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学,从来没有套路可循,目前的学生作文,关键是缺乏感情投入。本文围绕感受角度从感觉、感情、感触、感应方面抛砖引玉,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写作教学;独特感受;学生
文章是主观之感情与客观之材料的统一体。感受是作者的感官受到外界各种现象(如声音、色彩、气味、滋味、冷暖等)的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与客体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写作部分的要求提出了五点内容,其中第二点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要解决学生作文苍白无力、千人一面的问题,培养独特感受的能力十分重要。
一、培养学生灵敏的感觉
要训练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辨析各种刺激物的层次,随时作出灵敏的反应,从而摆脱粗疏、模糊的状态。经常作用于各感官的外界刺激物有那些呢?
视觉方面有:各种颜色,如红、黄、橙、绿、青、蓝、紫等;各种形状,如曲、直、方、圆、长、短、宽、窄、凹、凸等;各种方位,如前、后、左、右、上、下、里、外、东、西、南、北等。
听觉方面有:各种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和噪音;各种直话、曲话、正话、反话、明话、暗话、好话、坏话的言语等,尤其是那些“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嘴一张就带出个性,耳一听就想出形象”的言语。
嗅觉方面有:各种气味,如香、臭、腥、臊、呛、冲等。
味觉方面有:各种滋味,如酸、甜、苦、辣、咸、涩、腻等。
触觉方面有:各种感觉,如冷、热、软、硬、痛、痒、麻等。
当然,这样的分辨还是比较粗浅的、概括的,在实际写作中,要求学生对外界刺激物的层次,最好分辨得细致些、具体些。比如说:“她身穿粉红色的上衣”,就是把“红”色分成了深红、浅红、鲜红、火红、桃红、杏红、枣红、紫红、玫瑰红等层次,又如说:“碧绿的菜畦”,就是把“绿”色分成了草绿、嫩绿、葱绿、翠绿、墨绿、苹果绿、橄榄绿等层次。学会分辨刺激物的层次,这是培养感受能力的基础。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
感情是感觉的进一步升华。由感觉转化为感情,是迈向感受的关键性一步。感情、感情,一定是先有感觉,而后才有感情。然而,如果有感无情或多感少情,则感受一定不深刻。多情,才能善感;善感,才能情深。一个感受能力强的人,必定是个感情丰富的人。
怎样丰富自己的感情呢?
首先要辨析感受。感受的层次,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辨析。就客观方面而言,由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不同,引起的感受也不同,一个不论见到“红玫瑰”、“紫罗兰”和“白荷花”只会说“真美”的人,肯定感觉是不灵敏的人。各种颜色包含着一定的(但并非固定的)含义,它给予人的感受绝非一样。例如,红花美得热烈,紫花美得典雅,白花美得纯洁……。一张脸,由于颜色、轮廓的不同,给予人的感受也不同:黑脸——刚毅,白脸——文弱,红脸——走运,黄脸——不幸,青脸——火暴,赤铜脸——坚定,瓜子脸——俊秀,方正脸——严肃,圆圆脸——可爱,长马脸——古怪,倒三角脸——刁尖,等等。就主观方面而言,由于人的主观情绪的不断变化,即使客观的刺激物前后相同,激起的感受也绝不会一样。同样是雪,毛泽东的诗词中就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万里雪飘……分外妖娆”,“不要这多雪”。同样是豆萁,曹植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鲁迅是“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郭沫若则是“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可见,感受是客观事物和主观感情的统一。情,因物而生、依物而存;物,为情所用、因情而异。
由此可见,为了培养学生辨析感受层次的能力,就先得使学生的大脑成为一部反应灵敏的感受器:看见一种颜色,要能分辨出它使人热烈、敞亮,还是令人冷漠、忧伤;听到一组音响,要能分辨出它使人欢畅、振作,还是令人疯狂、颓唐;嗅到一种气味,要能分辨出它使人清醒、陶醉,还是令人烦躁、窒息;尝到一种滋味,要能分辨出它使人甜美、舒服,还是令人辛辣、难忍;触发一种感觉,要能分辨出它使人兴奋、幸福,还是令人麻木、沮丧,等等。
其次要触景生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嗅气生情、尝味生情的习惯,才能触发、延展和丰富学生的感情。例如,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成天不知闲歇地振动着我们的耳鼓。当接触某种音响时,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步要“辨析”,仔细鉴别它给予自己的感觉是阴沉还是明快,是激昂还是颓废。第二步要“见形”,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回顾生活中与此音响相似的经历,从而“闻声见形”,在脑子里浮现出这种音响的事物或景象。第三步要“生情”,通过想象,揣度这种声音在人类社会或自然界中的含义,从而达到“以声传情达意”的目的。“辨析——见形——生情”,不断地循环往复,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就能听出生活中每个细微声音的含义,并运用它去表现生活、抒发感情。例如,“哒、哒、哒”,辨析:激奋;见形:马队;生情:勇往直前。“知了——,知了——”,辨析:昏睡;见形:蝉噪;生情:重复、无创造性的劳动,等等。其它几种感官生情,思路与此大致相同。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三、培养学生独特的感触
由于感受侧重于表现自我的感情世界,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于客观事物来表现人人皆无、唯我独有的感触。一个人的感触愈独特、愈深刻,文章的个性就愈鲜明。同样咏梅,在南宋爱国诗人眼里,它是个有骨气、不合污、内心愁苦、孤芳自赏的失败者的形象;而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它却是个傲霜雪、战严寒、刚健俊美、坚毅不拔,对未来满怀乐观主义豪情的革命者的化身。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表明,丰富的感情必须与独特的感受统一起来。
感情的丰富性提供了驰骋现象的广阔空间,而感触的独特性则要求选准感情的喷发口。丰富的感情只有在自己感触最深的问题上喷发,才能显示个性。在这里,既不需要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答案”。如果一定要的话,也只能是:愈是不象别人象自己,愈好。
四、培养学生相通的感应
修辞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通感”。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几种感觉能够互相转化、互相移借、互相沟通,在一个人的身上具有统一性。人的五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就像不同的摄像镜头,它们把接收到的信息迅速输送给大脑,通过大脑处理的信息,便通过最恰当的渠道作出反应。在表达自我感受时,除了直说之外,还有另外四条渠道可供选择。比如,视觉接收到的信息,可通过触觉来表现:“夜色凉如水”;听觉接收到的信息,可通过味觉或触觉来表现:“声音甜甜的”,“声音刺耳”。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描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时,有一段通过多种感官表达疼痛感的精彩文字,这里不再列举。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力求表达对自然热爱,对这会关心,对人生挚诚,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何明.中学作文教育实践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Abstract: There is not fixed pattern in wri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writing is to lack sentiment involvement. This paper throws some lights on feeling, sentiment, touch and induction, hoping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quality.
Key words: writing teaching; unique feeling; students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 />
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点燃学生思维火花04-26
浅谈语文教学的语言美04-26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现状简析与思考04-26
试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04-26
论把握体育教学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04-26
按建构主义学习观探析体育教学方法04-26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04-26
试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04-26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之我见04-26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互动课堂浅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