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制度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多次“扩招”,已由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资金也向多元化、网络型的筹资格局转变,如何管理使用好资金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和高校办学成本不断加大的今天,高校为了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有保障的资金为其他事业发展做后盾,就不能只依赖于财政拨款,而是要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加强预算的资金管理,提升预算管理层次。
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它贯穿了高校预算编制、执行和调整的全过程。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是高校保持良好财务状况,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是有利于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二是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加强高校各类资源的整合, 实现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加强预算资金监管,减少财务风险,提高高校预算的透明度;四是有助于各部门的业绩考核。
经过几十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在高校预算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实践和成果,许多高校都已经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高校预算仍然存在许多认识和实务上的盲区,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财务预算编制一般都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这是对预算编制的严重误解。预算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预算中的财务数据都是从各部门中汇总来的,所以需要高校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协调。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管理层以及职能部门对预算重要性认识的不足,没能对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充分可行的全面财务预算,或者即使制定了财务预算,但由于数据有很大随意性,缺乏充分的论证,导致预算编制不准确。再加上执行过程中不断的追加、修改和调整,没能把财务预算作为财务支出的法定依据,而使其仅仅成为一种桌面摆设, 严重削弱了预算执行的力度。此外,有些高校业务部门的各种经费支出都在一个总会计科目中反映,其下没有列出明细账,不能对其经济事项进行细化,各种经费支出不明了,一旦经费超支不便于追究责任。这就使得预算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这些预算从一开始就缺乏生命力,难以据此对各项费用支出加以有效控制,造成财务目标与财务预算的严重脱节,预算发挥不了应有的效力。
2.预算编制缺乏依据,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的编制理应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但在实践中,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基数加增长”方法及编制人员的“经验加估计”进行。由于基础数据统计不够完整,里面又含有编制人员的经验估计成分,其准确性和真实性缺乏充分的分析论证,因而使预算方案的制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各单位的经费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这样的编制方法会造成资金配置的不合理,有可能固化了高校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格局,致使各部门想方设法争项目,争预算,不合理支出长期存在。另外,还可能导致部分经费项目不按规定使用,挪用、占用、串用经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经费短缺,就向学校申请追加经费,影响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同时带来了许多预算执行管理上的问题。
3.资金来源的多元性,增加了预算的不确定性。自从扩招以来,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与高校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相比,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显得严重不足。生源在不断扩展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引发了贷款建校,随着建校规模的扩大贷款金额逐渐扩大,甚至高达几亿元。高等学校是事业单位,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学费收入只能部分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这样的巨额贷款用什么来归还?另外,学生欠学费住宿费现象比较严重,已成为困扰高校的疾瘤。家庭贫困的学生延迟交费在学校的预算之内,但是一些家庭条件挺好的学生也上交不及时,他们抱着一种偏激的心理:既然别的同学能不交,我也可以拖,拖到毕业或许能免除学费。这使得年初无法预计本年度的事业收入到底有多少,进而给学校预算增加了难度。
4.预算约束力不强,执行随意性大。由于预算编制时过于依赖上年度收支基数,缺少对基数合理性和绩效分析,许多高校在执行预算时只将其作为一种“计划数据”来参考,不完全执行预算,或先斩后奏强行追加预算,导致整个预算有名无实,严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另外,各部门还普遍存在着尽量夸大实际经费需求、用钱不讲效益、设备闲置,到年底经费还有结余时就突击花钱,利用虚假发票套取现金,将经费转进自己的腰包,造成高校资源的流失和浪费。预算下达后的执行情况和进度缺乏跟踪,使预算运行情况成为空白,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5.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考核、监督及评价机制。实际上,我国多数高校目前缺乏预算考核体系,没有建立有效的考评制度,也没有将预算执行情况与校内预算单位的目标挂钩,使得预算执行过程中刚性不足,监督力度不够。预算经费一经分配给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经费的所有权也同时由学校转到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容易造成当年预算支出计划的失控,使得预算执行的结果与绩效考核缺乏有机结合。而且评价机制中缺少相应的奖惩配套措施,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奖惩制度流于形式。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使预算管理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进行改革,为绩效管理的引入奠定基础。
