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高校食堂经营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高校食堂的几种经营模式,剖析了高校食堂的成本归集及构成,进而提出了高校食堂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为高校食堂管理者解决食堂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食堂 成本管理 现状 问题
一、高校食堂经营管理现状
1999年国家确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食堂以此为时间节点,1999年之前,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为高校食堂管理的“计划时期”,1999年之后,称为高校食堂管理的“市场化时期”。计划时期的高校食堂的所谓经营管理情况是食堂炊事人员的工资、食堂运营的硬件设备、水、电、燃料、供暖全由高校一揽子承担,由学校教育事业经费中列支的,高校食堂的伙食成本核算就是核算用餐人员的伙食费。1999年之后,为了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解决当时高校面临的经济困难,引入市场化经营手段,食堂的伙食费成本里包含的不仅是直接原料成本,还有人工、水、电,气、设备及维修、管理费等间接成本。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高校食堂的经营模式定位
在高校引入“市场化”经营后,高校食堂全面进行改革,从食堂固定资产的归属与经营权归属关系方面,主要形式如下:(1)食堂固定资产归属高校,引入社会市场化经营;(2)高校以市场化机制体制自营;(3)食堂由社会资源的自投自营。在三种形式中,前两者是高校食堂构成的主体,占全部高校食堂总量95%以上。由于本文首先认定高校食堂是公益性的,保障高等教育的服务属性是高校食堂存在的根本,加之前两者食堂资产构成归属主体是高校,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前两者而言,统称为高校食堂。第三种情况,虽然食堂存在位置、服务与高校有配套,从其食堂的资产构成和实际经营性质而言,只能理解为高校教育服务的社会企业,为非公益性,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高校食堂成本归集及构成
研究高校食堂的成本控制,必须要掌握高校食堂的成本构成和目前成本控制情况,这是研究食堂成本控制的基础。本文对高校食堂的成本构成及归集如下:
1.采购成本
(1)采购人员用工成本(2)采购人员交通、通讯费用(3)采购物品运输费用
2.加工销售
(1)主料成本(2)配料成本(3)调味料成本(4)食品加工销售消耗的水、电、气
(5)食品加工销售消耗的低质易耗品(6)食品加工销售的用工成本。
3.日常管理成本
(1)税及上缴额度(2)办公费用(3)业务接待费用(4)参与食堂管理人员的工资。
4.公共服务成本
(1)食堂卫生保洁(2)食堂餐具的清洗与消毒(3)就餐区公用水、电费(4)食堂垃圾清理费用(5)防火防盗费用(6)公用低质易耗品。
5.突发事件成本
(1)食物中毒(2)火患(3)生产事故(4)行政罚款(5)气候变化造成损失
6.经营管理者收益
食堂经营者从经营食堂中获取的收益部分,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也是成本。
四、高校食堂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食堂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1)缺乏成本控制主体意识。长期以来,在高校食堂中, 不少人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学校和财务部门负责, 而把各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是生产者, 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 成本意识淡漠, 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食堂的成本控制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2)成本控制手段单一。将成本控制的目的归结为降低成本, 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和设备。这是企业的一种战术的改进, 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一种消极的成本控制。
(3)脱离发展目标,孤立进行成本控制。一味地以降低成本为目标, 而将成本控制与食堂的发展战略脱钩。因为在不同的战略条件下, 食堂成本控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4)成本控制范畴狭窄。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 高校食堂在成本控制中往往只注重采购及生产两个环节的成本管理, 而忽视了事前的分析、事后的反馈, 也忽视了对其他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研究, 这种成本控制思路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激烈竞争的冲击。
2.食堂成本控制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控制手段落后
高校食堂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而管理者又常常认为成本核算较简单, 只要认真负责就可以做,而忽视这项工作的专业化, 没有根据自身需要, 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控制不断升级的专业人员队伍,这样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处于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中。食堂工作多是一人多岗往往使核算人员常常陷入一些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当中, 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食堂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制约成本计划、成本决策制定
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健全原始记录、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管理等。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入库物资的原始记录较详尽,而验收、盘点、领退料各个环节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够,未能制定合理的成本定额和出料率,这样一来,基础数据不够、不完整并缺乏真实可靠性,不仅导致用料上的随意性和浪费现象的产生,更重要的是严重制约了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的制定,给成本控制带来极大困难。
4.食堂成本控制只注重表面的成本控制, 不注重提高生产效率
多数食堂的成本控制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分析上,如加工过程中原材料价格的降低、行政管理中的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的降低等,而对那些不易被抓住和“看见”的成本控制,则很少考虑,如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等。
5.食堂成本考核落实不到位, 难以有效地提高食堂效益
成本考核是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等分解成各种成本考核指标,下达到各个责任单位或个人,并按期考核。成本考核是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未能落实到位。主要原因在于,有些食堂没有进行成本责任中心管理,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食堂经济责任制密切结合。成本控制如果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考核也就无从谈起。
相关文章:
论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优化04-26
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评价问题探讨04-26
论情报学图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04-26
高职电算化实训会计数据安全维护的探讨04-26
高校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反思04-26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04-26
发展河南省民办会计学本科教育的必要性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