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果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逻辑模型” 构建

时间:2024-04-26 17:36:1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校专项资金是指由政府根据高校建设需要安排的具有指定用途的,除日常基本支出拨款以外的各项资金。根据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目的的不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分为:学科建设专项、修购专项、科研专项、其他专项等。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学校负债规模的控制,高校资金供应渠道将逐渐减少,国家对高校投入的专项经费呈逐年增长之势。如何提高专项资金的效益,全面进行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专项资金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现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逻辑模型”存在的缺陷
  “逻辑模型”作为“绩效管理”技术方法的一种,与“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风险管理”等技术手段,共同构成绩效管理的方法体系。“逻辑模型”不仅可以为“绩效管理”本身在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的选择上提供思路,也为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起到过程控制作用。高校专项资金具有政策性强、目标明确的特点,现有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模式,主要围绕实现高校专项资金政策“任务”为绩效管理核心的一种管理模式。从其蕴含的项目管理“逻辑模型”看,存在以下缺陷,如图1所示:
  其一,从“逻辑模型”看,“逻辑模型”具有结构性的缺陷,由于高校专项资金是一种“任务”型的管理模式,其绩效目标是一种政府预设的指定目标,使绩效管理仅对项目的产出结果进行达标性验收的行为,而一项资金的投入,不仅是任务的终结,而应该发挥持续的效果。如果缺乏项目的后期影响的评价,势必难以对专项资金的投入的全部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以致影响政策的科学性。
  其二,从“逻辑模型”看,资源配置政策是一种“单向”政策,即只考虑政府一方面的宏观效益目标,未照顾到高校的实际需求、绩效成果及其他影响效益因素等,因此,其资源配置政策也必然具有片面性。另一方面,作为提高专项资金效益的主要手段的“绩效评价”工具与资源配置事实脱节,绩效评价变成一种过场,起不到实质作用,从而难以提高专项资金的效益。
  其三,从“逻辑模型”看,管理系统缺乏中间协调环节,导致信息反馈线路不畅,系统灵活应变能力差。表现在高校执行项目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环境变化、项目设计变更等情况的发生,需要及时对计划进行变更。但由于专项资金的用途及预算规模固定,计划很难迅速作出响应,从而导致有些项目无法按原计划设施,这是目前专项资金执行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逻辑模型很容易发现现有绩效管理模式固有的缺陷,因此,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仅注重技术手段的选择,不解决结构的问题,不但不能提高管理效益,反而耗费更多的成本。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逻辑模型”,可以为诊断管理系统关键环节的缺失,完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供有效工具。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基于结果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逻辑模型”构建意义
  为了改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现状,实现高校的绩效管理目标,只有从构建合理的逻辑模型入手,理清专项资金系统逻辑结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资源投入、产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好地发现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矛盾的手段,提高专项资金配置效益。“逻辑模型”是关于组织如何进行工作的理论和基本假设的一副地图。它形象地展示了项目的结果(既有短期又有长期)、项目活动的过程,以及项目的理论假设、原理等,构成了一幅由起点、路线、路标和终极目的组成的地图。
  基于结果的逻辑模型,注重项目产生的最终结果,其活动核心是围绕系统已经产生的绩效结果为起点,从中找到绩效管理依据,来构建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从而达到最终实现最佳绩效为目标。即通过模型的设计可以形象地了解系统的控制过程,清楚地把握通向结果的各个关键点,从而在实践中运用各种手段达到预期的结果。
  基于结果的逻辑模型,有助于系统进行目标分层管理,即在确定资源投入目标后,按照产出、产效、影响等目标进行分层评价确定各层次的目标。从而,解决了高校专项资金多种类、多目标评价的困难。以便对高校专项资金进行动态绩效评价,促进各环节在关键时点、关键环节紧密围绕绩效目标进行动态的衔接,达成系统自主反馈、自主协调、自主控制的有机整体。
  三、基于结果的高校专项资金管理逻辑模型设计
  针对现行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逻辑模型蕴含的缺陷,重新设计了新的逻辑模型(如图2所示)。与原有逻辑模型相比,改进后的逻辑模型的设计,重在强调结果对预算及过程的反馈作用,强化了资源配置机制,增加了产效和影响两个层次以弥补逻辑模型结构性的缺失;同时,建立了信息整合、协调平台,完善了中间协调管理环节,提高了系统的灵活应变能力。