1.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和预算责任。加大预算管理宣传力度,树立预算管理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及各个部门的预算管理意识,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此外,还要定期培训或者安排预算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预算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预算管理人员是预算工作最重要的参与者,只有不断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使编制出的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客观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的全貌,并尽量细化预算的编制,以符合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活动的实际情况。预算管理不仅仅是编制主体财务部门的任务,各部门之间也要相互配合、及时沟通,为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
2.预算编制的方法要科学化、规范化。增量预算法已经不适合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制约着高校进行预算编制方法改革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多,财务关系复杂,这就要求高校预算项目细致化,编制方法多样化。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预算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不同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
比如,部门经费采用零基预算。零基预算也就是说在预算编制中,对各项经费的确定不再考虑上年度的支出基数,从零开始每年确定一次。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可以克服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忽视调整以前年度支出基数中不合理因素的缺陷,使资金投放更加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有利于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因而部门经费采用零基预算能减少开支,把有限的资金花到最需用的地方。
在预算的制定时间上,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规模来确定预算的制定时间,一般至少应提前半年的时间去制定下年度的预算,以保证预算制定部门有充足的时间来开展摸底调查,掌握预算基础资料,按照有关规定将学校所有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在总体预算的基础上,要将预算细化到季度或月度目标,可以不断地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对于一些经常性支出,如电话费、交通费、招待费等必须细化分解到各部门,以便于对这些严重超支的费用可以追究到人。
高等学校预算的编制和落实,是关系整个学校工作的大事,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树立全员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的编制要结合高校实际,采用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编制,避免“闭门造车”,由此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算控制的有效性,达到预算的预期目的。
3.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对高校贷款建校,高校一定要克服“还不了有政府”的想法,坚持欠债还钱的原则。贷款建校金额一般比较大,每年利息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高校要有科学的发展规划,精确还款期限,保证还款能力。另外,对于高额费用支出要谨慎,在学生生源不足,师资力量欠缺,专业水平不够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购置先进设备,造成大量资产闲置浪费,降低资金效益。对于学生欠学费,首先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然后将催缴责任落实到各院系乃至各年级,实行收缴率与拨各院系经费相挂钩。
4.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预算执行的刚性直接关系到高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有效性和权威性,高校要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做好预算执行的监管。首先,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支出预算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不允许随意调整、追加,以确保预算执行的结果能够同预算的目标一致。其次,合理安排支出,严把支出关。对于重大项目经费支出,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审批,不能个人专断。学校的领导更要身体力行,不能随便批条子,不能搞特殊化。此外,构建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将财经责任层层落实到各部门至个人。经济责任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见表1)。
5.建立预算执行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实施合理预算奖惩。为了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必须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对存在的偏差,要查明原由,提出整改及处理意见,加强预算管理的约束力,维护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高校在对预算编制准确性和及时性、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由于人的工作努力程度要受到业绩评价和奖惩办法的影响,因此规定明确的奖惩办法,可以增强教职员工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愿意自觉地为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付出努力,有利于减少预算实行过程中的消极甚至抵触情绪,从而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对严格执行预算的部门,不仅要给予精神上的还要给予物资上的奖励,如给予与其相关的荣誉或适当的现金奖励;对不严格执行预算的部门要批评,可适当扣减其部门经费,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纵观现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不再是政府行政保护下的附属物,而是自主办学、自求发展的独立法人。因此,高校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实行预算管理,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学校资金收支情况。当然,真正做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仅需要高校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还需要预算管理者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必要性04-26
试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4-26
高校会计电算化年初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04-26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策略探析04-26
贫困大学生学费管理创新研究04-26
基于教学视角的中美会计差异研究04-26
科学发展观下高校财务管理探析及财务人员学习意识的培04-26
重新审视中职学校实习材料费项目04-26
试论新形势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新要求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