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电气专业是一门具有极强操作性的专业,因此,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电气专业发展的重要改革内容。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就我国高等院校电气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继而探索了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高等院校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开展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伴随着当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的共识。特别是对于电气化专业而言,更是需要使毕业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开展校企合作就是能够让学生零距离的参与到企业生产一线中去,在生产实践中提升自身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开展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高校电气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说,开展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策略br />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针对我国当前高等院校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问题,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且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结合目前已有的先进经验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我国当前高等院校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院校实施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构建一套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培养机制,而不能仅仅停留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应当坚决杜绝不能严格落实等问题的产生。高等院校电气专业相关管理者以及教师应当成课题研究组,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与补充,并加强同企业合作工作的关注力度,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其他专业的先进经验,最终形成一套立足本校实际、具有鲜明专业特色以及较强执行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要开展《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以及《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制度的设计与明确,将高校自身以及合作企业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当然,开展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不是高等院校单方面进行的,而必须使开展合作的企业也参与到整个机制的设计中来。在新的学生校外实习机制下,应当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学生站在一旁看而不能参与操作实践的状况,而是积极促使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的整体运营中去,使学生能够从头到尾的参与企业某个项目的全部流程与活动。
(二)制定科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院校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领导小组应当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增强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切实掌握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座谈、一起调研,分析本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同企业共同制定出同企业生产状况、产业发展结构以及人才市场需求相一致的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实现电气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操作技能、具有更强的就业实力,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培训师设计符合企业生产现实的教程对学生们开展培训,并在企业中安排实习。
(三)切实加强生产性实习以及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应当使高等院校电气专业学生在通过一系列的校外生产性实习等形式的锻炼,对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相关项目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除此之外,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跟随企业老师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产品操作水平的锻炼。在实习结束后,应当由企业以及院校共同对学生提出一定的题目考核,使学生结合校内课堂知识学习与企业实践操作学习来进行考核题目的设计。
实训基地是训练和培养高等院校电气专业学生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是高等院校培养高水平综合素质教师以及进行科技开发、学生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的平台,也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和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说,高等院校和企业应当切实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明确校企双方的各自权益,共同开展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目前,就我国当前高等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来看,主要形式是以“引入式”生产型基地为主。也就是说,学校提供场地,投入部分设备,企业投入设备和人力资源,在校内共建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即建立“校中厂”)。通过本课题研究为今后学生能更好地融入企业努力试图建立“融入式”生产型基地。学校投入部分设备,企业提供场地,在企业中共建“融入式”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即建立“厂中校”)。“融入式”生产型实训基地能够实现校企合作双方资源的共享,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可以在就业招聘、产品研发、成果转让以及技术培训等多个领域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
(四)充分发挥科研支撑的重要作用,满足社会服务需求研究
高等院校应当和企业一同建立“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的关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每学期派出校方的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项目的研究与开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科研开发,应当以“一个项目”为周期,同时通过与企业开展紧密的联系与沟通,利用企业的社会交际范围,可以共同承担社会的服务项目,企业引入,可以由企业和校方共同承担服务,校方可以提供场地,这样可以达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高等院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企业根据社会需求要研发的新产品可以由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参与研发,或者由教师进行改进,从而使得新技术能够获得更好的推广。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职业院校能够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为企业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进行技术咨询和推广。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构建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对于高校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院校应当充分重视这一培养模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完善的电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为本科电气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推动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才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相关文章:
区域竞争的硬环境和软环境04-26
水权制度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04-26
我院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04-26
落实科学发展观 增强核心竞争力 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04-26
建立循环经济的监测体系初探04-26
农业保险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04-26
区域文化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04-26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广西旅游发展思路与对04-26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04-26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之我见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