  与图1相比,图2所示的逻辑模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其一,完善系统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原来的资源投入环节,只考虑了专项资金单个项目的立项论证,客观上否定了专项资金的系统联系性。新逻辑模型,把握专项资金运行的特点,将高校专项资金的综合利用绩效作为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分配依据。高校专项资金的综合利用绩效不仅包括单个专项执行直接结果,还全面反映了专项资金在高校的利用资金的综合能力,更得到保障资源投入的安全性、效益性。
  根据信息平台将全国高校财政专项总体绩效评价结果进行信息整合,然后以此为依据研究拟定年度专项资源配置宏观政策、目标,确定全国高校专项资金资源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各个高校根据政府的宏观政策的要求并结合高校发展的需要申报项目,政府对该高校以往年度专项执行的结果、效益、高校的实际发展水平及需求,结合本年项目申报的可行性评价数据,进行专项资金综合利用效益评价,形成综合绩效指数,进而参与系统年度预算分配,确定该校本年度专项资金项目的总量及结构。从逻辑模型看,以高校专项资金综合利用的绩效结果为政府专项资金预算分配基础。一方面,保证了专项资金投放到最需要的高校;另一方面,高校只有凭借专项资金的管理绩效结果才能获得最大资源,减少了恶性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从而化解了资源配置的矛盾,确保国家资源的宏观效益目标的实现。
  其二,完善中间协调管理环节,提高系统的灵活应变能力。活动层面指高校接到专项任务后,按照政府下达的专项计划组织实施的组织活动。根据原逻辑模型的缺陷,新逻辑模型增加了系统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环节,并将监督到的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反馈到政策制定中心,从而可以随时掌握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及关键控制点,理顺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找出问题并迅速作出反映,确保实施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与政府预算分配目标一致,进而促进高校专项资金的实施。
  实施内部全过程监督与控制,不仅能够督促高校按制度、按计划实施,防止违规、违法、违制的事项发生;同时,由于建立了信息平台,系统能及时反映各项目的实施进度与预算执行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事项,能够迅速做出反映,因此,有利于提高各项目的实施效率。
  资源共享、信息共通的平台,不仅为各高校之间建立横向、纵向联系提供了竞争的平台,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依据,为实现的最佳宏观效益创造基础。该信息反馈、整合平台不仅充当了系统的信息处理、调节器的作用,通过该信息反馈、整合平台缩短了绩效管理目标与过程、结果之间的时空距离,从而有助于把握好绩效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与过程的关键点,实现一种动态的、系统的、自主的管理过程。
  其三,增加产效、影响环节,弥补逻辑模型结构性的缺失。“产效”指由专项目投入等一系列活动产生的直接结果转化的间接收益,反映高校对专项资金管理的效能,主要考核项目投入对高校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等产生的影响,包括生产、管理成本下降,生产、管理效率、高校整体效益提高等。“影响”指该专项资金的投入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成果对学校长远发展以及对社会发展带来的驱动力,反映高校自身利用资源的综合能力。项目经过一个建设规划期后,在对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就业、科研水平等自身条件提高的基础上,最终目标是能够产生对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的贡献。这个指标有利于促进专项资金投入形成长效机制,防止短期争夺资源的投机行为,弥补目前财政专项拨款仅以直接产出成果作为项目评价带来的不良后果。
  以上逻辑模型直观而全面地描绘了以高校专项资金综合绩效结果为始点,紧密围绕实现高校专项资金最优绩效为目标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通过逻辑模型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专项资金资源配置政策的制定不仅要结合项目的直接产出成果,还应全面地考虑项目的产效、影响以及系统其他环节,才能实现资源的科学与合理配置。
  

相关文章:

论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04-26

完善落实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要突出抓好四个环节04-26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创建的差异化战略浅析04-26

影响教育公平的三大主因04-26

在校企合作下五年制高职《汽车营销售后服务》课程的开04-26

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电子教学分析04-26

数学思维在线性量本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04-26

刍议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04-26

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思考04-26

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