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许多地区都已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迅速拉动了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已成为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为目的的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内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支撑,人力资源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资源。如美国的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中心就在于其拥有强大的人才资源,该地区拥有近1/4诺贝尔奖金获得者,7000多名博士,20多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工程师。与之相比,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突出表现在高水平人才不足和素质能力与集群企业要求的不匹配等方面。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的学科、专业实现集群化,培养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只有高校各专业以专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参与到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才能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性问题,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水平,推动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为产业集群及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专业集群的内涵
对于专业集群,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国外已经出现了诸如“学科集群”、“学科合作”、“课程集群”等概念和观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提出“学科集群”的概念,认为专业背景、招生就业、学科建设等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可以组成一个学科集群,例如该大学的生物医学学科集群包括肿瘤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代谢和营养学,以及病理学系的分子发病机理和分子医学5个专业。Lee(2008)等指出“学科合作”有利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则主张采用多个课程组成“课程集群”来培养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课程集群中的不同“套餐组合”。从国内来看,也出现了相关或相近的提法,如汪馥郁等(2008)认为学科集群代表了学科交叉发展、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趋势。徐世浩(2010)在进行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专业群”的概念,认为专业群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首都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首都经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都市农业等十个“学科群”。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专业集群界定为将产业集群的内涵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教育领域,具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教育机构间形成的具有相同或紧密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的多个专业和学科的集合。这种集合是以专业集群的核心专业为主,相关专业为辅,通过高校间、校企间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的交流合作,培养出复合型的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专业集群建设的框架体系
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校专业集群,需要从宏观外部环境、中观专业集群和微观专业建设三个层次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综合分析政府、中介机构、产业集群等高校利益相关者在专业集群建设中的影响,根据相关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确定重点建设的专业集群类别。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行业协会、信息中介公司等中介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间以及高校与企业间交流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相关产业集群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是专业集群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产业链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与之相对应也有“专业链”,具体是指在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方面联系密切的一组专业,专业链条是专业集群的核心内容。因此,建设专业集群,需要对产业链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相关的专业链和专业集群,使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点相匹配。
其次,采取学科建设等相关措施重点建设专业集群,最大化发挥专业间的协同作用。一方面,对照专业链,完善相关专业集群,增删相关专业;另一方面,加强专业集群内部的集群建设,包括专业间的相关性分析,特别是核心专业和一般专业确定,集群的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确定,和适应专业集群教学需要的“双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再次,微观专业建设方面,要对专业集群内部的具体专业设置现状、招生就业等信息进行分析,制定该专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进行具体的专业建设,涉及到课程集群设置、培养方案制定、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
三、与沈阳装备制造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建设案例分析
沈阳的大型机床、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输配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均位居全国前列,集群现象突出。但是,同东南沿海部发达省份相比,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同样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复合型人才不足、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低等方面。据统计,沈阳装备制造集群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68%在事业单位,其中正高职称人才98%在事业单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7%在机关和事业单位,43%在企业(顾英伟、杨威,2005)。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足和分布不平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代表性强,因此,研究如何通过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培养出适合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对其他产业集群也具有借鉴意义。
1.分析产业链,确定专业集群。对装备制造产业而言,从获取市场信息到最终满足市场需求,一般的产业链条为市场信息→产品设计(方案设计和图案设计)→生产准备(人、生产资料、设备和作业计划书)→毛坯生产(型材下料、铸造、冲压、焊接)→切削加工(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零件生产→零件组装→成品→销售→用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涉及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机器制造等五大领域。因此,与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生产过程相关的专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交通运输类、材料类等类别。因为牵涉到的专业众多,无法一一列举,现以相关类别中20个主要专业为考察对象,利用UCINET6.0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序号1~20分别表示20个专业,两个专业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在专业背景、学术合作、资源共享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应归属相关专业链条的同一专业集群,两者之间无连线则表示两个专业在上述方面联系不大,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绘出图1。
根据图1所示分解出5条相关的专业链,分别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条,1.2.3.4.5.13.17.18.20;第二条2.1.3.5.14.17.18.20;第三条 3.1.2.4.9.17.18;第四条4.1.3.7.17.19;第五条5.1.2.10.14.16。5条专业链条分别代表了机械类、机电类、控制类、模具类和电器类五大专业集群,这五大专业集群分别以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核心专业。如表1所示。
2.对照专业链条,构建专业集群。确定专业集群后,需要对照专业链,结合相关高校的专业设置现状,不断完善专业集群,具体包括: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对照专业链,增删相关专业。如上所述,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集群有5条主要的专业链,涵盖20个相关专业,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现有专业设置与装备制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知,专业链中尚有个别专业在辽宁省高校未设置,如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因此,需要尽快申请设置相应空缺专业,构建完整的专业链。
第二,确定专业集群内部的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及其对应高校。专业集群内部由多个专业构成,有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之分。例如,在机械类专业集群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核心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是辅助专业。相应地,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就是该专业集群建设的核心院校,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则为辅助院校。
第三,明确专业集群内部各专业的定位。集群发展不仅要注重专业间的协同作用,也要注重各专业的特色发展问题。例如同样是机械类院校,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学院侧重数控和模具,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表面加工测量理论与技术、数控技术与装备、特种加工工艺与装备、模具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现代机械传动等方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则侧重培养实用性的技术人才,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机械类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
3.基准集群和企业需求,发展专业集群。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相关高校间形成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的高校联盟或“学术共同市场”,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专业集群的内部的各专业可仿效“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共同市场”进行交流合作(许悦,2008)。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市场,由16个州158所公立高等院校组成“美国南部教育委员会”,为各高校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跨校、跨州相对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的学术联盟。现阶段,我国仅在少数重点高校中设有一些校际间的课程互选,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开设有装备制造专业的沈阳高校通过此类联盟的建设,可以使各高校之间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达到共享和优势互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复合型专业能力,还有利于高校教师进行合作科研,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对于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吸收集群内企业的意见,设置新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沈阳相关高校应针对为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养人才,促进集群发展的目标,成立有集群核心企业高层管理或技术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吸收企业的意见,切实制定符合集群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与课程设计方案,并且能够根据集群与企业的新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与集群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工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装备制造类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是集群中的企业急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就业上岗,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是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的重点。教育部在2010年6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高函[2010]7号),其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设有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的高校需在该计划的指导下,密切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内或校内建设实训平台,确保学生有较好的实训条件,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构建企业家与高校学科带头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在专业集群构建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家与高校中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须形成社会关系网络,通过行业协会与学术团体开展的活动,以及建设俱乐部和论坛的形式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而在专业集群内部,对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同一学科和不同学科之间,各学科带头人之间也需要加强交流合作。因为在各自为战的情形下无法实现优势互补,难以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因而要强化校际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逐渐形成既能具有自身专业化优势和特色,又能共同合作而具有协同优势的学科结构。
相关文章:
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电视台实验室的发展方向04-26
管理类本科教学团队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设对策04-26
浅谈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环境设计04-26
试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04-26
改善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04-26
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04-26
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