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认知背景的扩展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4-04-26 17:31:54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听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很难甚至无法控制所听材料的语速、语言清晰度以及说话人的语言表达特点,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说话人的意思有相当地难度。另外, 听的能力不仅与听的技巧及其熟练程度直接有关,而且与听者的其他方面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等都有着密接的关系。因此提高听力的过程应是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并同时锻炼分析、推理等能力的综合性训练和实践的过程。
   一、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
   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先介绍相关的生词,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对听力材料反复听几遍,然后给出正确答案。听力课上,教师只是机械的播放录音或者是给学生提供答案。Brown(1990)曾经指出:“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如何记忆,而不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听和解决听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感觉对听力的厌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听力课上,教师经常给学生准备好的听力材料或者教材上的内容,每次课都是按部就班的听一组或者几组听力材料就显得太过机械。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除非学生和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必须听,通常超过所需的必要时间。他们必须对教师已经为他们选择的听力材料和相关任务而被动地听。因此,使得学生失去了听力的主动性。英语听力教材主要是STEP BY STEP和LISTEN TO THIS。这些教材主要以听力为主,很少有听说结合的训练,不利于听说能力同步提高。听力材料大多是在录音室里录制的磁带,通常是标准的英式英语,语音资料过于单一,使学生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听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认知心理学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在布鲁纳看来,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知觉,实质上是一种构成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个人把他的感觉资料和他的世界模式联系起来,推论出一个关于外部事物的假设。然后用这个事物的另外一些特性来检验他的假设。所以,一个知觉者不应被看成是一个被动反应的有机体,而应更确切地被看作是一个积极地选择信息、形成知觉的假设,并且有时为了减少意外的事情或达到有价值的目的而歪曲从环境中输入信息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听力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听力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获取输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吸收。在理解过程中要求在连续音流中辨认词语和语句成分,存入短时记忆,这一认知过程在瞬间完成并不断地进行着。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尤其突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在听音时的心理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态度不积极,形成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听音效果或是使本可以听懂的内容无法正确理解。
   那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感呢?研究人员指出:有很多变量能影响学生在执行听力任务时候的情绪表现:输入文本,说话者,接受者和周围环境,生词,话题生僻,语速过快和口音不熟悉等都是学生在听音时会遇到的困难。尤其在应试过程当中,学生只有一次机会听到听力材料。一旦语音开始输出,他们进行调整的机会很有限,心理焦虑因此而加剧,进而对听音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学生必须从主观上消除这种不利的心理因素,在紧张的应试氛围中尽量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同时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应试状态,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听力水平。在听力应试过程中,听音者需态度积极,规避紧张情绪,平时练习更是如此,绝不可听不懂就紧张,听不懂就放弃。听力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此外,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听力策略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三、认知背景的扩展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中著名的图示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理解的过程便是图式具体实现的过程。图式是一种抽象的包含着空档(slot)的知识结构,当空档被足够的、恰当的或者说是相吻合的具体信息填充后,图式便具体实现了。图式具有结构性、灵活性和抽象性三个特征。图式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层次越高,信息就越抽象,层次越低,信息就越具体。然而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适应于不同的情形,具有巨大的灵活性。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对进入视觉系统的信息除了利用必要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外,还调动了大脑中的已存图式,既非语言知识进行思考、假设、揣摩意义、预测内容的发展、注意分析综合、作出判断推理、并验证和修改假设,从而理解和吸收信息。因此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需要激活各种类型的知识,并且运用他们来解释说话者所表达的真实意图。
   听力理解往往是英语学习者学习上的一大障碍,为清除他们所面临的这一大障碍,可以应用图式理论来研究对应的听力策略。图式理论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提供或激活储存在大脑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次是根据所给的线索(标题、主题句、关键词、功能词等)进行预测,并掌握篇章脉络,抓住重要信息。由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我们有着诸多不同,教师应更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认知背景从而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结构中有关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与空缺。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已知的信息或概念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否则,如果缺乏跨文化背景知识,听者就无法建构起由缺省文化来填充的有效认知图式,达到理解的目的。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不仅要有语言本身的知识,同时还要运用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要充分了解东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能够以西方人的思想去看待问题抛开本国文化的束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听力理解的问题。
   最后,很多人认为:提高听力就是把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在听力材料的练习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别人的说话内容超出了我们那听得滚瓜烂熟的材料内容,我们是否有信心听懂?一个人只要英语发音正确,在阅读时接触到的词,如果让他在听的时候遇到,很多都有可能听懂。倘若一个人的听力目标是想听什么就能听懂什么的话,阅读起到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我们的生活五花八门,听力材料就会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医学、体育等诸多领域都会现身于听力素材。光是靠听,怎么可能涉猎的如此广博?中国有句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对于听力也有如此魅力。阅读练习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加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促进听力理解。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几率就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把英语译成汉语再理解这一心译过程,直接去领会理解所听到的材料的内容。一般来说,若阅读量小,阅读速度慢,那么听的速度也不会快,理解也不会深。因此,平时应注重大剂量限时阅读训练,以此来促进听力速度的提高。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需避免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只要能在限时之内抓住中心,了解文章大意,捕捉住重要细节即可。阅读速度的提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这样有助于在听音时跟上正常读速的英语。同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听力的提高。

相关文章: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析04-26

关于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治理和消除会计假账的思考04-26

高校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滞后探析04-26

浅议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控制04-26

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建设04-26

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04-26

会计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04-26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行为、特点及对策研究04-26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04-26

浅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