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时代发展之必然,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之所需。然而,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还存在观念与体制滞后、知识产权及读者权益受损、人力资源匮乏、信息资源不足、经费投入与馆舍面积不足等诸多障碍,尚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越来越需要丰富文化生活享受,于是人们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高校图书馆也在尝试提供社会化服务,以顺应时代发展之要求。然而,高校图书馆在探索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进而使其处于进退的两难尴尬境地。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历程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为本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读者提供力所能力的服务,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提供信息服务。这既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也是在《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指导下,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实践与尝试。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国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服务还鲜有探讨。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学者们才真正开始探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问题,不过其相关研究也只是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作了理论上的论证。普遍认为,无论是社会发展、时代变革,还是高校图书馆本身的公益性都需要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社会化服务。①然而,现实中,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尚未真正开展起来,社会公众似乎也不太关注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理念的更新以及办学机制上的创新,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双方互动逐渐增强。一些高校图书馆依据自身人力资源和图书资源情况,在服务本校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尽其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以满足社会对图书、信息资源的多种需求,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②此后,国内图书馆学学者就此展开了详细解读和深入讨论,讨论焦点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虽然绝大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但仍有一些学者持质疑态度,甚至明确表示反对。然而,已有在京二十多所高校图书馆及京外其它地区多所高校图书馆对社会适度开放,正在探索全民资源共享和学习型社会创建的路子,昭示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已成发展趋势,并且势不可挡!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6/fontbr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br />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图书资源共建、共享、馆际互借、资源整合等方面,为图书馆在管理及技术上提供了咨询、指导及支持,使我国图书馆服务范围从传统图书文献服务项目拓展到数字化服务项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从单纯的近地服务转为近地与远程服务以及科研的融合,其服务对象除本校的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外,还有社会团体,但仍局限在高校之间、科研院所之间的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和公益性服务上,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度仍很有限。其校外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本校校友、地方行政部门、校园周边科研人员、医生、教师、工程师以及市区其它高校师生(馆际互借业务)等,并针对不同层次读者发放不同级别的借阅证,如年证,节假日临时借阅证等。在服务时间上,以节假日、双休日为主,正常时间为辅。服务内容上以定题服务、文献检索复印、信息咨询、馆内阅览为主,以文献外借为辅。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刚刚起步,但在服务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障碍,导致高校图书馆在走向社会化服务过程中的荆棘遍地。分析其原因是实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先决条件。
1观念与体制滞后
高校图书馆不少图书馆管理者和地方政府仍然抱有在以藏为主的传统观念,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体制是多元等级结构,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分成公共、高校、科研、工会等几大系统,实行多头纵向领导,而且各系统之间相互分割,各自为政。如,由于条块分割,高校既有国家部属院校和省属院校,也有市属地方院校;既有公立院校,还有民办院校。不同隶属关系高校图书馆之间差距巨大,且各自为政,尤其是省属和部属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市民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交流。这种高校管理体制形成国家对整个图书馆系统缺乏统一管理。这种陈旧的观念和落后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和提供服务的进程。
2知识产权及读者权益受损
高校图书馆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在为社会读者提供文献资源借阅、复制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时所就容易产生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在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传播和利用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进程。其次还有读者权益问题,如“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高校图书馆在对社会开放中对于社会读者与校内读者一样要保障其在图书馆的人身安全权,阅读过程中的阅读保密权、对图书馆的平等使用权、读者的人格尊严权、对于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知情权、对图书馆管理的监督权等权益。
3人力资源匮乏
高校图书馆在提供社会社会化服务时,存在着明显的人力资源不足之障碍,其中人员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表现尤为突出。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编制属事业编制,是按照学校的师生人数及馆藏图书的数量来核定的。虽然高校图书馆拥有既懂图书学、情报学专门知识,又懂专业技术,同时又有丰富业务经验和专长的人才,他们的文化程度和素质较高,但他们主要熟悉为校内读者群提供信息服务,而在提供社会化服务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角色已由传统的图书、文献流通变为信息集散地,并逐步发展为数字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从原来的对图书馆日常工作进行计算机管理转变为图书管理从图书编目、文献检索、流通管理、期刊管理、图书采购、图书分类及藏书剔旧等全过程实现计算机管理。使得强大的技术支持成为必然,急需引进专业的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尤其在孤本和珍本保存、旧书修复与装帧方面更加缺乏能工巧匠。
4信息资源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招生、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主要是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需要进行的。虽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高校图书馆所掌握的文献信息资源距离社会对信息的点、面和时效的需求还相距甚远,可资利用的专业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也受到资金和人力短缺的严重制约。就单个高校图书馆而言,所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不可能涵盖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因此,向社会提供各类不同层次图书信息服务的能力受到了制约。
5经费投入与馆舍面积不足
某种意义上讲,多数高校也有服务社会的愿望,也乐于融入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但由于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馆藏图书、文献数量极为有限,馆舍面积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十多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在校生不断增加,造成生均占有图书馆面积和阅览座位锐减,有些高校图书馆随着图书的增加,自修室也被逐渐侵吞③。导致难以在硬件上满足高校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更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突破体制、制度障碍,加大经费投入和专业化人才引进力度,创造性地探索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高校和社会图书资源的整合、共享、共建,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必经之路。这条改革之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将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相关文章:
我院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04-26
落实科学发展观 增强核心竞争力 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04-26
农业保险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04-26
区域文化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04-26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广西旅游发展思路与对04-26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04-26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之我见04-26
好文章要有真性情04-26
关于寓新课程理念于高中生物教学之中04-26