金是省属高校管理者的无奈之举。
  (二)高校债务现状调查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省属高校扩招后的搬迁扩建过程基建投资额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土地置换投入。从基建投资结构来看,政府给予的财政拨款仅为 71280.4万元;占全部基建投资额的4.26%。银行贷款为832676万元, 占全部投资额的49.58%,土地置换投入占全部投资额29.16%。大量的基建贷款导致2007年末省属高校的负债高达1066839万元。其中基建贷款就高达826639万元,占省属高校负债的77.48%;欠付工程款133309万元,占省属高校负债的12.49%。由于地方政府省属高校规模扩张投入不足,使得省属高校承担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基本建设投资责任。省属高校按照资产置换和市场运作、银行融资等多渠道,自筹资金新建或扩建学校。有8所高校通过资产置换赢得建设资金487102万元,同时省属高校不得不走上“银校合作”的道路,部分转高校因此承担了自建校以来从未有过的债务规模。在16所搬迁扩建的转制高校中有5所高校的负债是5~9亿元;12所是3~5亿元;13所3亿元以下个别高校贷款规模之大已经导致利息费用挤占教育事业支出,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况且近三年是高校还本付息的高峰时期,个别高校的现金流量一旦断流,势必会影响学校正常教学业务运转,加大高校财务风险。
  三、化解高校债务的财政对策选择
  辽宁省省属转制高校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前几年高校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扩招、改建、扩建或通过土地置换、银行融资、建设新校区导致的结果,但作为投资主体,政府投入并没有跟进,随之而来的债务风险和债务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影响了这些学校的内涵建设,至2007年底省属高校贷款余额100亿元。高校的负债问题应由政府层面来解决,而且应该尽快解决。目前,辽宁省政府已制定一系列措施帮制助高校化解债务危机。
  (一)增加安排财政贴息专项经费 2007年经省政府积极努力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总行批准将35所省属高校的63.8亿元贷款置换为国家开发银行的15年长期贷款,前3年为宽限期。目前应积极推进国家开行第二期贷款尽早落实到位,最为理想的是将高校短期其它银行贷款全部转为开发银行长期贷款,并将这部分贷款进行部分或全部贴息。由地方政府拨付一定的贴息资金专门对省属高校贷款给予贴息补助,或者由地方财政对部分省属高校的贷款本金科学计量政府和高校承担比例,实施部分“埋单”。同时对省属高校贷款利率高于一定利率的部分,由财政贴息。这种贴息有利于政府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继续推动高校均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各方在合理利益范围内参与高校事业发展。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预警通报 财务预警机制是组织选择重点检测财务指标,确定财务危机的警戒标准,检测和发现财务危机,及时警戒有关负责人员。应为高校建立负债风险防范指标体系以控制贷款比例,为高校设定可贷款的上限额度,设置预警指标,超过指标之后需要审批,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帮助高校化解贷款风险,保证高校财务稳定性、充裕性和效率性。
  (三)设立可持续发展高校偿债准备金 通过设立偿债准备金可以促使学校有计划地集中、储备偿债资金,避免债务到期集中偿还影响学校正常运转的问题,减轻财务负担,规避财务风险。学校应当对偿债准备金进行专项管理,以增强偿债能力,确保财务稳健运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我省高校随时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另外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将外汇储备对高校注资、建立健全高校的募捐机制等也可作为化解债务危机的新途径。
  (四)发挥中央、地方政府财政主渠道解决高校债务负担省属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担负着高校强省、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任。虽然辽宁省政府对省属高校的预算内事业经费拨款逐年增加(2004年21.7亿元,2005年28.59亿元,2006年30.51亿元)但仍低于其他省市,据2008年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和教育经费决算统计分析,2008年辽宁省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4923.15元,比2007年降低4.17%,比2008年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7577.71少2654.56元,比东部九省市平均水平(10166.02元)少5242.87元,建议未来5年我省生均经费标准力争达到东部九省平均水平,已从2008年起逐年增加拨款标准,最大限度为省属高校提供资金保障
  

相关文章:

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研究04-26

论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04-26

完善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要突出抓好四个环节04-26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创建的差异化战略浅析04-26

影响教育公平的三大主因04-26

在校企合作下五年制高职《汽车营销售后服务》课程的开04-26

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电子教学分析04-26

数学思维在线性量本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04-26

刍议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04-26

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思考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